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启新智,区域协同育菁英丨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推进会劲燃未来科学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6:44 1

摘要:10月29日,以“科教融合启新智,区域协同育菁英”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推进会在中国海油科技园区盛大启幕。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马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阳出

10月29日,以“科教融合启新智,区域协同育菁英”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推进会在中国海油科技园区盛大启幕。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马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阳出席。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各区分院、高校专家、各区教育系统代表、央企科研工作者共计200余人参加此次推进会,共探科学教育创新路径,共绘拔尖人才培养蓝图。

多方聚力,共赴科学教育盛会

本次推进会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等联合承办,17家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区分院及多区教委协办,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进“科学教育加法”的关键实践。大会由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苏杰主持。

小银杏舞蹈团开场舞《友AI》

活动伊始,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小银杏舞蹈团带来的开场舞《友AI》,以灵动舞姿诠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叩响创新育人的大门,拉开推进会序幕。

昌平区副区长高阳致欢迎辞

昌平区副区长高阳在欢迎辞中指出,昌平区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依托“两谷一园”和未来科学城的科教资源,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区域协同,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教育“昌平实践”,形成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生态。此次推进会正是“国家战略引领—市级部署落地—区域实践创新”的生动体现。

主会场内,领导、专家、师生围绕“科学教育创新”展开深度交流,掌声与思考交织。

多维实践擘画科学教育新图景

01

成果展示:

科学创意市集点亮科学初心

恰逢昌平重阳文化周,推进会首站聚焦昌平区科学教育联盟成果展示,在中海油园区下沉广场,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学城学校等12所参展单位,以重阳节为文化背景,以中国草本科技为灵感来源,围绕“探秘中医药”主题,展示学生设计的科创作品和艺术文创作品,展现了昌平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彰显区域“以科创育新人”的教育成效。

02

机制创新:

未来少年科学院落成为“创新摇篮”

会上,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未来少年科学院”正式落成。该学院作为学校落实培养“未来少年”目标的核心载体,依托未来科学城央企资源,以“能源探秘课程”为核心,为学生搭建从兴趣到探究、从实践到创新的成长平台。

昌平区副区长高阳、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共同为“未来少年科学院”揭牌。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马可、昌平区科学协会副主席杨建会、昌平区教委副主任苏杰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未来少年科学院院长洪海鹰共同见证,这里将成为少年科学家成长的沃土。

03

经验分享:

校企融合的实践样本

“未来少年科学院”的建设,离不开校企的共同探索。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曹鹤洋校长作《昌平区集团化办学创新培养》报告,系统介绍场域化学习、跨学科课程融合等创新实践。

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丁昕副校长以《“未来少年”创新素养培育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分享学校依托央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路径。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是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核心企业,研究院副院长侯章贵分享了科研企业的担当与校企融合的科学教育经验思考。从开放实验室供学生实践,到派驻科研人员担任校外科学教育辅导员,再到联合主题研学课程,企业正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真实场域,为教育注入产业视角与实践活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范式。

04

协同升级:

未来科学城科学教育联盟成立

当日,“未来科学城科学教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推进会上又一重要里程碑。联盟整合12所中小学,11家央企及北京科学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教资源,以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成果共推为原则,打通国家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通道。

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潘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校城融合处副处长连玮佳、昌平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侯章贵为联盟校授牌,通过推动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落实校内外“双导师制”,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学生代表李梓萌、孙浠菡、索美希、徐梓耕、张承铉、王秋皓,细数了他们在科学城央企学习成长的日子,在“走进核心央企,触摸前沿科技”系列特色科学探究课程中的学习收获。

昌平一中学生危梧作为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的翱翔学员,以“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的搭建和智能化控制”为主题展示了科学探究成果。

正如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以前觉得科学家很远,现在知道,保持好奇、坚持探索,我们也能成为追光的人。”这份童真与坚定,正是科教融合的真正价值所在。

05

领导指导:

共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实践

为提升区域科学教育探索格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指导并讲话,张主任强调要以未来之需建育人新坐标,探索“双导师制”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推动科研反哺教育机制,携手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共同以未来之力托举强国新时代。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马可发表讲话,他肯定了昌平区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并强调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持续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构建“大思政+科学教育”新格局;以数字化改革重塑生态,打造“人工智能+科学教育”新范式;以政产学研协同聚势,形成“家校社”一体化育人新合力,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树立科学理想。

06

专家领航:

国家级领军人才解读“科技与教育”

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潘翀教授带来主旨报告《中学科技课程如何开发与实施——以航空航天科创套装课程为例》,从科技前沿视角解读创新人才培养,为与会者带来科技与教育协同发展的深度思考,为北京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07

实践育人:

分会场研学深体验

校园参观见行见效

分会场课例研讨与校园参观同步开展。在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C栋实验室,4堂“基于场域的研究性学习”主题课例同步开展。

科研人员化身“导师”,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分解石油的大功臣——催化剂与微型反应器、石油的里面有什么?——原油成分解析与分析、石油与我们的生活、实验室里的魔术师——石油化工中的化学合成技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探秘石油工业、解读能源力量,将课堂知识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以前觉得科学家很远,今天在实验室里亲手做了石油实验,才知道科学就在身边!”一名参与课例的学生兴奋地说,这番话道出了众多青少年的心声。

随后,参会人员前往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参观,实地感受学校“科创浸润”的校园文化——从科学实验室到创客空间,从“未来少年科学院”活动阵地到学生科创成果展区,处处彰显着“乐学会学 科学成长”的办学理念和以“科学精神”为学校精神的价值体系,让科教融合的种子在校园扎根生长。

以科赋能,培育时代菁英

此次“科学节”推进会,既是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科教融合、区域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度探索。从科学创意市集的成果初显,到“未来少年科学院”“未来科学城科学教育联盟”的落地生根,再到校企协同、专家领航的多维赋能,昌平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与教育强国首都示范区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未来,昌平区将继续构建“政府统筹引领、高校科研支撑、企业实践赋能、学校协同落实”的科学教育生态,全力打造国家科学教育创新示范区。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将继续以“科教融合启新智,区域协同育菁英”为导向,让更多青少年在科学探索中点亮梦想,在实践创新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昌平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