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震怒,字节大模型研究员多次泄密被开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4:56 1

摘要:作为字节跳动布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部门,Seed承载着张一鸣“打造前沿科技护城河”的战略野心,而核心研究员的泄密行为,被解读为“直击字节命门”。

就在今天,一则“字节跳动Seed研究员因多次泄密被开除”的消息在科技圈炸开锅。

作为字节跳动布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部门,Seed承载着张一鸣“打造前沿科技护城河”的战略野心,而核心研究员的泄密行为,被解读为“直击字节命门”。

无独有偶,就在两个月前,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灵魂人物王腾,同样因“泄露公司机密”被小米果断辞退,这位手握几百万粉丝、一度距离副总裁仅一步之遥的大厂高管,最终为自己的“屡教不改”付出了代价。

从字节的技术研究员到小米的核心高管,两位不同赛道的职场精英,为何接连栽在“泄密”这条红线上?

背后折射出的,是科技大厂在白热化竞争中对核心利益的极致守护,更是所有职场人必须正视的生存法则:在规则与利益面前,个人光环永远不堪一击。

消息称字节跳动开除Seed研究员任赜宇

具体来说,根据消息来源新浪科技爆料,字节跳动Seed研究员任赜宇于昨日离职,知情人士透露其真实的离职原因是“因多次泄密被开除”。

公开履历显示,任赜宇在机器人领域有着显著的专业成就。

他曾在意大利技术研究院出任博士后研究员,入职字节前曾先效力于珞石机器人担任机电工程师,后加入小米公司出任高级研发工程师。

并且,他还在知乎平台上拥有8.6万关注者,个人主页显示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协作机械臂、灵巧手、执行器和人形机器人,属于技术领域的资深人士。

图源:知乎

要理解字节此次“动真格”的原因,首先要搞懂两个关键问题:Seed部门是什么?任赜宇曾深度参与的GR-3项目有多重要?

字节跳动Seed部门成立于2023年,表面上是豆包大模型的核心研发团队,实则承载着字节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的长期野心,其内部代号“Seed Edge”的团队,专门聚焦前沿技术的探索与突破。

在字节的组织架构中,Seed是典型的“战略级部门”——不追求短期商业回报,而是瞄准3-5年后的科技趋势,从语言模型、视觉多模态到机器人系统,每一项研究都可能成为字节未来的“护城河”。

更值得注意的是,Seed部门的保密等级堪称字节内部最高。

此前该部门负责人乔木因与HRBP存在未申报的亲密关系,且在调查中作虚假陈述,直接被字节辞退并扣罚全部年终奖,可见字节对Seed团队的管理之严格。

2024年字节全年辞退违规员工353人,39人移交司法机关的数据,更印证了其“零容忍”的纪律文化。

图源:IT之家

今年7月,任赜宇在社交平台公开宣称自己“深度参与了GR-3项目”,并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技术原理。

而GR-3并非普通的技术研发,而是字节Seed团队独创的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VLA)模型——这种融合视觉、语言、动作的多模态模型,是未来机器人交互、智能终端控制的核心技术,一旦核心原理泄露,竞争对手可能快速跟进,字节多年的研发投入将付诸东流。

从行业惯例来看,被字节这样的大厂以“泄密”名义开除,意味着任赜宇的科技圈职业生涯可能遭遇重创,其他科技公司可能会对其敬而远之。

漠视红线的代价

令人深思的是,任赜宇同王腾一样,并非是一时疏忽,而是被爆出“多次”触碰公司红线。

甚至,王腾比任赜宇知名度更高,当时在公司的前景也更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就拿王腾来说,这位来自山东曲阜的“80后”,当年可是以66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生物信息技术专业。在加入小米之前,他曾在OPPO担任产品战略经理。

2016年,29岁的王腾通过雷军亲自面试加入小米,在小米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也相当亮眼。

他主导开发了Redmi K40等爆款产品,2023年8月底重返总部后,于9月11日公开宣布出任Redmi品牌发言人兼市场部总经理。

2024年,他的晋升步伐进一步加快:2月出任Redmi品牌总经理,5月兼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分管电商与零售市场。

直至2024年12月,他正式晋升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同时仍兼任Redmi品牌总经理。至此,他距离公司最高管理层仅一步之遥,但也止步于此。

图源:抖音

在泄密这件事上,王腾却是早有“前科”。

早在2022年4月,时任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的王腾就曾在微博与网友互动时,提前透露了Redmi K50标准版将于“下个月”发布的消息。

该行为被小米公司认定为二级泄密事件,并对他处以内部警告、取消当年晋升资格、扣罚5000元绩效奖金及季度考核分10分的处理。

当时王腾还在微博调侃:“这公司保密咋做的,人人皆知了是吗?”言语间看似轻松,却隐约透露出对小米保密制度的不满。

而王腾的“大嘴巴”属性,更是早已被雷军看在眼里。

在此前的一次直播中,雷军在聊到红米品牌时,曾公开点名王腾,说他“动不动泄密被罚款”。

可惜,这样的提醒并未真正触达王腾的内心。被雷军点名一年后,王腾依然没有收手,最终因泄密行为触及公司红线,在小米的供职生涯戛然而止。

图源:微博

2025年9月,小米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内部邮件,正式宣布辞退王腾,理由是“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尽管王腾随后辟谣“没有窃取机密出售、没有收钱”,但承认“存在失职行为”,最终还是黯然离场——他的微博认证被取消,抖音账号设为私密,快手账号被封禁,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也迅速撤下了他的校友宣传页面。

红线之下,没有“例外”与“侥幸”

科技公司为何对泄密行为如此零容忍?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分析指出:“从产品层面看,若未发布新品信息被泄露,竞争对手可提前布局,直接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层面,提前曝光会打乱官方营销节奏,影响消费者期待与购买决策。”

而在公司声誉上,频繁泄密会导致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对公司的管理能力与保密水平产生质疑,对品牌造成长期伤害。

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和科技产品市场,商业机密的保护至关重要。企业的机密涵盖了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策略到客户信息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对于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其在机器人技术和AI模型领域的布局属于核心商业机密,提前泄露可能导致竞争对手调整方向,或使公司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然而,在严格的保密制度与技术创新文化之间,科技公司也需要找到平衡点。

严格的保密措施固然能保护公司核心竞争力,但过度强调保密可能抑制员工间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思维。科技公司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创新,而创新往往来源于开放交流与思维碰撞。

字节跳动Seed团队是公司前沿技术的研发核心,据悉,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一直很关注AI业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每月会参加一次“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和讨论会。

在这种创新氛围浓厚的团队中,如何界定保密与分享的边界,显得尤为微妙。

同样,对于王腾这样的市场高管,如何在营销造势与保密纪律之间取得平衡,也是一门艺术。市场部门需要适当预热产品,维持公众关注度,但提前泄露关键信息则可能打乱整体营销节奏。

当然,保密与泄密的斗争并非中国科技公司独有,而是一个全球性课题。

近期,英特尔公司也陷入了一起数据安全泄密事件,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英特尔起诉了一名前任员工,指控其窃取了约18,000份文件。这些文件被英特尔列为“最高机密”,据称被卖给了外部各方。

这名员工是一名软件开发者,自2014年起在英特尔工作,于2025年7月7日被解雇,是前段时间英特尔15,000名员工被大规模裁员的其中之一。

调查显示,该员工曾在2025年7月18日尝试访问公司机密文件,但被英特尔的安全系统阻止。尽管尝试失败,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成功窃取了大约18,000份文件。

英特尔正寻求25万美元的赔偿,包括法院费用和禁止其向潜在客户披露被盗信息的禁令。

这一事件同样提醒公司:裁员需谨慎,特别是在进行裁员时,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网络安全措施。

作者 | 刘峰

来源:科技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