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德国Bauma机械工业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机械与建筑设备展览会,不仅是行业技术革新的风向标,更是观察AI与机器人技术如何重塑产业格局的绝佳窗口。从二战后助力德国重建的小型展会,到如今汇聚全球57个国家3500家参展商、
近期欧盟对中国进口的高空作业升降机械设备征收最高达66.7%的关税,为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出海欧洲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挑战?
在全球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德国Bauma机械工业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机械与建筑设备展览会,不仅是行业技术革新的风向标,更是观察AI与机器人技术如何重塑产业格局的绝佳窗口。从二战后助力德国重建的小型展会,到如今汇聚全球57个国家3500家参展商、覆盖61.4万平方米的行业盛会,Bauma展见证了建筑与机械工业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AI与机器人技术的驱动下,自主挖掘机、无人驾驶矿用卡车等前沿产品正逐步成为行业主角,展现了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图:Bauma展上的中联重科展台)
本期《全球对话》,我们有幸采访到Bauma展的联合CEO斯特凡•鲁梅尔先生(Stefan Rummel)。他将为我们深入剖析AI与机器人技术如何为机械工业注入新动能,助力全球建筑行业迈向高效、绿色与智能化的新时代。同时,我们也将探讨中欧企业在这一浪潮中的合作机遇,以及亚洲市场在全球产业升级中的重要角色。中国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集团和徐工集团已成为Bauma展的最大参展商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其中,中联重科的展台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展示了最新款的智能机械产品,还邀请了欧洲本土音乐家现场助阵,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呈现令人眼前一亮。
然而,近期欧盟对中国进口的高空作业升降机械设备征收最高达66.7%的关税,为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出海欧洲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挑战、持续扩大全球影响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让我们一起走进Bauma展,感受技术与产业的碰撞与融合。
宋欣:早上好。
斯特凡•鲁梅尔:早上好。
宋欣:我们很高兴采访斯特凡•鲁梅尔先生。今天会聊很多个话题,包括Bauma展会、Automatica机器人展会,还有商业领域里的中欧企业合作。鲁梅尔先生,我可以直接叫你斯特凡吧?
斯特凡•鲁梅尔:是的,当然可以。
宋欣:感谢你抽出时间接受采访。第一个问题,你能简单介绍一下Bauma 展的历史吗?因为我们知道Bauma展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它是在二战后成立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德国进行二战之后的战后重建。那么,这个目的后来有没有发生变化?在过去的七十年里,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也反映了全球基建行业的深刻转变?
斯特凡•鲁梅尔:当然,你说得很对。Bauma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在过去的70年里,整个建筑基建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重大的转型。展会总是能反映这些变化,它们就像行业的镜子。所以,Bauma展自然也反映了这些变化。Bauma展刚开始时是在二战后,规模很小,只有2万平方米,参展商也只有58家。特别的是当时大多数参展商是经销商。
当时,那些开始重建德国的人们能在Bauma展上找到他们需要的一切东西。这就是bauma展的起源。随着时间推移,bauma展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尤其是规模上。从过去是2万平方米到现在已经扩大到61.4万平方米,相当于86个足球场那么大。参展商数量也从58家增加到来自57个国家的3500家。这是展览规模上的重大改变。
第二个变化是全球化。一开始,Bauma展只是属于德国的一个展览。到了1995年,它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展会。现在,国际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比例非常高,总共有来自全球200个国家的55万名参观者。
第三个变化是产品上的变化。从过去传统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就像我们所看到的自主挖掘机和自主采矿机这样的新技术。这些年来确实是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总之,Bauma展从一个小小的展会成长为一个规模庞大、国际化程度高、产品技术先进的行业盛会,完整地反映了建筑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宋欣:你提到了自主技术,我可以把它理解为AI驱动吗?你觉得未来建筑行业会不会也变成一个由AI、大数据,甚至机器人来推动的行业?这波升级你怎么看?
斯特凡•鲁梅尔:是的,确实是这样的。我觉得各个行业都在面临产业升级。AI当然会给行业提供一个平台。比如,我们能发现,AI带来了像自主机械这样的一些产品。为了做到这一点,它们需要AI和自主技术加持。不过自动化是存在不同层次和级别的。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自动化的机械,但还不是真正的自主自动运行的。如果说想要机器可以自主应对复杂条件下的工作,则需要更尖端的AI系统,很显然目前这个趋势正在一步一步发生。比如,今年有了一种非常厉害的自动运行矿用卡车,还有自动运行的挖掘机。这些机械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工作,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从这些机器上你就能看出技术进步有多大。
宋欣:所以你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由AI驱动的自主运行的设备在展览上出现吗?
斯特凡•鲁梅尔:是的,背后的需求其实很纯粹。现在越来越难找到愿意驾驶挖掘机的人,在这个领域劳动力不多。正是因为这种紧迫感,相关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宋欣:这些参展商大多来自欧洲国家,还是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市场?
斯特凡•鲁梅尔:我认为都有,都在发展。当然,欧洲在创新方面做得很好,研发部门也很出色,但中国也在不断研,比如在电动车和电池技术方面,我觉得中国至少领先两到三年。
宋欣:在这次bauma展上,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产品,特别是在AI驱动方面?
斯特凡•鲁梅尔: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澳大利亚有一家矿业公司,他们想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于是把整个矿用卡车车队都换成了新型的电池驱动和自主卡车。这种把数字化和可持续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卡车竟然已经成真了。目前他们在全球运营着大约200到300辆的卡车,这些卡车互联互通,可以自己运行。如果你亲眼看到的话一定会很震撼。我觉得这个可以做一个榜样,未来会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矿山里推广使用。
宋欣:这种断层发展真的令人振奋,但同时很多人担心在AI时代自己会丢掉工作。你对这些人有什么建议吗?比如对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
斯特凡•鲁梅尔:我认为AI(AI)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说,我们应该看到AI带来的机会和可能性。就像工业时代刚开始时一样,当时人们也担心机器会抢走工作。但对于AI,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尽量去利用它,已经很多公司这么做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AI进行一定的监管。世界各地的政府应该制定一些规则,确保AI被用在正道上,而不是被滥用。可能技术本身会被用在不好的地方,但我认为政府可以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宋欣:如果我们看参展商的构成,会发现亚洲参展商参展越来越活跃,他们已经是展会的重要部分了。而且你们每年都会参加上海Bauma展,对吧?
斯蒂芬•鲁梅尔:每两年。
宋欣:每两年举办一次上海Bauma展,看得出来亚洲是很重要得市场。这是不是代表着亚洲公司正在通过Bauma展走向全球,而且占比比重和它们得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你可以预计未来得Bauma的展上会有更多的亚洲参展商吗?除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还会有来自印度或其他亚洲国家的新参展商吗?
斯蒂芬•鲁梅尔:是的,你说得很对。亚洲公司,尤其是中国公司,在Bauma展上的参展团队很强大。这种情况会慢慢发展起来的。我刚才提到,Bauma展刚开始时是一个纯粹的德国展会。到了1995年,我记得国际参展商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2004年,也就是十年后,这个比例增加到了50%。现在,70%的参展公司都是来自德国以外的国际公司,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我们总共有将近500家参展公司,其中大约15%来自中国。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中国公司在这一行业发展得有多快,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一个水平。我的意思是,他们现在都成了大品牌,比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柳工,这些现在都是大品牌。所以,你能看到他们追赶那些历史悠久的老牌公司的速度有多快。
宋欣:对,确实如此。你怎么看全球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因为中国建筑业发展非常快,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那么,下一个增长点或市场会是在哪里?
斯特凡•鲁梅尔:首先,建筑和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话题。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健康的基础设施会推动社会发展。所以说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看看中东,沙特阿拉伯,对吧?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在走的一条长期战略道路。我相信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它有很强的基础设施项目计划——还有沙特阿拉伯、中国和东南亚的国家,会持续推动这个行业发展。还有德国,因为德国也开始重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了。
宋欣:还有德国,因为德国也开始重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了。
斯特凡•鲁梅尔:是的。当然,我们希望德国政府能为基础设施提供足够的资金。我个人认为应该要提供更多的资金,但我们还是要看看他们之后会怎么做。
宋欣:我们再来会过来谈一下展览行业。现在有很多线上展会和展示平台,企业可以选择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方式。那么,在这个变得越来越虚拟的时代,你觉得Bauma展的定位是什么?你认为Bauma展和这些线上展示平台相比的话,Bauma展会不会显得没有优势?
斯特凡•鲁梅尔:我们需要稍微区分一下。对于消费品展会来说你说得是正确——消费品展会的展览方式在改变,因为它们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比如,在我们的体育用品展上,这种情况就在发生。线上展会?我不相信它们。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看到了——每个人都尝试线上展会,但最终效果并不好。所以,这是一方面,原因很简单: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越是数字化,越是居家办公,整天坐在电脑前开视频会议,就越是需要走出去与人面对面交流。特别是对于像Bauma展上的资本货物这样复杂的产品。所以,我坚信我们会拥有两全其美的方案。我们需要亲身体验和面对面的交流,尤其是对于复杂的产品。同时,作为展会组织者,我们需要利用数据和AI来支持现场业务——也就是说,把合适的参展商和合适的观众联系起来。
宋欣:所以你是说即使在AI驱动的数字时代,Bauma展作为B2B导向的展会,仍然保持着其全球的核心定位,对吗?尤其是在我们进入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面对面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斯特凡•鲁梅尔:你知道的,人都是这样——你可能自己也深有体会:周末跟朋友出去玩,玩得很开心,回来后在周一的早上跟同事聊起这些经历,光是聊一聊就觉得挺开心。这种生活里的感觉,其实在生意场上也一样。在商业中,展览会、会议就是这样的地方,大家面对面交流,有了体验,然后聊聊这些经历,就能创造出值得分享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在慕尼黑展览公司(Messe München)做的事情。
宋欣:慕尼黑展览集团不仅是举办bauma展,还举办其他展会,比如Automatica,这是最大的或之一的机器人展会,对吧?今年,机器人绝对是全球的热门话题,在中国更是如此。最近我们都在热议杭州六小龙。我不知道他们是否都会参加Automatica,但你们对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商或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读者有什么特别想要传递的么?你们的展会是在六月,对吧?
斯特凡•鲁梅尔:是的,Automatica展就像Bauma展一样,是机器人领域的全球领先展会。它在慕尼黑举办,是因为慕尼黑有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慕尼黑有很多的大公司,像谷歌、苹果都在那里。所以,整个环境对展会很重要。而且,Automatica非常国际化。就像你说的,中国参展商的表现也很突出。Automatica也在一直发展壮大。你知道,它一开始并不是这样,但现在国际参展商对参加Automatica的意图非常明确,兴趣也很大。我认为这最终会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行业龙头的到来,它会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宋欣: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感谢你的时间,斯特凡•鲁梅尔先生。我希望这次采访能拉近中国和欧洲的距离,让双方更了解全球和商业世界。非常感谢。
斯特凡•鲁梅尔:非常感谢!
来源:慧眼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