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说:“这不仅是一场支教,更是一次北邮精神的传承,十几届支教团的接力,一场科技与教育的双向奔赴。”她在2024-2025年度西部计划考核中,获“优秀”等次,用行动兑现了当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诺言,让自…
她,是一名思政“教师”
她走进山村教室
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她奔赴天安门广场
见证家国荣光
她把青春融进祖国大地
把理想播撒于实践课堂
李昱铮,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25级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我校第15届研究生支教团总团长、贵州分团团长,真情志愿者联合会主席,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大班班长,校五佳社团负责人等。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从北邮校园到贵州山间
从基层一线到天安门广场
李昱铮始终以昂扬姿态践行青春誓言
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一场不断“破圈”的成长实验
在李昱铮看来,成长从不是被定义的结果,而是一场不断“破圈”的实验。
学业,是成长的基础。本科期间,她勤学笃行,从校级三等奖学金到一等奖学金,再到以学术综合双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成功保研至计算机学院。她始终将“知行合一”的信念融入学习与科研,获得电商大赛市赛三等奖、大创展论坛校级三等奖、互联网+竞赛校级一等奖等竞赛佳绩。
“真正的青春,不在于喧嚣的舞台,而在于敢于尝试的勇气。”
文体,是青春的舞台。无论是作为大班长搭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还是作为志联主席策划表彰大会、组织志愿活动;无论是社团负责人排练的舞蹈《LALALAND》,还是华尔兹比赛上拿下单项第二名的成绩,每一次登台、每一次奔忙,背后都是数百小时的默默付出与精益求精。
但最让她重新理解“成长”二字的,是一次次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实践旅程。六次社会实践,让她从湘江畔的红色微电影,到乌鲁木齐的民族产业调研,都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地的生机与力量。她在嘉兴和无锡见证“北邮力量”在前沿科技中的贡献,也在“扬帆计划”实践中看到百余支队伍脚下的中国速度与变化。两次“首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一枚“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奖章,见证了她的脚步,也印证了她的初心。
正是那一年
她在天山脚下许下誓言
“到西部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2023年10月,经过层层选拔,李昱铮成为北京邮电大学第15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翌年7月,她与队友们踏上贵州省长顺县的土地,成为一名初中思政教师。
“刚来的时候,我一句方言都听不懂,课堂上很多孩子也不敢开口。”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挑战,她选择迎难而上。听不懂的就去学,不熟悉的就反复备课,学生跟不上就课后一遍遍地辅导。渐渐地,她和学生之间有了默契,那双双求知的眼睛成为她最珍视的课堂风景。
她常常把自己的志愿经历讲给学生听——冬奥会的烟花、首都的志愿故事、科技的梦想与国家的荣光。课堂上,她会播放亲手录制的冬奥会闭幕式烟花视频,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照亮了她作为青年教师的信念:“把思政课讲进孩子们的心里。”
课堂之外,她更是教育振兴的践行者。她带领支教团深入异地搬迁社区,开展“七彩假期”“青创逐梦”科技小课堂;走进乡村学校,组织十余场“航空飞天梦”“非遗文化”主题宣讲,覆盖两千余名学生;她与县教育局合作策划“码上启航·长顺未来”教学案例大赛,指导教师培训,推动信息化教学落地,所指导案例获大赛一等奖。她说:“这不仅是一场支教,更是一次北邮精神的传承,十几届支教团的接力,一场科技与教育的双向奔赴。”
支教一年,她负责四个班近三百名学生,累计课时近三百五十节。她所带班级成绩稳步提升,两个班级进入全县前十,最高成绩名列全县第五,本人也被评为“教学能手”。她同时担任长顺县民族中学团委副书记,代表学校参加州级中学团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支教故事还登上了《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
她在2024-2025年度西部计划考核中,获“优秀”等次,用行动兑现了当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诺言,让自己的青春持续发光发热。
国之盛事,与有荣焉
支教归来,短暂休整后,李昱铮再次迎来新的“课堂”——今年7月,她与112名北邮志愿者一同投身重大国事活动志愿服务,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和专项工作组成员,组织党团日学习与集体活动,带领志愿者以青春之姿服务国之盛典。
那天,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当“信息作战群”“网络攻防对抗方阵”走过时,她眼眶微热——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
身为北邮人的骄傲与使命”
活动结束后,她第一时间拨通了远在贵州的学生电话,把在天安门广场见到的盛景、听到的礼炮、感受到的家国自豪一一分享。她告诉学生们:“要把自己的小梦想,融进祖国的大时代。”那是一堂跨越千里的“思政课”,在心与心的共振中,续写了青春的回响。
于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答卷
从课堂到田野
从山川到广场
从“志愿蓝”到“思政红”
变的是个人的身份
不变的是那颗赤诚的心
“思政课不是一门单向传授的课程,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李昱铮这样总结。她把“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融入每一次实践,也把“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誓言写进自己的未来。
如今,回望这一路的足迹
大思政课早已超越了课堂边界
成为青春最深刻的注脚
李昱铮的成长历程不只是属于她个人的奋斗故事,更是广大北邮青年的生动写照。她以脚步丈量祖国的山河,以行动践行信仰的力量,用青春诠释责任与担当。而在她的身影之后,映照着无数北邮青年、当代青年的共同追求——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把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