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2日,新疆队选手刘涛在胜利骑乘中向观众致意。最终他获得冠军。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项目盛装舞步个人赛决赛在广东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11月12日,新疆队选手刘涛在胜利骑乘中向观众致意。最终他获得冠军。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项目盛装舞步个人赛决赛在广东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新疆网讯(特派深圳记者陈彦仿)11月12日,广东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内掌声雷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盛装舞步个人赛决赛在此圆满落幕。经过高强度角逐,新疆选手刘涛携手10岁战马“诺克斯维尔TT”(音译),以72.425分的高分强势夺冠。这是刘涛继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再度摘得该项目金牌,这也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新疆队第一金。
当天的比赛中,新疆马术队派出兰超、张红钊、刘涛三位选手联袂出战,形成强势冲金梯队。作为预赛排名第一的种子选手,刘涛压轴登场,承担起冲击冠军的重任。
在竞赛场地内,他身着华丽盛装,与“诺克斯维尔TT”配合默契,在近5分钟的赛程里,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组合演绎得行云流水。无论是精准的步伐转换,还是隐蔽轻柔的指令传递,都展现出“马上芭蕾”独有的力与美、协调与奔放,全程零失误的表现赢得现场裁判与观众的一致认可。
“为了这块金牌,我们等了12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赛后的刘涛难掩内心的激动,备战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团队曾遭遇诸多困难,但新疆队的每一位成员都从未放弃,始终朝着金牌目标全力冲刺。
这匹名为“诺克斯维尔TT”的战马年仅10岁,是当天赛场上最年轻的参赛马匹,而刘涛与它的合作尚不足一年。尽管相处时间不长,但一人一马早已形成十足的默契,赛场上干净利索的动作表现,成为夺冠的关键因素。
“刘涛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刻苦训练,从上半年的多场热身赛到本届全运会决赛,他的进步有目共睹。”教练刘忠说。
马术盛装舞步赛被誉为“马上芭蕾”,起源于公元前4-5世纪,是融合艺术美感、技术精准与马匹调教能力的高雅竞技项目。该项赛事要求骑手与马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作组合,既要保持动作自然流畅,又要做到指令隐蔽轻微,核心考验人与马的融合度,极具观赏性。
继续阅读
速滑少年转身,马背舞者加冕
11月12日,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为一匹10岁的温血马镀上金边。当裁判长念出“刘涛,72.425分”时,看台上新疆代表团起立欢呼,而场地中央的骑手正弯腰拥抱他的战马“诺克斯维尔TT”,跟这位亲密的伙伴说:“你太棒了!”这是新疆马术队在三天内收获的第二枚奖牌,继10日团体赛摘银后,刘涛努力了十二年,再次捧回了盛装舞步个人赛金牌。
0.382分之差的集体坚守
11月10日的团体决赛,新疆队的四位骑手牵着马匹依次亮相:新疆马术队教练刘忠今年继续以运动员身份亮相,他一身黑色礼服站在队伍最前面。身旁的兰超轻抚马颈,这位2003年就进入新疆队的老将,职业生涯中已有了数次国际、国内赛事的纪念标,还在2023年第三次代表中国出征亚运会,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马术盛装舞步团体赛中摘得银牌,创中国队该项目历史最佳战绩。张红钊调试着马靴扣环,而刘涛正整理衣领,他的战马“诺克斯维尔TT”从容地站在身旁,这是他们搭档不足一年来的最重要战役。
根据规则,团体赛成绩取四人中最好的三项相加,上海队的青春阵容早已被视作夺冠热门,而新疆队的底牌,是四位骑手跨越二十年的默契。
刘忠率先登场,62.059分的成绩虽不突出,却为团队稳住了节奏。张红钊紧随其后,他与马匹在“伸长慢步”动作中展现出教科书级的步幅,66.794分的得分让看台上的新疆助威团燃起希望。兰超的出场让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这位三战全运会的老将完成动作时,马匹头颈的弧线如行云流水,66.706分的成绩将团队排名推向第二。
最后的重任落在刘涛肩上。当他驾驭“诺克斯维尔TT”进入场地,他轻夹马腹,传递“轻快步”的指令。规定时间的赛程里,一人一马完成了全套动作,裁判席的打分牌不断跳动,最终定格在68.588分。总分202.088分!仅比上海队低0.382分,银牌到手的瞬间,四位骑手在场地中央紧紧相拥。
十二年轮回的个人绽放
11月12日的个人决赛,刘涛成了全场焦点。作为预赛第一的压轴选手,距离他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夺冠,彼时的少年骑手如今已长出胡茬,唯有眼神里的专注丝毫未变。“12年前夺冠后我跟我的马说‘我们做到了’,今天也要跟这位新朋友说一次。”
决赛的较量异常激烈。上海队的徐墨菲以69.520的成绩暂居第一,张红钊64.475分的完赛成绩虽不足以冲金,却为刘涛摸清了裁判的打分尺度。当广播念出“新疆队刘涛”时,全场灯光骤然聚焦。他深吸一口气,左脚踩上马镫的瞬间,“诺克斯维尔TT”也仿佛在向观众致意。
场地中央,刘涛通过细微的缰绳控制,让马匹完成了近乎完美的横向移动,骑手的身体始终保持水平,展现出“人马合一”的最高境界。前半程的规定动作零失误,后半程的自选动作更堪称惊艳,当“诺克斯维尔TT”完成最后一个“立定敬礼”时,看台上的观众为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72.425分!高出第二名近3分的绝对优势!记分牌亮起的刹那,刘涛猛地抱住马颈,一遍遍重复着“你太棒了”。看台上,举着新疆队旗的观众欢呼起来,大家拿着手机不停拍照,教练刘忠的泪水顺着皱纹滑落。这个等待了十二年的冠军,终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赛场上如约而至。
从速滑少年到金牌骑手
“我第一次骑马是在16岁,就是那种摔下来三次还想上的感觉。”赛后的休息室里,说起对马的喜爱,刘涛滔滔不绝。
2003年,新疆马术队到各地选材,当时被昌吉体校录取、学速滑的刘涛被看中,从此他就与马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6年,19岁的刘涛被派往欧洲集训,第一次接触到正统的盛装舞步训练。“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喂马,晚上还要研究动作视频。”他说,欧洲教练要求“指令必须隐蔽到看不见”,为了练会一个“后退步”,他曾在马背上待了八个小时,下来时腿都无法弯曲。这段经历让他明白,马术不是征服,而是沟通。
2013年全运会夺冠,打破了广东队连续16年来垄断马术金牌的局面,这也让刘涛成了新疆的体育明星,但光环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马生病了,他会在马厩守上三天三夜,每天亲手调配饲料。第十四届全运会团体赛摘银后,他把奖牌挂在训练馆的墙上,在他心里,其实还写着一排字:“金牌才是我的目标”。
“最难的是2024年。”刘涛的声音低沉下来。当时他的主力马意外受伤,团队一度面临无马参赛的困境。就在绝望之际,上海的学生主动提出借马,“诺克斯维尔TT”就这样走进了他的生活。为了培养默契,他们每天进行“自由超越”训练,从陌生到熟悉,从磨合到信任,只用了短短八个月。
马背上的新疆力量
12日的颁奖仪式上,当银牌与金牌先后挂上新疆队骑手的脖颈,四人在赛场门口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四位骑手并肩站在一起。盛装舞步的魅力从来不止于优雅的动作,更在于人与马的相互成就,在于团队跨越岁月的坚守。
离场时,“诺克斯维尔TT”在马工的牵引下走过通道,刘涛一路轻抚它的后背,他们走得很优雅,就像在赛场上那样自信且骄傲。马术中心的赛道上,在太阳的折射下,留下两道长长的影子。从0.382分之差的遗憾,到近3分优势的荣光,新疆马术队用两天时间书写了体育精神的真谛。正如刘涛所说:“所有的汗水,都是为了让马背上的‘新疆’二字更加闪亮。”而那些藏在马鞍缝隙里的故事,终将与奖牌一起,成为中国马术史上最动人的画面。(特派深圳记者陈彦仿)
来源:柳城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