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回应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称,他不太相信穆迪,穆迪评级“落后于指标”。贝森特称,美国GDP增长速度将超过债务增长速度。
北京时间18日晚间消息,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回应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称,他不太相信穆迪,穆迪评级“落后于指标”。贝森特称,美国GDP增长速度将超过债务增长速度。
贝森特说:“回到关于穆迪降级的问题,谁在乎呢?卡塔尔不在乎,沙特不在乎,阿联酋不在乎。他们都在加大对美国的投资,并制定了十年投资计划。”
呵呵,卡塔尔、沙特、阿联酋是自愿对美国投资的么?
不过说的也是,到手了就好,管他是抢来的还挣来的!
截至2025年5月,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仅今年6月就有6.5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预计从2021年的9%升至2035年的30%。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美丽大法案”若通过,未来十年将新增3.72万亿美元赤字,债务占GDP比重或达134%。
而,以特朗普心性,他将在自己任期内用完这额度,然后他拍拍屁股走人,后面爱谁谁。
早在2023年,穆迪就警告美国财政健康状况持续恶化,而2025年一季度GDP萎缩0.3%的现实,更印证了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反噬。
至于贝森特口中的“中东不在乎”,是自愿投资还是被迫“输血”?美国心里没点逼数。
特朗普中东之行收获的3.2万亿美元投资承诺中,沙特6000亿美元协议包含1420亿美元军购,卡塔尔1.2万亿美元“经济交流”暗含美军基地扩建,阿联酋1.4万亿美元投资则与能源合作深度绑定。
然而,这些真能实打实投入么?
我看难!这三个国家之所以这么痛快,是因为知道特朗普好大喜功,又管杀不管埋。
先顺特朗普毛驴,让他走开,在落实的过程有的办法回旋,而特朗普需要的也只是个签字秀,提升股价和民望罢了。
以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为例,其计划到2035年对美投资4400亿美元,重点布局天然气和碳捕获项目,既是为了获取美国技术,也是为了对冲地缘风险。
卡塔尔投资局更直言,5000亿美元追加投资是“安全保证”的代价。
这种“石油美元”体系的延续,本质上是中东国家在单极霸权下的无奈选择。
但现在并非没有选择,只是现在美国急需一个出气口,他们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这不,就在特朗普宣布中东投资协议后不到24小时,沙特与中国签署70个合作项目,涵盖农业、新能源等领域;阿联酋同时推进与中国的光伏和储能合作。
中东资本正在战略上“锚定中国”,虽然现在战术上仍受制于美国的政治压力,所以只能“两头下注”。
穆迪降级引发的连锁反应已显现:美股期货盘后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534%,黄金避险需求激增。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动摇。
惠誉和标普此前已下调美国评级,三大机构集体“唱衰”,使美国国债的“安全资产”光环褪色。
这种信用危机直接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瑞银警告,美国15%的有效关税税率将推高通胀、抑制增长。
而高盛预计美联储可能推迟至12月降息,进一步加剧债务压力。
对其他国家而言,持续持有美债意味着承担更大风险。
中国3月份就抛售275亿美元美债,4月份也在持续抛售。
除了中美博弈,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规避风险也在其中。
来源:光头老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