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运用红色资源培塑精神品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11:14 1

摘要: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新时代新征程,应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

■鲍泽敏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新时代新征程,应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利用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的宝贵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官兵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砥砺为军向战的过硬本领、锤炼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为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凝聚磅礴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我们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指引政治方向,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用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筑牢初心使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红色资源是坚定政治信仰的营养剂。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党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集中体现,它传递出的价值元素对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因为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思想就会“跑偏”,政治就会“迷茫”,行为就会“出列”,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就有了对复杂情况的分析力、辨别力,有了对不同问题的应变力、化解力,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站稳立场、把握主动、从容应对。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带领人民前赴后继、砥砺奋进,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这些红色资源作为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印记,以可感知、可触摸的红色文物和感人故事,镌刻了党的辉煌历程和真实、可敬的共产党人形象,是广大官兵学习先辈榜样、坚定信仰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营养剂。

红色资源是永葆政治本色的清醒剂。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政治本色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各方面干扰与影响,需要长期、自觉的涵养与锤炼。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军史馆、烈士陵园等,珍藏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一个个震撼心灵的红色故事,是组织官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能够帮助官兵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到权力面前不糊涂、利益面前不动摇、诱惑面前不动心,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担负强军备战重任。

红色资源是激发政治担当的催化剂。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每一个红色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开拓创新、接续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印记足迹。这些红色资源呈现的是革命先烈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格,传承的是家国情怀与执着之志,回答的是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问题,是激发官兵政治担当的催化剂。广大官兵要向革命先辈学习,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和事业之魂;学习革命先辈的执着品格,既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又要勇于作为、善于作为;学习革命先辈的朴实品格,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敬畏之心,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立足本职,聚力为强军事业拼搏奉献。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红色资源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内含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习主席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各级要不断探索方法路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切实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

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全面呈现红色文物的时代背景、故事场景,让官兵在触摸红色历史、走近红色人物、感悟红色精神中强化政治认同。当前,不少地方依托红色资源加快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打造地域专属的红色文化创意园区、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研学线路等,有效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必须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采用连环画、雕塑、视频、文学等多种方式,生动阐释红色资源蕴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革命精神等,使官兵潜移默化地接受洗礼,从中感悟革命先辈丰功伟绩,厚植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打造红色资源网络矩阵。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我们要审时度势,系统规划红色资源信息化建设,构建立体化的网络课堂育人格局。要积极打造新兴技术网络矩阵,灵活运用AR、VR、AI技术创建红色资源网络展览馆、线上体验馆,把革命遗迹遗址、重大战斗战役、典型人物事迹等“搬”到网上,运用三维全景、动漫动画、视频影像等手段,开辟数字军史馆和红色基地网上展陈馆,通过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资源教育阵地,增强官兵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要充分利用短视频、抖音直播等形式,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更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官兵,通过网络媒体讲好革命前辈和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形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

推进红色资源文化传播。文化不是封闭的,只有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才能走心入脑、流淌血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深化、时代主题变化以及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官兵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红色文化传播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准确把握青年官兵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点,与时俱进地开发制作新的符合时代发展及官兵实际需求的新型文化产品。应将传统故事、英模事迹、战例战将等,采取文学作品、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电影、军事游戏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加工制作,使文本的故事形象化、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深刻的道理生活化,让官兵在玩手游,看戏曲、电影和舞台剧等过程中轻松愉悦地进行自我教育,使红色文化的传播形成声势、入耳入心、产生效应,激励官兵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比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制作的大型情景剧《光影八一》灯光秀,以时间为线,以灯光渲意,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薪火相传的人民军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艺术再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受观众喜爱。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多样,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的较量一刻未停。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特殊时期,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有待完成和新提出的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需要我们积极发掘红色资源的功能作用,注重提升官兵对红色基因的情感认同,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强化练兵备战,着力提高打赢硬核实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传承优良作风,以过硬作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运用红色资源升华情感认同。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红色资源中丰富的实景实物、生动故事、典型人物,是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运用红色资源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关键之一是要升华官兵的情感认同,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1929年5月,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因叛徒出卖被捕,虽然被敌人砍断手、割掉舌头,依然用脚趾蘸着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共产党万岁!”11个鲜红的大字。英雄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这些红色故事就是生动的教材。实践证明,运用红色资源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要传承红色血脉中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以党的光荣传统和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磨砺品格、启迪思想,使官兵充分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人民军队的真理性,从而在理性上加深理解、情感上强化认同,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信念不动摇。

运用红色资源强化战斗意志。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要运用红色资源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指战员的颈部都系上一条红带子,取名为“牺牲带”。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小小一根红带子,反映的确实是一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历史见证、现场诉说的教育功能,组织官兵参观驻地红色纪念馆,让官兵身临其境感受红色历史,追寻英雄足迹,现场触摸革命历史,在“零距离”接触中感悟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用革命先辈面对任何敌人都敢于“亮剑”的大无畏精神,强化官兵英雄气概和使命意识。

运用红色资源锤炼思想作风。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每到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在中央苏区传唱着一首著名的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走山路,夜打灯笼访贫农”。苏区时期,上至中央政府主席、下至伙夫马夫,一律没有工资报酬,公家只发生活费,红军的最高领导和普通战士伙食标准都是一样的。正是革命时期党的领袖和各级干部优秀的人品、官德、党性,才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始终信赖党、拥护党、追随党。要用好这些鲜活的红色资源,把我党我军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引导官兵当好红军传人、矢志奋斗强军,以一腔赤诚、一等工作、一流作风、一心奉献为目标追求,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