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1日清晨,湖南多地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浓雾。此前,湖南省气象台、长沙市气象台相继发布大雾预警。值得注意的是,省气象台预计,11月1日至2日,湖南部分地区有霾影响。
雾(左)和霾(右)的照片对比。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 供图
10月31日清晨,湖南多地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浓雾。此前,湖南省气象台、长沙市气象台相继发布大雾预警。值得注意的是,省气象台预计,11月1日至2日,湖南部分地区有霾影响。
事实上,大雾是我国秋冬季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出现概率高、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为什么秋冬季容易出现“雾蒙蒙”的天气?10月31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叶竹
今明两天湖南部分地区有“霾”伏
最近,不少长沙市民发现,每天早晨窗外总是雾蒙蒙的。“大早上出去,能见度很低,开车都很困难……”10月31日,长沙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低能见度下,部分路段采取了管制措施,这也对她上班出行造成了影响。
长沙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10月30日晚已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其中长沙县和望城区能见度更低一点,这种天气下,也伴随着空气质量变差,容易出现霾天气。”
记者从湖南省气象台了解到,每年秋冬季节,湖南常常被灰蒙蒙的霾天气笼罩。湖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海告诉记者,雾和霾可以同时出现,这种天气被称为“雾霾”。“11月1日至2日,全省局地轻至中度污染,局地短时重度污染。3日至6日,省内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局地短时轻度污染。”
张海解释称,雾是近地面空气饱和、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的,核心是“湿”;霾是大量干性悬浮颗粒物(如PM2.5)聚集形成的,核心是“干”。当空气中既有充足水汽,又有大量污染物时,水汽会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雾与霾混合的天气,此时能见度极低,污染也更严重。
湖南霾天气从何而来?“主要分为本地排放与外源输入两个方面。”张海告诉记者,本地排放主要是湖南大气污染的基础工业、企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污染源。外源输入主要传播路径均是由湘北洞庭湖平原开阔地区进入长株潭城市群再扩散开来。
张海提醒,近期霾天气出现敏感人群尤其需要警惕,包括老人、孩子、孕妇、心脏病人、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
湖南年平均大雾日数超过40天
10月31日,根据中国天气网常年平均大雾日数统计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大雾日数总体多于西部,南部总体多于北部。这是因为,雾的形成主要受天气条件和下垫面条件共同影响,潮湿的下垫面有利于形成雾,因此更为潮湿的东部和南部大雾日数相对更多。其中,湖南大部地区年平均大雾日数超过40天。
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大多数雾区都是秋冬季雾日最多。这是因为我国内陆地区的大雾种类主要是辐射雾。秋冬季节,夜晚较长、气温较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容易使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从而形成雾。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提醒,AQI≤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AQI>100表示空气质量存在污染,平常可以通过“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空气质量发布”App,或打开“长沙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中的“服务驿站”的空气质量栏目,不仅可查看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还能获取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为日常生活和健康出行提供指引,如是否需要关窗、戴上口罩等。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