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下有盼头了,到2035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专家的解读是人均2万美元的GDP,比2020年要翻一番,这么说大家可能还觉得太抽象,看看现在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家,再看看他们老百姓的生活,我们就有概念了。
这下有盼头了,到2035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专家的解读是人均2万美元的GDP,比2020年要翻一番,这么说大家可能还觉得太抽象,看看现在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家,再看看他们老百姓的生活,我们就有概念了。
比如我们的邻居韩国,韩国现在的人均GDP刚达到3万美元,可他在2万美元这个水平的时候,日子就很滋润了!普通上班族月薪折合人民币1.8到2.2万,在首尔租个60平的公寓,月租大概4000块,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学费全免,午餐补助能覆盖80%;老人满65岁,每月基础养老金有3000多,要是以前上班交过社保,轻轻松松就能拿到5000多,韩国人特会玩,周末要么全家去济州岛看海,要么去江原道滑雪,一年出去玩个三四次,压力一点不大!
再看希腊,人均 GDP 刚过2万,别看经济增速不算快,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贼高!普通公务员月薪1.5万,餐厅服务员也能拿到1万左右,而物价呢?一升牛奶5块,一公斤番茄3块,更绝的是工作节奏,希腊人每天工作6小时,下午2点就下班,周末还能双休,每年带薪年假至少28天。
韩国和希腊都是几千万人口的小国家,可我们有14亿人,要是中国人的人均GDP达到了2万美元以上,这个基数乘以14亿,中国的GDP总量就和现在的美国旗鼓相当,要让几千万人富起来不难,要让14亿人富起来却是个天大的难题。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干成三件大事,也是未来的方向,接下来十年机会全在这里面!
首先,科技必须继续“破局”,不能让人卡了脖子!科技并不是我们的传统强项,因此常常被人拿捏。就以芯片为例吧,荷兰阿斯麦的高端光刻机,我们想买都买不到,但你看现在:中国28 纳米光刻机已经能量产,中芯国际去年扩产,连安世都得靠中国工厂出货,还有新能源领域,光伏组件、新能源车电池,全球一半以上都是我们造的,连德国都得从我们这儿进口!
要达到人均2万美元,我们还得把“卡脖子”的硬骨头全啃下来:比如芯片设计软件、高端轴承、航空发动机,不光要“不被卡”,还得反过来,让中国的高端光刻机、国产芯片卖到荷兰卖到美国去。
科技硬了,工厂里全是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翻一倍;农田里无人机播种、大数据管灌溉,粮食产量涨一截;科研人员搞出新药、新材料,能赚全球的钱,GDP能不涨吗?越来越多的人在高科技企业上班,工资能不高吗?
第二,我们还要把内需市场“撑大”,扩大中产群体,制造一个强大的“消费发动机”!
我们有14亿人,现在有3亿中产,到2035年,中产的规模要翻番,达到6亿。这3亿人从哪儿来?不是天上掉的,是靠“涨工资”喂出来的!得从三方面下手:
首先是帮农民“增收”!现在农村人均年收入还不高,比城市低一半还多。以后得靠乡村振兴:比如把玉米加工成玉米汁、玉米淀粉,利润能翻3倍;搞乡村旅游,城里人周末去摘草莓、住民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有农村电商,直播卖土特产,农民钱包鼓了,就是新的消费力!
其次是给工人“提技能”!现在好多工厂缺“技术工”,焊工、电工月薪能到1.5万,但没人会。以后得加强职业培训,让普通工人变成“技术大拿”:比如学数控操作,以前拧螺丝一个月4000,学会了编程操机,一个月能拿8000,技能上去了,工资自然就涨了!
最后是让新兴产业不断升级。互联网、金融这些行业,别光卷996,得靠创新赚钱:比如做跨境电商,把中国货卖到非洲、东南亚,赚全球的钱,年轻人靠创新靠本事拿高薪,就能加入中产队伍!
中产是整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中产群体矿大了,买新能源汽车的多了,汽车厂就能扩产;换大房子的多了,装修、家具行业就能企稳;带家人旅游的多了,酒店、景区就能赚钱,内需一活,GDP也就动了。
第三,人民币得继续“走出去”。以前我们买石油、铁矿石,都用美元结算,美国一印钱,我们手里的钱就缩水,但现在不一样了:澳大利亚卖铁矿石给中国公司,已经开始收人民币了;巴西出口大豆,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了30%;俄罗斯更直接,卖原油几乎全要人民币,连印度的卢比都不收。
这说明什么问题,怎么样评判一个货币的地位,一是看有多少人用,二是看有什么可以买,现在铁矿石、石油、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都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了,这都不是虚的,说明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最后,我们再畅想下,等到达到了人均2万美元GDP的时候,大家日子会怎么样?
孩子上学,不用挤破头进学区房,因为每个区的学校师资、设备都差不多,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老人看病,不用跨省跑大医院,社区医院就能看大病,医保报销比例还高,不用怕“看病贵”;周末想出去玩,高铁3小时能到国内任何热门景点,坐飞机去东南亚比现在去上海还方便,机票还便宜;逛超市,进口水果和国产水果一个价,想吃车厘子不用等过年,随手就能买一盒;退休了,拿着养老金去国外旅居,人家看你是中国人,都愿意收人民币,这些都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十年后我们就能过上的好日子。
我们这代人,真正见证了国家从“强起来”到“富起来”。蓝图已经绘就,路径也已经很清晰了,从科技创新的突破,到内需市场的激活,再到人民币的国际化,每一步都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能不能抓住这波持续十年的国运红利,就看我们有没有读懂政策信号,能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了。
来源:全哥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