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还是由伟大领袖创造?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千古帝王,悠悠万事,有些帝王青史留名是因为功绩,有些帝王却因为骂名而青史留名。按现在的流行说法黑红也是红。最近简单的把历史上被认为“最失败”的十大帝王做了简单的罗列。他们的统治或因昏庸、暴政、决策失误,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还是由伟大领袖创造?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千古帝王,悠悠万事,有些帝王青史留名是因为功绩,有些帝王却因为骂名而青史留名。按现在的流行说法黑红也是红。最近简单的把历史上被认为“最失败”的十大帝王做了简单的罗列。他们的统治或因昏庸、暴政、决策失误,或因内外交困导致国家衰亡或陷入危机,但谁让他们是一把手呢?对于失败他就要负总责。有句话不是说“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何况是一把手。
第一名:隋炀帝杨广,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小儿子上位总不是什么好事情,历史成功的也就是李二凤了。他之所以排名第一,因为他是一个有想法的皇帝,只是被偷了家,急功近利了。他继承隋文帝的盛世基业后,但是他太想证明自己位置来的正,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的,结果事与愿违,他大兴土木,修建大运河、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国力耗尽,最终引发农民起义,人口锐减一半,盛世转瞬崩塌,成为“败家”帝王的。隋朝二世而亡。自己也背上了暴君的骂名,虽然他文学造诣很高,在巡幸江都时,被自己侍卫统领宇文化及所弑他的后来给弄了个“炀”的谥号极为讽刺。
杨广
第二名: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他想证明自己是朱家儿郎,想要和他老子和他太一样征战沙场,但是他有点不自量力。他宠信宦官王振,贸然亲征瓦剌,酿成“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尽失,自己被俘,导致国家由盛转衰,他被俘还说自己是到北方狩猎。他弟弟也就是景泰帝朱祁钰其实做皇帝比他更有能力和实力,奈何造化弄人。石亨、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等乘朱祁钰病重之机发动“夺门之变”,拥戴朱祁镇复辟,改元天顺,他复位后清算忠臣,杀于谦、范广等,加剧政治腐败。要是没有于谦,大明早就亡了。可以说明朝从此陷入边防危机和财政困境,为明末灭亡埋下伏笔,他就是祸根。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驾崩,享年三十八岁,遗诏废除嫔妃殉葬制度。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朱祁镇
第三名: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母为钦慈皇后陈氏。他可以说是选错行业的皇帝,他沉迷书画艺术,重用奸臣蔡京,挥霍无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联金灭辽战略失误,丧失北方屏障,最终被金军俘虏,北宋灭亡。靖康之耻中皇室成员受辱,妃嫔沦为金人慰安妇,本人客死异乡,尸体被制成灯油,堪称帝王悲剧的顶点。也是唯一客死异乡的皇帝,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五十四岁。 [75]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为什么说的他是选错行业的皇帝,因为他要是安心做个王爷或者做个艺术家绝对青史留名,而不是留下骂名,他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王希孟等一批杰出画家,其自创书法字体,被后世称为“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
第四名:秦二世胡亥,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赵高篡权下的傀儡皇帝,残杀宗室,滥用民力,激化秦朝矛盾,最终引发陈胜吴广起义,加速秦朝灭亡。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诈诏发兵包围望夷宫,胡亥被迫自杀。让秦朝统一仅15年即崩溃,成为短命王朝的代表。
秦二世胡亥
第五名: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在位,皇帝在位久了必然出问题且会留下骂名,要是早点死或者禅让,他的历史名声会比他太爷李世民更盛,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虽然早年开创“开元盛世”,晚年沉迷杨贵妃,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中央集权瓦解,唐朝名存实亡。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 ),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清朝为避清圣祖讳,改为元宗 ),葬于泰陵 。
唐玄宗李隆基
第六名:万历帝朱翊钧,万历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 1572年—1620年在位。起初任用张居正改革后明朝短暂中兴,张居正也有问题,他睡了皇帝他妈,所以他死后万历把他鞭尸了。万历的性格或许于此有关,做了48年皇帝但近30年不上朝,真的是活久见,历史上如此一家别无分号。他放任党争,横征暴敛,导致辽东后金崛起,明朝陷入财政危机。直接导致明末农民起义与女真威胁交织,被称为“明亡实亡于万历”。
万历帝朱翊钧
第七名:汉元帝刘奭,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 ,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前48年1月29日 —前33年7月8日在位)。他废除汉宣帝的治国政策,宠信宦官,毁坏宗庙祭祀,导致朝政混乱。在位16年天灾频发(地震、饥荒、水患),无力应对,汉朝迅速衰落。或许因为他生于民间的原因让他格优柔寡断。他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喜好儒术,大量启动儒生参政治国,使汉朝真正走上了“独尊儒术”的道路。导致皇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后期积弊难返,为外戚王莽篡汉埋下隐患。竟宁元年五月壬辰日(前33年7月8日),汉元帝病逝于长安未央宫,葬于渭陵。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
汉元帝刘奭
第八名:崇祯帝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他是个身不逢时的皇帝,虽然自己拼命努力干活,勤政节俭,但刚愎多疑,急躁多疑等性格缺陷,错杀袁崇焕等忠臣,无法应对农民起义与后金双重压力,最终自缢煤山,明朝灭亡。竟然说出“朕非亡国之君”,将亡国归咎于“诸臣误朕”,都死了还要甩锅,像极了现在的一些领导,大事小事都要管,但是却很不专业,外行指导内行,结果是自己累半死下面人忙要死一看结果都死。死后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后改愍皇帝),葬于思陵。南明弘光政权上庙号思宗(后改毅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隆武政权改庙号为威宗。
崇祯帝朱由检
第九名: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他出身兰陵萧氏,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早年励精图治,晚年崇佛荒政,耗尽国库建寺,侯景之乱中饿死台城,南梁四分五裂,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梁武帝萧衍
第十名:后唐庄宗李存勖,一作李存勗,小名亚子、亚次。出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沙陀族。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王朝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开国后沉迷享乐,宠信伶人,猜忌功臣,导致兵变被杀,后唐迅速灭亡。同光四年(926年),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镇压以赵在礼为首的邺都兵变,李嗣源却与叛军合谋,回师攻打洛阳。四月,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安葬于雍陵。他可以说是五代十国乱世的缩影,政权更迭频繁的典型案例。
后唐庄宗李存勖
当然还有晋惠帝司马衷:以“何不食肉糜”闻名,傀儡皇帝,西晋因八王之乱灭亡。以及光绪帝载湉:维新失败,被慈禧幽禁至死,清朝改革希望破灭。历史上这些帝王的失败多源于个人性格缺陷、政策失误或时代局限,其教训深刻反映了权力滥用与治国责任的平衡之难。
喜欢的一键三连,关注、点赞、转发。看历史上的名人,名人也只是人名而已,人都是在历史时空的过客而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头条创作嘉年华#
来源:古今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