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扬州市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发布。《若干措施》提出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企业数达350家、开票销售600亿元。
日前,《扬州市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发布。《若干措施》提出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企业数达350家、开票销售60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是扬州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5家,2024年开票销售达522.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1.97%。纺织服装产业链完备,涵盖原材料生产、纺织、设计、成衣生产、销售、品牌管理等环节,特别在化学纤维、服装和羽绒制品等细分领域特色优势突出。但扬州纺织服装产业也存在创意设计薄弱、产业层次有待提升、自主品牌效应不强、高素质人才短缺等问题。
聚焦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若干措施》提出: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企业数达350家、开票销售6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0家、5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
为了鼓励纺织服装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品牌效应,加快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若干措施》围绕“支持研发创新”“支持产业做大企业做强”“打造优质产业生态”三大支持行动提出了11项具体措施。
扬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朱雷霆介绍,11项具体措施有三方面特点,首先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提出给予资金奖励的事项9项,其中按现有政策给予奖励的5项,新增奖励事项4项。其次是注重加强品牌建设,提出要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努力向“品牌经济”转变,对入选工信部中国消费名品或“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再次是大力支持数智化提升,在创意设计端,鼓励企业采用三维建模、AI辅助设计、虚拟样衣等先进技术,加快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在生产制造端,适当降低市级技术改造政策申报门槛,持续推进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等。
此外,《若干措施》围绕“打造优质产业生态”,提出加强人才引培、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创新金融赋能、强化对企服务等具体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面有力的要素保障。
通讯员 扬工信 记者 嵇尚东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