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中国的城市可以说丰富多彩,很多城市也都有鲜明的特色,而鲜明特色的背后就是不一样的文化,而能把当时的那种文化更好地保留下来,把那些独特古建筑保留下来,而且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步行街氛围,在当时来讲可以说太难了。首先是国家对于那些西洋建筑有一些倾向性意见。我们可
#海青点评#如今中国的城市可以说丰富多彩,很多城市也都有鲜明的特色,而鲜明特色的背后就是不一样的文化,而能把当时的那种文化更好地保留下来,把那些独特古建筑保留下来,而且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步行街氛围,在当时来讲可以说太难了。首先是国家对于那些西洋建筑有一些倾向性意见。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时期有一些欧式建筑被拆除了,当年的哈尔滨能够如此好的保留下来,还是有特别独特之处。然后就是在这里打造成了一条百年步行街,而且强化了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充分说明当年汪市长的眼光绝对不一样,那个时期的南方干部和北方干部有很大差异。因为他们曾看到一些事物的发展,所以很超前,也能规避一些问题,所以说眼光直接决定政策。
如今的哈尔滨随处可见一些欧式建筑,随时都会进入你的视野,处处透露着洋气,也会吸引你停下脚步仔细去观看,在一百多年前,哈尔滨作为一家国际大都市,可以说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来此经商,也有更多有创意的建筑师来到哈尔滨并贡献了他们的创意才华,一些有个性的欧式建筑得以在哈尔滨落户,文艺复兴的很多建筑元素在这里扎根,也给哈尔滨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这种财富价值时间越久越贵。哈尔滨在不同阶段都曾经有过特繁荣的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哈尔滨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作为一个超级大城市也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特别是在一百多年前,中东大铁路成就了一座国际大都市,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建国之后作为共和国长子也迎来了大发展,所以你看哈尔滨的街道,看哈尔滨的城建,看哈尔滨的老建筑,到今天依然不落伍,哈尔滨是一个懂浪漫的城市。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中央大街以及索菲亚大教堂广场,不得不说会想起一个大功臣,在这个街道行走的时候,也会想起这个人,今天到处都在不断地传播“政声人去后,闲谈民意中。”我们看一个官员,不是看在任时鲜花与掌声有多少,而是看离任后老百姓的评价有多高,我今天讲的这个人就是哈尔滨当年的市长汪国焘,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为哈尔滨所做出的贡献应该传播。今天去了哈尔滨,依然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欧陆风情,而且去了中央大街以及索菲亚广场也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气息,但是到了这两个地方,我们又怎么能忘记这位老人呢?
每当说起一些有特色城市的建设,可以说有很多官员的眼光在当年绝对超前,因为不同的眼光才让一座城市留下了与众不同。我们想想当年俞正声书记在青岛的八年,那时他的很多理念也非常先进,到今天呈现出来。我们再去看一下山西大同市长耿彦波,大同就是最好的证明,就像他当年特别看好华严寺的未来,到今天华严寺的旅游也能体现出来。我们再去看一下当年滨州市委书记孙德汉创立的滨州新城,到今天再去看他的那些设计理念,依然与众不同。也许每个人都不完美,但他们给这座城市留下的记忆就是最完美的答复,每一座城市的市民都会记住他们曾经的那些贡献,哈尔滨市长汪光焘的事迹也应该为人所知。
汪光焘,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国家住建部原部长
汪光焘,男,汉族,1943年6月生于上海,安徽休宁人,1965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系,同年参加工作,1981年获同济大学路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北京)秘书长。(以上个人简历履历来源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1996年,时任哈尔滨市市长的汪光煮首次提出,要把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建成全国第一条具有旅游、观赏、购物等多功能性质的商业步行街,把哈尔滨独有的西洋建筑呈现给社会大众。一说起中央大街,大家不陌生,特别是对一些老哈尔滨人来讲。始建于1898年,原名叫“中国大街”,是中东铁路建设时留下的遗产。这个地方有1450米长的街道,到处铺着花岗岩“面包石”,两边全是文艺复兴、巴洛克、新艺术运动等风格的建筑,可以说美不胜收,不仅是哈尔滨的城市象征,更是多元文化的缩影,但后来有了一些变化,也失去了曾经的氛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督促了汪光焘的创新意识。光有意识不行,关键是要解决钱的问题,于是他又带着市政府班子四处筹款,后来通过各种方式逐步解决了资金问题。1996年,中央大街改造正式开工,1997年完工,一切都比较顺利,也就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样子。
如果我们回头去看当年汪光焘的这个决定,可以体会到当年所承受的压力,那个时期很多人的意识和今天不一样,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在那个时期能够顶住压力,解决实际困难,还是能看出一个人的魄力。说句心里话,他不光救活了一条街,还给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指明了一条发展之路。为什么那个时期来自上海的干部很让人信服,就是因为他们的眼光与格局绝对不一样。到今天越来越多人去哈尔滨旅游的时候,能够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时尚气息,有一些老建筑依然熠熠生辉,当年保存下来的有几千栋。所以这些都让哈尔滨这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竞争力。对于很多去哈尔滨旅游的人来讲,中央大街与索菲亚广场都是不能不去打卡的地方,但在这两个地方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也会想起曾经为这座城市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显然汪光焘市长就是其中的一位,越想越不容易,越想越值得敬佩。他无愧于当年市长的位置,也交出了满意答卷,到今天再去看待这件事,依然回味无穷。随处可见的老房子为哈尔滨增色不少,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浪漫,所以让很多人不远千里来到哈尔滨,感受这种欧陆风情。当看到这些老建筑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当年哈尔滨的繁华,那时不愧是国际都市。然而如今的哈尔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流失问题,然后就是经济发展问题,希望哈尔滨能早日重现辉煌。#数字内容生产者##活着就是为了摆渡#
来源:于海青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