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新闻单位从2003年开始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三项教育”学习活动,旨在针对新闻队伍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而开展的。
【藏在照片里的记忆《新闻巅峰》(下·节选76】
2025年5月19日,晴,星期一
全国新闻单位从2003年开始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三项教育”学习活动,旨在针对新闻队伍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而开展的。
这项活动开始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
为开展好这项活动,全国新闻战线 “三项教育”学习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于2003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对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作出部署。与此同时,湖北省新闻战线“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也循序拉开。我受报社党委委派,于2004年春,作为第一批学习人员参加了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记协等组织的这次学习动员和辅导学习。
在省委党校举行的“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为期七天。第一批参加学习的均为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媒体驻湖北记者站的负责人等,恩施州新闻单位仅我一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高等院校新闻传媒专业的教授和主要媒体负责人在学习会上作交流发言或辅导讲座。
这项活动的背景是针对当时新闻战线出现的拜金主义。据传,当时某新闻单位记者在一次矿难事故采访中因收了事主的红包而将事故真相隐瞒不报,直至“东窗事发”。
中央领导特别重视此事,并指示新闻战线开展一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三项教育”学习活动就此在全国新闻战线轰轰烈烈展开。原计划一年左右结束的学习活动,前后持续了近四年。有的地方还将这项教育学习作为常规性活动,一直在新闻行业内部不间断性的展开,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保留至今。
我与《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长江航运报》《宜昌日报》《武汉晚报》分在一个讨论组。讨论会上我虽没有得到发言机会,但除了认真参加了各项学习活动外,并认真思考,还做了不少心得笔记。
会议期间,我萌发写作一部关于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专著的想法,专门针对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道德建设、新闻职业操守的学习教育活动的专著,以此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教育。
此前的2003年8月,我在参加中国报纸联合会在北京举办的新闻业务研修班期间,就有写作一部新闻礼仪方面专著的初步打算,以此填补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空白,并在北京购买了三十多种关于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等内容的教材、读本,作为写作的参考书籍。
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这次学习班结束后,我迅速拟定了写作提纲,从新闻礼仪的基本含义、新闻礼仪的研究对象及其实践意义、礼仪的起源及其发展、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新闻礼仪的关系以及新闻实践活动中的种种礼仪规范等。
专著写写停停,前后拖了5年多时间,之中几次对写作方案进行调整或增删,直到2010年初我即将退休前夕,才匆匆结稿付梓,书名为《新闻礼仪学》。
这部近25万字的新闻礼仪专著于2010年8月正式付印,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新闻礼仪学》专著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好评。新华社为此还发出了通稿:
新华网武汉1月15日电(记者方政军)由湖北省土家族高级记者、《恩施日报》原副社长胡仁钧伏案5年编撰的《新闻礼仪学》一书,近日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认为,新闻礼仪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它不同于社交礼仪、外交礼仪、商务礼仪和职场礼仪。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个人的内在教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是约束新闻工作者的一门行为科学。
据了解,《新闻礼仪学》结合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三项教育”学习活动的实际阐述了新闻礼仪的实践地位和作用,用大量事实论证和强调与采访对象要注意相互尊重、不卑不亢、诚实真挚、平等待人的原则,讲述记者举止、聚合、言谈、采访常规、通讯采访、专题采访、涉外采访等各种采访中的礼仪规范应掌握的基本常识。
专家评论,该专著对进一步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感、新闻精神锤炼、优良品质励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胡仁钧先生勤奋刻苦,著作甚丰,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先后有《新闻·从思维到结句》《新闻导语创新技巧》《新闻写作技法》《新闻标题艺术》《新闻写作创新技巧》《新闻采访与思维》问世。
新华社通稿发出后,先后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光明网等70多家媒体原文转载或摘要转发此消息。《新闻礼仪学》出版,也为我的新闻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而精彩的句号……(胡仁钧文/图,欢迎转发)【待续:《新闻巅峰》(下·节选77)两封匿名告状信至州委宣传部,部领导派人找我谈话还原事实真相】
来源:陶钧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