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A股投资者来说,市场每一次放量躁动都藏着机会,值得好好琢磨。11月13日周四,A股迎来强势反弹,不仅成交量重回关键关口,政策与资金还难得地形成正向呼应,盘面格局一下子清晰了不少。在如今复杂的市场里,看懂趋势、抓准核心逻辑,可比盲目跟风靠谱多了。
对A股投资者来说,市场每一次放量躁动都藏着机会,值得好好琢磨。11月13日周四,A股迎来强势反弹,不仅成交量重回关键关口,政策与资金还难得地形成正向呼应,盘面格局一下子清晰了不少。在如今复杂的市场里,看懂趋势、抓准核心逻辑,可比盲目跟风靠谱多了。
1. 大势研判:2万亿成交托底,技术面透着强势信号
周四A股最抢眼的莫过于成交量的爆发——单日放量1000亿,重新站回2万亿整数关,这也是市场连续80个交易日保持万亿成交,足见资金活跃度一直在线。从技术面看,大盘收出光头中阳,成功突破近期阶段高点,做多的氛围明显热了起来;创业板指也重新站上5日线,短线算是从弱转强。
要知道,大盘中短期一直踩着30日线慢慢往上走,现在偏离5日线不远,做多的力气还没完全用完。资金方面更给力,融资客本周合计净买入超116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已经突破6264亿元,快摸到历史纪录了,增量资金不停进场,给行情延续打下了好基础。不过创业板指中期还是在大箱体里震荡,没明确方向,市场整体还是结构性机会为主。
2. 盘面特征:涨多跌少氛围好,顺周期成绝对主角
周四沪深两市明显是涨多跌少,上涨个股快到3900家,下跌的才1300家左右,赚钱效应覆盖得挺广。板块表现上,顺周期主题全面走强,其中锂电池旗下的能源金属板块领涨全场,涨幅直接冲到7%!氟化工、磷化工、盐湖提锂这些细分方向也都涨得不错。
这轮顺周期崛起可不是碰巧,是基本面和政策面一起发力的结果。作为锂电池核心原料的碳酸锂,价格从5月底的5.8万元/吨一路涨到11月13日的8.82万元/吨,累计涨了超43%,现在现货市场还在朝着9万元/吨的关口冲。下游需求更火爆,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71.5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51.6%,第一次过半,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42.1%,直接拉爆了上游材料需求。
跌幅榜上,受隔夜国际油价大跌影响,油气开采逆势下跌,银行股有点压盘,前两天活跃的培育钻石板块也涨不动了。板块分化也能看出,市场资金正往高景气领域扎堆。
3. 消息面解读:政策组合拳落地,释放明确支持信号
周四市场能这么强势,其实和一堆政策利好扎堆释放分不开。首先是央行发布的10月金融数据,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2%,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市场流动性一直很充裕。
工信部的重磅发声更是直接点燃了新能源赛道,明确支持换电、V2G试点,还把固态电池定为长期技术方向。这政策不光拓宽了动力电池的应用场景,还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分布式储能资源。预计到2027年底,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突破2000万千瓦时。另外,金融监管总局很快会发布新修订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帮着科创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给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添动力。
4. 资金面解析:机构游资抱团主线,操作逻辑悄悄变了
从资金流向看,周四机构和游资的操作有点分化,但在主线方向上又很协同。机构这边,买盘明显变多,卖盘却大幅减少,从中幅净流出变成了中幅净流入;游资则是买盘少了些,从之前的中幅净流入变成小幅净流入。
有意思的是,最近两个交易日机构操作明显变了,从之前的高抛低吸改成追涨主线,这背后其实是认可政策催化和行业景气度。板块资金流向上,机构和游资一起加仓锂电池板块,机构加得狠,游资也跟着补了点;机构还中幅回流了存储芯片板块——哪怕这个板块已经在高位箱体震荡,可行业景气度实在太高,机构根本舍不得走。
存储芯片能这么强,全靠全球行业周期往上走。闪存龙头已经宣布,11月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AI时代数据存储需求爆增,让行业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此外,机构还小幅加仓了能源设备、光伏这些主线,游资却对存储芯片小幅减仓,能看出不同资金对高位板块的看法有分歧。不过因为资金没往新热点大规模转移,当前主线的持续性应该还能维持。
5. 热点深度分析:主线清晰易懂,非主线要防分歧风险
近期A股主线热点特别明确,而且都有大量机构参与,赚钱效应的方向很清晰。顺周期里的光伏、能源金属、金属铝板块,周四都收了中长阳,还都在5日线上方的强势区域运行,行业基本面好转给股价托了底。
创新药板块连涨四天,成功站稳60日线这个中期关键位置,政策支持下的估值修复逻辑一直在兑现。存储芯片板块重新站上5日线,从弱转强,快摸到阶段新高了,和大盘走势同步,AI算力需求爆发是核心动力。能源设备里的电网设备板块,周四踩着10日线反弹,有弱转强的迹象,短期还在良性上升结构里。
非主线热点方面,氟化工、磷化工板块虽然碰到5日线后又拉了长阳,但现在离20日线太远,分歧的风险正在累积。不过从行业逻辑看,氟化工受益于三代制冷剂配额管理落地和新能源需求拉动,中长期供需格局不错,就是短期涨太快,可能会有资金获利了结。
总结:趋势没改,盯着主线核心逻辑就好
11月13日A股的放量反弹,其实是政策支持、资金进场和行业景气度好转凑到了一起的结果。2万亿成交量、不停流入的融资资金,再加上清晰的主线方向,构成了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对投资者来说,不用太纠结短期波动,重点看主线板块的核心逻辑有没有变。
后续要重点关注两点:一是主线板块的资金承接力,二是成交量能不能保持在万亿以上。同时也要警惕那些涨太多的板块,尤其是偏离短期均线远的非主线热点,可能会回调。只要市场趋势没发生根本变化,聚焦高景气、有政策支持还能得到资金认可的核心方向,才是应对当前市场的理性选择。
来源:小小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