摘要:5月15日,海南省省琼山戒毒所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符永英为戒毒人员上了一堂精彩纷呈、充满疗愈的黎锦手工团辅课,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打开戒毒人员封闭已久的心灵之门。
本网讯(记者黄国亮 □王丹)5月15日,海南省省琼山戒毒所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符永英为戒毒人员上了一堂精彩纷呈、充满疗愈的黎锦手工团辅课,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打开戒毒人员封闭已久的心灵之门。
在课程开始前,符永英老师向戒毒人员讲述了黎锦的故事:“每一种纹样都有它的寓意,青蛙纹象征着生命力,人形纹代表着团结,这些图案不仅是装饰,更是祖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戒毒人员们认真倾听符老师讲的故事,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与专注,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实操环节,戒毒人员拿起针线,尝试着将黎锦图案缝制圆形杯垫上,有人因动作生疏而手忙脚乱,有人默默低头专注编织,有人主动分享自己的小技巧,还有人笑着调侃自己的“手残”,现场氛围变得轻松而温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黎锦手工艺品雏形渐渐显现,戒毒人员李某拿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这东西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做成后挺有成就感的。”
戒毒人员在培训课上编织的黎锦
手工编织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能够帮助戒毒人员集中注意力,有效缓解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在一针一线的编织过程中,黎锦手工不仅成为了戒毒人员手中的艺术品,更成为了他们心灵的寄托。同时,集体创作的形式,也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
下一步,省琼山戒毒所将会持续开展黎锦手工课、黎锦曼陀罗绘画课等课程,在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陪伴戒毒人员走好戒毒之路,织就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来源:民法社海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