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项在《Nature Aging》上发表的研究发现,高龄的小鼠在癌症面前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这些非常年迈的小鼠(平均寿命已达到或接近终点)患肺肿瘤的数量不仅大幅减少,肿瘤的侵袭性也明显低于年轻小鼠。这一发现与人类流行病学观察到的现象类似,在极度高龄的人群中(大
大多数人觉得,癌症风险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然而,最近一项由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最新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年龄与癌症关系的传统认知。
这项在《Nature Aging》上发表的研究发现,高龄的小鼠在癌症面前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这些非常年迈的小鼠(平均寿命已达到或接近终点)患肺肿瘤的数量不仅大幅减少,肿瘤的侵袭性也明显低于年轻小鼠。这一发现与人类流行病学观察到的现象类似,在极度高龄的人群中(大约 85 岁以后),癌症发病率似乎趋于稳定甚至有所下降。
这项实验对比了年轻小鼠(4 至 6 个月大,相当于成年早期)和年老小鼠(20 至 21 个月大,接近实验室小鼠的平均寿命)。研究人员在两种年龄的小鼠体内诱导了相同的致癌突变(KRAS驱动的肺癌)。
结果很有趣,在 15 周后,与年老小鼠相比,年轻小鼠肺部的癌变程度约为前者的三倍,肿瘤数量也多出三倍。此外,年轻小鼠的肿瘤也比年老动物体内的肿瘤明显更大。这有力地表明,衰老不仅抑制了肿瘤的起始,还抑制了肿瘤的后续生长。衰老可能是一种通用的癌症抑制形式。
那么,衰老是如何实现这种保护作用的呢?研究团队探索了衰老相关的分子变化是否能抑制癌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了 25 个已知的或推定的肿瘤抑制基因在年轻和年老小鼠体内的失活效果。结果显示,衰老削弱了许多肿瘤抑制基因失活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会导致癌症发生率增加,但这种效应在年轻小鼠中表现得更为剧烈。
在所有测试的基因中,一个名为 PTEN(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的关键肿瘤抑制基因表现出最强烈的年龄依赖性效应。PTEN 失活对年轻小鼠癌症发生率的增加效应,比对年老小鼠的效应强 2.5 倍以上。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因为它暗示了针对特定突变的癌症疗法,其疗效可能会因患者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进一步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揭示了衰老在分子层面的持续影响。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快速分裂的年老小鼠癌细胞,也保留了与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然而,当研究人员在年老小鼠体内失活 PTEN 后,癌细胞中的这些衰老特征却显著减弱,它们看起来像来自年轻动物的癌细胞一样年轻。这种返老还童的现象不仅发生在癌细胞本身,还延伸到了周围的肿瘤微环境,包括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这些发现突显了衰老和肿瘤发生通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联性。
这项研究首次明确地证明,衰老能够抑制肿瘤的起始和生长。研究结果支持了一种新的癌症发病率模型:在生命周期中,癌症的发生率是两种竞争效应的结果,促肿瘤的驱动突变积累与抗肿瘤的组织衰老效应。在极高龄阶段,组织衰老的抗癌效应可能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在开发新疗法时,必须重视年龄因素。目前许多癌症动物模型只使用年轻动物,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与衰老相关的关键变化。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是找出衰老中究竟是哪些特定的机制提供了这种保护,以便加以利用,开发出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案。
简单总结:如果我们将癌症的发展视为一场拔河比赛,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致癌突变不断积累(拉向癌症的一方),但组织整体的衰老(拉向抑制的一方)力量也在增强,最终在极高龄时,抑制的力量占了上风,为我们提供了天然的保护。
参考文献:Shuldiner, E.G., Karmakar, S., Tsai, M.K. et al. Aging represses oncogenic KRAS-driven lung tumorigenesis and alters tumor suppression. Nat Aging (2025).
来源:健康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