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双河北里尚城、福海佳园、金华里三个社区接连收到居民送来的两面锦旗和一封手写感谢信,这些带着温度的“点赞”,既是对社区工作的由衷认可,更解锁了观音寺街道“家门口的”幸福密码。经全面核实情况,虽确认韩阿姨暂…
在观音寺街道,温暖与信任从不凭空而来。它藏在一次次的敲门声里,凝聚在一场场的调解桌前,融于日复一日的贴心守护中。近日,双河北里尚城、福海佳园、金华里三个社区接连收到居民送来的两面锦旗和一封手写感谢信,这些带着温度的“点赞”,既是对社区工作的由衷认可,更解锁了观音寺街道“家门口的”幸福密码。
一场跨越365天的守候
关键词:承诺、守护
在双河北里尚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孙倩有个特殊的“待办事项”,它在备忘录里躺了整整一年。
去年冬天,社区的韩阿姨因术后困难拨通了12345热线。孙倩接到诉求后,第一时间上门走访,耐心细致地为韩阿姨解读补助政策。经全面核实情况,虽确认韩阿姨暂不符合补助申请条件,但孙倩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结合政策要求与韩阿姨的身体状况,认真分析后许下一个温暖的承诺:“阿姨,您别急,这事我记着,术后满一年,我第一时间帮您办残疾认定!若认定成功您就能申领相关辅助器具。”
此后的365天,这句承诺成了孙倩的“心头事”。她持续关注韩阿姨的身体恢复情况,提前梳理流程、准备材料。今年10月,在认定条件满足后,她全程协助韩阿姨准备材料、提交申请、跟进审批,最终成功为其办理残疾人证,并申请到了辅助器具。圆了韩阿姨的心愿。“这姑娘说话算话,她比自家孩子想得还周到!”韩阿姨送来锦旗时感慨。韩阿姨送来的不仅是一面普通的锦旗,而是一份“说到做到”的时间凭证,也为这场“超长待机”的守候写下了圆满结局。
一通打了近两小时的“较真”电话
关键词:担当、破局
一通近两小时的电话,能为居民“磨”来什么?
在福海佳园社区,业主阮女士的答案是:8400元赔偿,一份2年保修承诺,还有一面写满谢意的锦旗。
业主阮女士的烦心事,源自家中“滴滴答答”的房顶。施工方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补偿问题却一拖再拖,让阮女士倍感“心塞”。社区书记王月圆得知后,第一时间上门,看着渗水的痕迹,她心里下了决心:“这事,必须管到底!”
化身“首席调解员”的王月圆,较上了真。她三番五次登门勘察取证,锲而不舍组织双方面谈,更在一次次沟通未果后,打出了一通近两小时的“拉锯战”电话——从事实证据讲到法规政策,从邻里人情谈到企业责任,她摆事实、讲法规、谈人情,字字句句都为了居民的权益据理力争,电话这头,是她不放弃的坚持;电话那头,是僵局逐渐被软化的过程。通过她耐心沟通,硬是“磨”出了解决方案:施工方同意赔偿8400元,并承诺对维修电路提供2年保修。
当阮女士攥着补偿款,看着维修承诺书,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她送来的锦旗上,“心系百姓暖人心”七个大字,正是对这场“较真”调解最温暖的褒奖与见证。
一部社区生活的“温暖日记”
关键词:日常、温情
11月10日,金华里社区收到一封来自居民的深情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真诚感激。
“楼道杂物清了,活动室钢琴响了,邻里有矛盾总有人帮着说和……”这封感谢信中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记录下一幕幕最贴近生活的温暖场景。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社区生活“温暖日记”中的一页,拼凑出金华里社区和谐美好的温暖日常。
居民们记得:暴雨天里,工作人员排查隐患的坚定身影;寒冬清晨,为独居老人送去饺子时的轻轻敲门声。清理一新的楼道、明亮如初的路灯、活动室传来的欢声笑语……这些被社区工作者视为“分内事”的点点滴滴,都被居民悄悄记在心里,化作笔下的真挚谢意。
他们用一点一滴的实行动作,将“温暖和谐大家庭”的理念,化为了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信息透明、服务贴心、响应及时——这些细节共同构筑起居民对社区的信任与归属。
“金华里小区是一个充满温馨与活力的地方。”这位居民在信的结尾写道,“感谢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心。”
三份谢意,一种初心。在观音寺街道的温暖故事背后,是一套特有的“民生工作法”……从“全年待机”的守候,到“不漏初心”的破局,再到“细水长流”的温情,这些故事看似独立,却由同一根红线串联——那就是观音寺街道“把居民心事当头等大事”的为民初心。
下一步,观音寺街道将继续用“走心”的服务,换取居民“踏实”的幸福,让这样的温暖故事,成为每个社区的日常,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