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不满疲软的就业数据大发雷霆,解雇了该机构负责人,转而任命党派色彩浓厚的安东尼接任。这一幕让“失去BLS”的担忧变得不再遥远,即便白宫随后撤回了对安东尼的提名。
对不少专家而言,没有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世界堪称最可怕的场景之一。
今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不满疲软的就业数据大发雷霆,解雇了该机构负责人,转而任命党派色彩浓厚的安东尼接任。这一幕让“失去BLS”的担忧变得不再遥远,即便白宫随后撤回了对安东尼的提名。
而过去一个月的美国政府停摆,意外让美国经历了一场类似的“无数据实验”——几乎所有官方经济数据的发布都陷入停滞。
没有这些数据支撑,谁能准确把握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那些被广泛热议的私营部门替代数据,真的能扛起大梁吗?
迄今为止,实验结果并不令人安心。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这种状态比作“在雾中驾驶”:经济若出现剧烈、实质性变动或许仍能显现,但除此之外,任何确切判断都无从谈起。
问题不在于私营部门缺乏替代数据——事实上这类数据数量繁多——而在于其一致性、可靠性和覆盖范围均难以达标。
以最具市场影响力的非农就业数据为例,这项统计每月新增就业岗位的指标,曾在夏季因数据下滑成为美联储降息的关键推手,即便当时通胀仍在缓慢上升。
在替代数据领域,就业技术公司ADP的统计堪称历史最悠久:自2006年起,该公司会比BLS提前一两天发布私营部门就业预估值。
从理论上看,ADP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六分之一的就业岗位都通过其软件统计。
乍看之下,ADP数据与BLS数据基本吻合:2022年ADP更新统计方法后,其月度数据变动与BLS对应序列的相关性约为60%,三个月变动相关性更是高达90%。
图表展示了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的三个月变化(单位:百万)左图是修订后的数据,右图是未修订的数据
但这只是表象:两家机构都会对初始数据进行修正,而真正体现实时追踪价值的初始发布数据,相关性要低得多——三个月变动相关性仅50%,月度变动相关性更是只有10%,几乎等同于无关联。
私营部门数据的另一大问题是来源分歧。由于缺乏长期记录,很难判断各类数据的可信度:部分机构依赖网络爬虫,另一些则依托内部数据。
2025 年 9月和10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与预测者平均值相比的预估变化。其中粉色代表9月,红色代表10月
以9月和10月的工资数据为例,ADP显示9月下降、10月反弹,其竞争对手RevelioLabs的数据却恰好相反——9月上升、10月下降。
唯有失业救济金申请等州一级收集的官方数据,在停摆期间仍持续更新,且变动相对平稳。
对私营部门而言,部分经济指标的统计尤为棘手。就业、住房和商品价格领域已有相对合理的替代指标,但占支出绝大部分的服务业种类繁杂,难以精准衡量。
曾在拜登政府时期主管多个统计机构的杰德・科尔科担忧,政策制定者可能会过度聚焦私营部门数据更丰富的领域——比如若只关注疲软的就业数据,而忽视通胀等其他指标,可能会倾向于采取降息措施。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府停摆时间越长,私营部门数据的质量会越差:这些数据的统计模型大多基于官方数据训练和基准测试,失去官方数据支撑后,其代表性将大幅下降。
当然,官方数据本身也存在问题。调查回复率在新冠疫情后持续走低,近期包括夏季引发总统不满的几次数据修正,幅度都异常显著。
统计机构的人员削减也带来了负面影响:BLS 7月的一份备忘录显示,该机构已停止收集常规样本中约15%的价格数据,而疫情最严重时期这一比例仅为5%。
未来几个月的情况可能更糟——此次停摆时间已足够长,重建可靠数据将变得十分困难,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无法重建。
但官方数据的重要性,依然能从市场反应中得到印证。亚利桑那大学的德里克・勒莫因发现,官方数据发布后,市场对股市波动性的预期会下降,这表明投资者认为这些数据能帮助厘清市场走向。
2000 年至 2025 年期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
外媒《经济学人》的粗略计算也显示,近年来市场对官方数据的敏感度显著上升,这与“私营部门数据取代政府数据”的预期恰恰相反。
幸运的是,这场特殊的“无数据实验”或许即将落幕——政府停摆有望在未来两周内结束。
更令人欣慰的是,白宫尚未提名安东尼的继任者,总统的注意力似乎已转移到其他事务上。或许,这将让美国的经济数据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
来源:奇葩综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