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枝玉叶到赐死悲剧,一场谋反案的牺牲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3:08 1

摘要:贞观年间的长安皇宫里,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七女降生了,她就是后来的巴陵公主。史书上没记下她的名字和生母,只留下 “母不明,生年不详” 的简略记载,但这丝毫不影响她金枝玉叶的身份 —— 毕竟她的父亲是开创 “贞观之治” 的明君,姑姑更是大名鼎鼎的平阳昭公主。

贞观年间的长安皇宫里,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七女降生了,她就是后来的巴陵公主。史书上没记下她的名字和生母,只留下 “母不明,生年不详” 的简略记载,但这丝毫不影响她金枝玉叶的身份 —— 毕竟她的父亲是开创 “贞观之治” 的明君,姑姑更是大名鼎鼎的平阳昭公主。

作为皇帝的女儿,巴陵公主的婚事自然是顶配。长大成人后,她嫁给了表哥柴令武,这桩婚事堪称门当户对。柴令武的父亲是凌烟阁功臣柴绍,母亲正是平阳昭公主 —— 那位在李渊晋阳起兵时,独自变卖家产组建七万 “娘子军”、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传奇女性。婚后,柴令武官至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封襄阳郡公,夫妻俩在长安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那时的巴陵公主,大概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以悲剧收场。她就像无数唐朝公主一样,享受着皇室荣光,依偎在家族的庇护下,可权力的漩涡早已在不远处悄然成型。

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李世民驾崩,太子李治即位,也就是唐高宗。新帝登基后,柴令武被调任卫州刺史,这本是正常的官员任免,却让巴陵公主夫妇极为不满。在他们看来,自己身为皇亲国戚,理应在京城执掌要职,而非被外放到地方。

不愿离京的夫妻俩想出了个主意:以巴陵公主 “身患重病需要在京求医” 为由,迟迟不肯赴任。就这样,他们留在了长安,也一头扎进了京城的权力暗流中。当时,不满李治的皇亲国戚大有人在,其中就包括巴陵公主的姐姐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还有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等人。

高阳公主正因与房遗直争夺家产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而柴令武则频繁与房遗爱秘密见面,几人越聊越投机,最终生出了大胆的念头 —— 废掉李治,拥立李渊的第六子荆王元景为帝。巴陵公主没有置身事外,她不仅知情,还主动为丈夫和同伙出谋划策,成了谋反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们以为谋划得极为隐秘,却没料到,房遗直为了自保,直接上书李治,揭发了房遗爱夫妇的罪状,还留下了 “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 的话,把家庭矛盾彻底变成了惊天政治大案。

李治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刻派长孙无忌彻查此案。这一查,便牵扯出了一张庞大的谋反网络,巴陵公主夫妇、高阳公主夫妇、薛万彻、李元景,甚至连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都被卷了进来。而长孙无忌正好借此机会清除政敌,让这场原本的谋反案变成了皇室大清洗。

永徽四年(653 年)二月初二,李治下了一道冰冷的诏令:“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阳、巴陵公主并赐自尽。”《新唐书・高宗纪》明确记载了这一结果:“驸马都尉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高阳巴陵公主谋反,伏诛;杀荆王元景、吴王恪”。《资治通鉴》也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处置:“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阳、巴陵公主并赐自尽”。

诏令下达后,柴令武在被押送途中,行至华阴时选择了自杀,可即便如此,他仍没能逃过惩罚 ——“仍戮其尸”,死后尸体被斩戮示众,《旧唐书》对此事有着明确记载。而巴陵公主则在长安的深宫里,接到了那杯终结性命的毒酒。这位曾经的金枝玉叶,最终以这样屈辱的方式落幕,年仅三十多岁。

这场血案牵连甚广,宰相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无辜者也被流放岭南,房玄龄甚至被取消了配享太庙的资格,成为永徽年间最惨烈的皇室惨案。

巴陵公主死后,没有风光的葬礼,甚至连具体的葬身之地都未被史书记录。直到多年后,李治或许是心存愧疚,又或许是为了缓和皇室关系,才追封她为 “大长公主”,但这迟来的荣誉,早已换不回她的性命。

在唐朝历史上,巴陵公主始终是个被忽视的角色。人们更多记得骄纵的高阳公主、传奇的平阳昭公主,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李世民的第七女,曾因一时的怨怼和野心,葬送了自己的一生。她的悲剧,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 如果不是长孙无忌借机清算,或许她的结局不会如此惨烈;如果她能安于现状,不卷入谋反的漩涡,也能安稳度过一生。

就像吴王李恪临死前大骂 “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 那样,巴陵公主的死,终究成了唐朝初年权力游戏中,一道血淋淋的印记。

来源:酥糖去探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