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满洲里市委书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0:49 1

摘要:于伟东,男,汉族,1968 年 2 月 21 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拥有丰富的教育背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曾就读于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森保专业,并取得了学士学位,随后又在中央党校通过在职教育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以及经济学硕士学位。目前,于伟东

于伟东,男,汉族,1968 年 2 月 21 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拥有丰富的教育背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曾就读于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森保专业,并取得了学士学位,随后又在中央党校通过在职教育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以及经济学硕士学位。目前,于伟东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同时还兼任满洲里市委书记等重要职务,肩负着推动地方发展和治理的重要使命。

于伟东的求学之路始于 1985 年,他进入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森保专业学习,经过四年的刻苦钻研,于 1989 年 7 月顺利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此后,他并未停止学习的步伐,而是通过中央党校的在职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最终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和经济学硕士学位,为他日后在不同岗位上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于伟东的职业生涯是从基层开始的。1989 年 7 月,他毕业后进入赤峰市红山区园林苗圃担任技术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很快便崭露头角。此后,他又先后担任红山区园林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区委组织部干事、副部长、正科级组织员等职务,在组织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人事管理经验。1998 年,于伟东被任命为红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建设局局长,同时还兼任区长助理以及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始在政府管理领域施展才华。

2002 年 4 月,于伟东的职务有了新的调整,他担任红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负责全区的宣传思想工作。在这期间,他注重加强基层宣传队伍建设,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积极传播正能量,为提升红山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2003 年,他又调任翁牛特旗副旗长,后升任旗委常委、副旗长,在旗县层面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1 年 1 月,于伟东被任命为克什克腾旗委副书记、旗长,全面主持旗政府工作,他带领全旗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014 年 10 月,于伟东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担任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在任期间,他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创新性地推行“悬帽攻坚”机制,带领全旗上下齐心协力,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粮食产量也连续 8 年稳定在 10 亿斤以上,为阿鲁科尔沁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他的出色表现,阿鲁科尔沁旗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于伟东本人也在 2020 年晋升为一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

2021 年 4 月,于伟东被任命为赤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同时继续兼任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领导才能,推动赤峰市宣传思想工作迈上新台阶。2021 年 6 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仅有的 4 位获此殊荣的县委书记之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扎根基层、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2022 年 1 月,于伟东调任呼伦贝尔市委常委、满洲里市委书记。满洲里作为我国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承担着对外开放和边疆治理的重要使命。于伟东到任后,统筹谋划边境城市发展,着力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口岸经济与跨境合作,推动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为满洲里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 年 11 月,于伟东被提名为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2025 年 1 月 9 日,他正式当选为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并担任党组书记。在主持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他聚焦地方立法与民生监督,积极推动《呼伦贝尔市生态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为呼伦贝尔市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于伟东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在阿鲁科尔沁旗,他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带领全旗人民实现了脱贫摘帽,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满洲里市委书记任上,他统筹谋划,推动边境城市振兴,深化口岸经济与跨境合作,提升了城市的开放水平和发展活力。担任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他聚焦地方立法与民生监督,推动生态保护等重要法规的修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时刻在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