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又来了?连续三周霸榜门诊首位!提醒:这些人群必须警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17:47 1

摘要:2025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已连续三周位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首位,阳性率从3月底的7.5%飙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翻倍至6.3%。南方省份如广东、香港等地成为“重灾区”,4月广东报告病例数环比暴增超5倍,香港阳性率更一度突破42%

1. 疫情现状:新冠阳性率激增,南北多地“中招”

2025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已连续三周位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首位,阳性率从3月底的7.5%飙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翻倍至6.3%。南方省份如广东、香港等地成为“重灾区”,4月广东报告病例数环比暴增超5倍,香港阳性率更一度突破42%。

专家解读:广州医科大学专家蔡卫平指出,此波疫情是“抗体衰减后的自然反弹”,距离上一波高峰已过去10个月,人群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小幅回升,但重症率极低,目前ICU未见危重患者。

2. 病毒变异:XDV株成主流,传播力更强但症状趋轻

当前流行的XDV变异株(JN.1分支)凭借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迅速占据国内90%以上病例。北京大学研究显示,该毒株对中和抗体的逃逸能力较前代增强,导致“再感染”频发,但致病力未显著提升。

症状特点:

发热以中低热为主(多低于38.5℃),伴咽痛、干咳、乏力;

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味觉减退,但症状较早期毒株更轻;

儿童重症病例罕见,但香港报告多例混合感染致急性喉炎案例,需警惕。

3. 高危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风险陡增

尽管多数年轻人感染后3-5天自愈,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免疫力低下者仍面临重症风险。北京佑安医院李侗曾强调:“一旦家中老人出现症状,需立即检测并尽早用药,抗病毒治疗可降低80%重症率!”

香港警示:4月以来,当地重症和死亡病例数翻倍,95%的成人重症患者未在半年内接种加强针,儿童未接种疫苗比例达60%。

4. 防控策略:科学应对“周期性疫情”

专家建议:

早检测早用药: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立即抗原自测,阳性者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如奈玛特韦);

重点人群防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外出佩戴口罩,避免聚集;

疫苗补种:香港、澳门已启动针对JN.1毒株的疫苗加强接种。

端午假期提醒:人群密集场所需佩戴口罩,公共交通、医院等环境尤为关键。

5. 未来预测:高峰将至,但无需过度恐慌

南方医科大学彭劼预测,此波疫情高峰或于5月下旬出现,持续6-8周后回落,整体可控。专家共识认为,新冠将呈“每半年一次小高峰”的常态,与流感类似,但季节规律性较弱。

结语:与病毒共存,需智慧更需行动

新冠疫情反复印证“防胜于治”。公众无需囤药恐慌,但需保持科学防护意识——戴口罩、勤通风、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保护脆弱人群。正如世卫组织所言:“病毒在进化,我们的应对策略也需与时俱进。”

来源:汤姆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