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拿住就不亏”?2025修正数据+行业真相,这两类药企别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01 03:06 1

摘要:很多人觉得创新药“拿住就不亏”,但要是数据没搞准、标的选错了,可能亏得底朝天。今天咱们用修正后的最新数据,把创新药行业的红利和埋雷点讲明白。

很多人觉得创新药“拿住就不亏”,但要是数据没搞准、标的选错了,可能亏得底朝天。今天咱们用修正后的最新数据,把创新药行业的红利和埋雷点讲明白。

2025年的创新药行业,早就不是关起门来“窝里横”了:

• 海外授权拿到手软:中国创新药BD(海外授权合作)交易总额今年突破1000亿美元,在全球医药授权交易中占比46%,成了最大“卖家”。咱的创新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认可,赚钱路子越走越宽。

• 国内市场潜力爆炸:目前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仅196亿美元,占药品市场的8.6%,但专家预测未来能飙到1.4万亿元。这就像一片待开发的蓝海,增长空间肉眼可见。

• 政策兜底很给力:2025年医保谈判推出“双轨制”,基本医保管刚需药,商保专门收“天价但临床价值高”的创新药。比如百万级的CAR-T抗癌药,现在能进商保目录了,患者用得起,药企也能盈利。

创新药能不能拿住,得看龙头企业的真实实力: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收146.2亿元,研发投入32.28亿元,研发实力在国内药企里仍是顶尖。它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元,近期和GSK合作开发12款新药,拿到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国际认可度拉满。(三季度数据待后续财报披露)

• 百济神州:它未在A股上市,仅港股、美股交易,总市值约2800亿元。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还扭亏为盈赚了4.5亿元。其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单药贡献125.27亿元营收(占总营收72%),在血液肿瘤领域是绝对“王者”。

创新药的长期逻辑,靠这几点硬支撑:

• 研发管线是“弹药库”:恒瑞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40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推进;百济神州也有两款血液肿瘤新药,潜力跻身全球同类最佳。这些管线就像“弹药库”,未来会持续有新药上市贡献收入。

• 国际化真·赚钱:中国创新药出海从“卖技术”升级为“深度合作”。比如恒瑞把一款ADC药物的部分国际权益授权给Glenmark,能拿18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10.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赚钱方式更高级了。

• 支付体系补短板:以前创新药太贵患者用不起,现在商保来兜底。像复星凯瑞的CAR-T药,已被80余款商业医疗险纳入,患者负担大减,药企市场也跟着扩容。

创新药不是稳赚不赔,这两类企业风险极大:

• 研发“赌徒”型:有些药企押注阿尔茨海默病(研发成功率6%)、心血管药物(成功率3.7%)等领域,十款药九款失败,钱砸进去就打水漂。

• 靶点扎堆、没特色型:国内PD-1抑制剂企业扎堆,价格战打得利润空间压缩。这类没差异化的药企,拿再久也难赚钱。

创新药长期逻辑成立,但“拿住就不亏”有个前提——选对标的。得挑研发管线厚、国际化能力强、产品有差异化的企业。要是碰了研发失败率高、没特色的药企,拿再久也可能亏。

别盲目信“拿住就不亏”,先搞清楚企业家底和行业埋雷点,才能在创新药赛道里赚到钱。

来源:是布丁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