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息从惠州滑板公园传回上海,家长群里先炸锅。有人翻日历,发现决赛那天是周二,孩子得请假去现场;有人直接搜机票,惠州单程飙到一千二,比迪士尼VIP还贵。更多人盯着屏幕反复看半决赛回放,两个小姑娘连摔两次还能爬起来,分数条瞬间跳高,心脏跟着蹦。
15岁上海女孩第一次踏进全运会碗池,48小时后就要和东京奥运选手抢同一块金牌。
消息从惠州滑板公园传回上海,家长群里先炸锅。有人翻日历,发现决赛那天是周二,孩子得请假去现场;有人直接搜机票,惠州单程飙到一千二,比迪士尼VIP还贵。更多人盯着屏幕反复看半决赛回放,两个小姑娘连摔两次还能爬起来,分数条瞬间跳高,心脏跟着蹦。
曹艺桓的540转体在裁判表上写下全场最高技术分,动作完成那刻,看台边的广东教练直接抱头,嘴里嘟囔一句脏话,被现场收音收得清清楚楚。方宛怡更稳,整套线路没有一次手触地,像把动作清单刻在脑子里,滑行结束她自己也只是轻轻点头,看不出波澜。对比之下,旁边省队的大姐姐因为一次轻微蹭板,排名掉到第七,下场时把板子往地上一甩,金属桥体撞出火花,镜头扫过去,弹幕刷的全是“这就是全运会”。
有人统计,滑板女子碗池全国注册运动员不到三百人,能站上全运舞台的只有十六个。也就是说,只要进决赛,就已经是前百分之五。可没人敢松气,因为决赛名单里躺着曾文蕙,东京奥运会第六,国内唯一在大赛做出过720的狠角色。她半决赛明显收着打,保留体力,分数依旧第二。更关键的是,她比上海俩孩子多参加四次国际积分赛,熟悉裁判口味,知道什么时候该炸,什么时候该收。
上海队教练连夜把训练板搬到酒店走廊,让两个孩子踩上去找脚感。走廊地毯厚,轮子陷进去,反而更累,练十分钟小腿就胀。教练说,这是心理暗示,把难度留在地毯,第二天上碗池就会轻。家长心疼,想给孩子点外卖奶茶,被教练一句“决赛当天体重浮动五十克都能影响旋转”挡回去。于是房间里只剩矿泉水和香蕉,垃圾桶里一堆剥开的黑色外皮,像无声倒计时。
更多人好奇,十五六岁到底懂不懂全运会分量。翻看曹艺桓社交账号,最新一条是出发那天拍的行李箱,配文只有两个字:冲鸭。评论区七千多条加油,一半来自同龄追星女孩,她们把滑板叫“板板”,把540说成“转圈圈”,语言轻得像游戏,却硬生生把话题顶上体育榜。方宛怡更低调,账号半年没更新,唯一痕迹是同学偷拍她在操场练倒滑,背景音乐是《孤勇者》,那条视频被转发二十万次,点赞比有些流量明星还高。
决赛日流程表出来,上午十点开场,九点半奏国歌。惠州当地气温预报二十七度,紫外线指数爆表。家长群又开始接龙买防晒霜,SPF五十起步。有人提议带冰袖,被提醒“号码布必须外露”,于是计划改成凌晨五点去现场占阴影位。更多人守在直播间,央视体育加上三家网络平台,信号同时出,弹幕密度堪比春晚。平台运营提前放话:只要上海小将敢做540,就送火箭礼物,收益全部捐给乡村滑板教室。
倒计时两小时,热身场地开放。曾文蕙第一趟就试成功720,落地干净,现场摄影师发出哇的一声,声音大得透过耳机传进直播间。上海俩孩子没急着上难度,先反复跑线路,把每个转折点磨成肌肉记忆。曹艺桓第三趟才尝试540,转体到位,抓板轻微迟到,她自己摇头,滑到教练面前低声一句“再来”。方宛怡依旧稳,三次热身全部零失误,结束她把板子立起来,板面朝向自己,像给对手也给自己竖起一道墙。
裁判组公布出场顺序,方宛怡第三,曹艺桓第五,曾文蕙压轴。抽签结果一出,家长群有人喊“天助我也”,也有人担心“前面分数太高会压分”。教练只说了一句:滑自己的,裁判自然会看。事实上,全运会滑板打分表公开可查,技术分占六十,动作风格占三十,剩余十分是整体流畅。业内人士透露,裁判长来自欧洲,对转体度数极其敏感,多转少转都扣分,抓板时机决定风格分高低。换句话说,540如果抓板晚半秒,等于白转。
发令枪响,第一个出场的山东姐姐直接摔,膝盖磕在碗沿发出闷响,现场瞬间安静,只剩板子滚落的声音。第二趟她坚持完赛,分数出来只有五十九,眼眶瞬间通红。方宛怡登场,深吸一口气,线路先保守,最后一个动作才上五零转体,落地微晃,裁判给出七十六分,暂时第一。曹艺桓随后出场,第一趟就炸出540,抓板干净,落地像钉子,技术分直接飙到八十二,全场目前最高。直播间弹幕瞬间被“上海”两个字刷屏,礼物特效连成一片火海。
压轴的曾文蕙最后滑。第一趟她直接720,转体过头顶,落地板头轻微蹭地,裁判没手软,技术分七十八。第二趟她再加五零抓板,整套线路零失误,风格分拉到顶格,总分八十四点六,反超曹艺桓二点六分。现场大屏打出排名,上海两位小将分列二三,银牌铜牌到手,金牌留在广东。哨声结束,曾文蕙把板子抛向看台,被一群广东少年接住,尖叫声掀翻屋顶。
颁奖仪式简短,却足够让镜头捕捉细节。曹艺桓把花环挂在脖子上,第一件事是低头看脚下的领奖台,确认自己真的站上去。方宛怡把奖牌塞进运动服口袋,像怕弄丢。国歌响起,三人同时张嘴,有人跑调,却没人笑。直播弹幕罕见地安静三秒,随后刷过一行字:原来青春真的可以这样发光。
赛事结束,回程大巴上,教练把两块奖牌用袜子包好塞进背包,说回去先中考,再谈未来。家长群再次沸腾,这次话题变成“滑板特长生能不能加分”。有人甩出教育部文件,有人贴出上海某中学招生简章,讨论持续到凌晨。俩孩子却睡得香,手机关机,梦里或许还在碗池里飞。
隔天早上,曹艺桓的账号更新:谢谢所有人,下次想试九百。配图是领奖台背影,阳光把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条还没滑完的路。评论区第一条留言点赞破十万:别急着长大,先享受风。
来源:乐观的可乐Cp68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