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巡回法庭“便民利民、多元解纷、以案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5月16日,海南省屯昌闲人民法院南坤法庭将法庭“搬”至黄岭农场居民服务中心,以“海瑞清风”党建品牌为引领,将司法为民延伸到群众身边,打通司法便民服务“最后一公
本网讯(记者黄国亮 □王丹 通讯员陈茜茜 吴雄勇)为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巡回法庭“便民利民、多元解纷、以案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5月16日,海南省屯昌闲人民法院南坤法庭将法庭“搬”至黄岭农场居民服务中心,以“海瑞清风”党建品牌为引领,将司法为民延伸到群众身边,打通司法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法官在庭前分别听取原被告对本案纠纷的看法,提炼原被告之间的通点后,秉持“深入群众、方便群众”的理念,法官带领审判团队前往案涉纠纷地居委会,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巡回审判,真正做到了把纠纷化解在当地。
巡回法庭现场 黄子倩 摄影
多元赋能 多方联动
本次巡回审判的案件系一宗土地纠纷案件。法官为了充分了解涉案争议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将证据质证放到当地居委会。为更好化解纠纷矛盾,法官邀请了熟知当地情况、调解经验丰富的居委会主任共同参与到纠纷化解中来。充分调动案件第三人海胶公司即土地发包方利用CAD影像图斑等信息技术,让原被告对案涉土地的界线及2020至2025年期间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由海胶公司向原被告释明其发包土地的流程及方式。被告在充分了解后,表示不再执着于案涉争议地的使用权,其在争议地上已实际种植的槟榔树,愿意与原告进行协商解决。居委会主任、海胶公司代表在庭审与调解过程中积极发表意见、提供建议,与法院形成了强大而有效的解纷合力,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各方力量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围坐调解 冰释前嫌
原被告双方本是几十年的邻居,亦是相处多年的老乡,被告在了解争议地确系由原告优先种植后,他主动表示:“阿叔知道海胶为什么把地发包给原告了,接下来,阿叔就全听法院的,怎么调解,阿叔都配合。”双方当事人敞开心扉地交流后,快速地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被告将案涉1.5亩争议地上种植的槟榔树作价出让给原告,并且当庭支付完毕。
调解完毕后,法官又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读承包土地及农场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双方当事人表示,在此次纠纷之后,回去一起找农场对承包土地进行界线确认。案件当天调解并履行完毕。
此次巡回审判,是屯昌法院审判工作重心下沉,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的成功实践,也是对“枫桥经验”审判方式的传承与发展。本次“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形式不仅切实解决了当事人矛盾,减少了当事人诉累,且修复当事人邻里之间的关系,彰显了巡回审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屯昌法院南坤法庭将继续坚持在党建引领下,持续开展巡回审判活动,积极探索“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新模式,努力延伸基层法治触角,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来源:民法社海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