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百里秦川,秦岭多古墓”,陕西地下墓葬极为丰富。随便一镐子下去或者脚一踢,说不定就会发现一个宝贝来。
在中国文博界,一直都有“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的说法。
“八百里秦川,秦岭多古墓”,陕西地下墓葬极为丰富。随便一镐子下去或者脚一踢,说不定就会发现一个宝贝来。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华夏文明瑰宝的殿堂,汇聚了西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的珍贵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仿佛都在讲述着悠悠华夏的深厚文化底蕴。
今天就请跟随我的脚步,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进行学习了解。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主要是:
1: 西汉皇后之玺。
西汉皇后之玺为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
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皇帝和皇后的印章称为“玺”,其余均称“印”。
这枚玺的出土地点距离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1千米,由此可以推测它很有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重要作用。
值得一书的是:
玉玺的发现极为偶然,是1968年时年13岁的少年孔忠良在放学途中,无意中发现并上交当地文物部门,被奖励了20元钱交通补贴。吕后的玉玺原计划随葬于长陵棺椁,然而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占长安时,汉代帝陵遭到洗劫,长陵被毁,导致这枚皇后印玺在战乱中下落不明。
至于刘邦与吕后的陵墓地宫是否被盗,目前因没有打开尚未可知,但现代考古未发现大规模破坏痕迹。
2:镶金兽首玛瑙杯。
全球唯一唐代俏色玉雕,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采用整块五彩缠丝玛瑙雕刻,兽首眼部镶金,嘴部配可拆卸金塞。造型融合中亚「来通杯」特征,反映丝绸之路上文化交融。
看到这个宝贝,我想起了那首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杜虎符。
197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
虎符为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分为两半,右半留京师,左半发给驻外军队。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与左半合符。
此为左半符,上有错金小篆铭文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也)。”
“杜”指杜县,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街道林带路的西段两侧。置于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从“右在君”而非“右在王”可推测虎符铸造时间在秦惠文王称君时(前338~前325年),持符者为秦国杜县军事首领。
4:高奴禾石权。
1964年西安阿房宫遗址出土。
高奴禾石权:高奴,秦国时期的地名,位于今陕北延川县;“禾”,代表谷物;“石”,秦国时期的重量单位,相当于120斤;“权”,权衡,衡器。这是秦国高奴地区用于称量谷物的专用砝码,反映了当时严格的度量衡标准。
此高奴禾石权三次被调回咸阳校正,并加刻秦始皇、秦二世诏书,体现了秦从战国到统一六国后对度量衡制度的严格延续。权身铭文包含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反映了汉字从战国到秦代的演变过程。
6:先秦.漆猪。
这件珍贵的漆器,出土于凤翔区秦公一号大墓,不仅展现了先秦时期的精湛漆器工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憨态可掬的猪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富足与幸福。
这件漆猪尺寸为高21厘米、长34厘米,虽历经千年,但其身上残存的线条依然清晰可见。
7:战国.神兽金饰。
1957年陕西榆林出土,高11.5厘米,长11厘米,重257克,身似羊、嘴如鹰、角若鹿、尾似蝎,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全身隐藏着17只小鸟。
8:鎏金铜蚕 (汉)
西汉鎏金铜蚕为西汉的文物,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重0.01千克。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是西汉时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品。
西汉鎏金铜蚕是1984年谭家湾遗址附近的村民谭福全,在石泉县前池河河道里挖沙、淘金时发现。西汉鎏金铜蚕是中国国内首次发现的鎏金蚕,它的发现说明了石泉地区在汉代的养蚕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9:彩绘雁鱼铜灯.西汉
彩绘雁鱼铜灯是一件西汉时期“黑科技”环保灯,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
10:鎏金银竹节熏炉(汉)
汉代鎏金银竹节熏炉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1981年出土于汉武帝茂陵阳信长公主墓陪葬坑。
从熏炉上的铭文及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上的铭文得知,这件熏炉原为汉未央宫之物,后赏赐给“阳信家”所有。由此推测,熏炉可能是汉武帝赠给阳信长公主的赏品。阳信长公主为汉武帝的姐姐,初嫁平阳侯曹寿,故亦称平阳公主,后改嫁著名抗击匈奴将领大将军卫青。据此可知,这件熏炉确是珍贵的汉代宫廷用物,是难得的稀世珍宝。
11:鸳鸯莲瓣纹金碗.唐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唐代金器。国宝级文物。文物尺寸: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目前一共出土了两件,是皇室用酒器。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也是目前唐朝金器中最珍贵的。
12: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朝时期三彩釉陶器,为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文物尺寸:高56.2厘米,长41厘米,骆驼高48.5厘米。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代表着唐朝的文化艺术的重要物证。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也是唐朝唐三彩陶器中的极品。
13:五祀卫鼎.西周
五祀卫鼎是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国宝级文物。文物尺寸: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
五祀卫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记录了当时一件土地交易事件,对研究西周价值极高,所以五祀卫鼎被誉为“青铜史书”。
14:多友鼎.西周
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记载抗击猃狁战争,具重要史料价值。
其他的镇馆之宝,如狩猎出行图、阙楼仪仗图、宫女图、马球图、客使图等,都在唐代壁画珍品馆里,需要额外花270大洋,我没进去欣赏。
其他在网络上推崇的镇馆之宝,如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青釉提梁倒灌壶、黑釉“油滴”碗等,不知道是展品出差了还是我没注意到,印象不深。
温馨提醒:
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预约比较困难,请提前预约。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在咸阳,地铁出行非常方便,出地铁后700米左右就到了,预约也非常方便,里面国宝众多,值得打卡。
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展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中国的十大博物馆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没有去过。国外的非常想去大英博物馆看看。希望有生之年,这些计划都可以实现。
来源:汪洋大海里的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