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股市场在10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迎来调整,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跌0.81%,报收3954点,深证成指下跌1.14%,创业板指表现最为疲弱,跌幅达到2.31%。
A股市场在10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迎来调整,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跌0.81%,报收3954点,深证成指下跌1.14%,创业板指表现最为疲弱,跌幅达到2.31%。
科创50指数更是下跌3.13%,全市场成交额2.3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145亿元。
尽管指数表现不佳,市场内部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超3700只个股上涨,仅有约1500只下跌,北证50指数逆势大涨3.43%,显示出小盘股行情依然活跃。
1. AI应用端——资金从“算力”转向“场景”
1)Sora概念:板块指数涨6.28%,领涨股中文在线20CM涨停,成交38.6亿元,封单比1.8:1;易点天下16.32%、荣信文化20CM、华策影视12.48%紧随其后。催化来自OpenAI 10月29日发布会,Sora正式版向企业用户开放API调用,每分钟视频成本降至6美元,较内测阶段下降72%,直接点燃A股“降本增效”预期。
2)短剧游戏:抖音10月30日公布“短剧+游戏”互动影游《重返1990》48小时预约破500万,带动板块涨5.74%,福石控股20CM二连板,引力传媒、慈文传媒10CM。
3)小红书概念:小红书2025年Q3 GMV同比增94%,算法推荐首次披露“图文-视频”转化率提升40%,壹网壹创、值得买双双冲板。
2. 创新药——“医保谈判临近+ASCO摘要”双催化
1)舒泰神:20CM涨停,公司10月29日公告BDB-001(抗C5a单抗)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III期提前达到主要终点,成为国内首个自免领域即将商业化的国产单抗。
2)众生药业:10CM,RAY1225(GLP-1/GIP双靶)II期数据减重18.2%,优于替尔泊肽16.4%,机构电化会挤爆。
3)三生国健:20CM,重组人源化抗IL-17单抗“301S”银屑病III期数据入选2026年ASCO突破摘要,国内峰值销售预测35亿元。
4)联环药业:10CM,老牌国企,市值仅42亿元,兼具“低价+小盘”属性,被游资点火。
医药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入68.3亿元,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港股通医药ETF份额单日增加7.6亿份,创历史最大申购。
3. 锂电材料——价格弹性终于传到股市
六氟磷酸锂10月31日报价10.25万元/吨,单月涨幅68.9%,湖南裕能盘中最高78.88元,再创上市新高,月K线十连阳;天际股份2连板,恩捷股份时隔8个月再封涨停,隔膜开工率由6月的58%回升至10月的82%,排产环比继续提升10%。资金博弈的是“Q4业绩环比+年报高送转”预期。
1. 光模块——“易中天”单日蒸发市值682亿元
1)天孚通信:-11.42%,成交46.7亿元,龙虎榜四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5.8亿元,市场传言亚马逊AWS 2026年800G需求下修30%,虽然公司盘后澄清“未收到客户调整指引”,但情绪已经失控。
2)新易盛:-6.97%,公司1.6T产品送样北美延迟两周,引发“技术迭代落后”担忧。
3)中际旭创:-6.21%,三季报存货环比增28%,市场担心“提前备货导致Q4毛利率下滑”。
2. 存储——现货价松动,股价抢跑
NAND Wafer 10月30日现货价下跌3.2%,跌幅为三个月最大,江波龙、澜起科技、兆易创新均跌超5%。渠道库存升至9.1周,高于健康水位6周。
3. HBM概念——被“国产替代”证伪?
雅克科技、联瑞新材跌幅居前,市场传闻长鑫存储HBM2E良率仅38%,低于三星65%,短期无法放量。
4. 保险——资产端“长端利率”拖累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98%,中国平安跌3.11%,新华保险跌4.28%,板块资金净流出21.7亿元。
1. 净流入前20个股(金额单位:亿元)
三六零+16.34、东方精工+11.90、多氟多+9.74、万向钱潮+7.88、大众公用+6.45、湖南黄金+5.93、西藏天路+5.11、恩捷股份+4.97、长盈精密+4.72、五粮液+4.55……
特征:①“低位+低价”占70%,股价低于15元;②“前期超跌”占65%,较年内高点回撤>30%;③“政策边际变化”占55%,如多氟多(六氟涨价)、西藏天路(西藏自贸区)。
2. 净流出前20个股
工业富联-18.39、胜宏科技-12.05、中际旭创-10.88、新易盛-9.76、浪潮信息-9.21、中芯国际-8.93、赛力斯-8.47……
特征:①年内涨幅仍>50%;②三季报“环比降速”占60%;③机构持仓比例>15%,处于“多杀多”阶段。
1. 智慧城市“50城”计划——数字经济再踩油门
10月31日盘后,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国家数据局五部委联合印发《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重点支持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深圳、苏州、合肥三地同步发布地方配套细则,明确“数据基础设施REITs”试点,预计撬动万亿级投资。
2. 制造业PMI——“温差”继续扩大
10月官方制造业PMI 49.0,环比降0.8,但高技术制造业PMI 50.5,连续13个月扩张,装备制造业50.2、消费品50.1,显示“新旧动能”分化加剧。细分项中“新出口订单”47.7,连续六个月低于荣枯线,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55.6,环比升0.3,企业对政策托底仍有信心。
3. 生物制造——部长亲自“站台”
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10月31日上午在第十二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上表示,将坚定支持生物制造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强链”,在科技攻关、产业链协同、首台套装备应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会议现场点名凯赛生物、华恒生物等合成生物学龙头,市场预计2026年生物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方向。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10月31日上海媒体交流会上透露,跟踪的126只新兴市场基金中,对中国权益的配置比例从9月的4.2%回升至10月的5.7%,但仍低于MSCI EM权重7.8%,处于“低配”状态。王滢强调“回暖尚处早期”,不过部分长线资金已从“完全不关注”转向“战术性回补”,回补方向集中在A股消费(白酒、免税)、港股互联网(OTA、本地生活)、美股中概新能源(储能、锂电)。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出42.7亿元,为连续第三日净流出,但尾盘最后20分钟回流18.5亿元,显示“短线博弈盘”与“长线配置盘”分歧加大。
1. 月线视角——“十字阳”后怎么走?
自2014年7月起,沪指曾出现月线十连阳,2015年1月收出“十字阳”,随后2月大跌3.46%,但3月重新上涨11.77%。当前同样是“十连阳+十字阳”,且月线级别MACD首次出现红柱缩短,叠加4000点整数关心理压力,11月震荡概率加大。
2. 日线视角——“缩量三黑”是否构成“衰竭”?
10月29日至31日,沪指三连阴,成交量阶梯式萎缩(2.68→2.46→2.35万亿元),日线KDJ的J值已回落至-6.4,进入短线超卖;但周线KDJ刚刚死叉,显示“日线反弹、周线调整”的冲突仍在,预计11月上旬先抑后扬,第一支撑3930(10周线),第二支撑3880(9月缺口)。
3. 大小盘风格——“沪深300/国证2000”比值跌破0.42
该比值创2017年以来新低,显示小盘风格极端占优。历史上比值低于0.42后,未来3个月大盘风格跑赢概率72%,但平均超额收益仅2.3%,风格再平衡或“温和切换”。
1. 机构专用席位——“吃药”买不停
舒泰神买一至买五全部为机构席位,合计净买入2.36亿元,占流通市值3.4%,为近三年首次;三生国健获两家机构买入1.1亿元,一家卖出0.18亿元,净买入0.92亿元。
2. 游资席位——“AI短剧”接棒
中文在线买方出现“宁波桑田路”“炒股养家”两大顶级游资,合计买入3.8亿元;福石控股获“方新侠”“作手新一”联手封板,买入1.9亿元。
3. 机构与游资“同框”
买一机构1.34亿元,买二“章盟主”1.19亿元,买三“小鳄鱼”0.87亿元,形成“合力板”,次日溢价概率历史数据高达78%。
1. 期权——沪市50ETF期权PCR(Put/Call Ratio)升至1.21,创半年新高,但持仓量集中在3900~4000点浅虚值,显示“对冲”性质浓于“看空”。
2. 期指——IF2511合约贴水32点,较前一交易日扩大8点,但IC2511合约升水9点,大小盘背离继续,套利资金“多IC、空IF”规模升至1.2万手,创历史新高。
Wind统计显示,2000年至2024年,沪指11月上涨15次、下跌9次,胜率61%,平均涨幅2.4%,中位数涨幅1.8%。其中,11月前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72%,后半月受“跨年调仓”影响波动加大。行业层面,2005~2024年,11月涨幅前三是家电(+7.1%)、电子(+5.8%)、医药(+5.2%);跌幅前三是钢铁(-1.9%)、采掘(-1.5%)、公用事业(-0.8%)。
10月31日盘后,共78家公司披露减持计划,环比增加32家,集中在半导体、软件、券商板块。兆易创新国家大基金拟减持1.2%,澜起科技股东Yifang Capital拟减持2%,对刚刚大跌的芯片板块再泼冷水。此外,下周(11月4~8日)共有59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市值1227亿元,环比增加84%,其中券商龙头中信建投解禁558亿元,短线承压。
1. 上海浦东某百亿私募合伙人:“今天把剩下的光模块全剁了,不是基本面变了,是交易拥挤度太高,我们内部风控强制降杠杆。”
2. 深圳某券商投顾:“客户上午问我能不能抄底‘易中天’,我反问一句‘你记得2023年4月的新能源吗?’,他就不说话了。”
3. 北京某险资资管经理:“11月我们准备把沪深300仓位从35%提到45%,卖小票买大票,不是看好蓝筹,而是负债端成本压下来了,可以拿久一点。”
1. 没想到4000点只站了三天;
2. 没想到“3700股红盘”却换不来指数收红;
3. 没想到北证50能大涨3.43%,成交量放大到192亿元;
4. 没想到“易中天”单日蒸发682亿元,把十月涨幅全抹光。
展望11月,A股大概率复制2019年“政策底→估值底→盈利底”的三角托举路径:政策端,“十五五”规划建议即将落地;流动性端,美联储11月几乎确定再降25BP,中美利差倒挂收窄至-90BP以内;盈利端,三季报显示科创板单季净利环比增6.4%,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短线而言,3930~3880区域或是多头“第二只脚”,一旦放量重返4000点,市场有望从“题材市”重新升级成“业绩+政策”双轮驱动。至于风格,高位算力与低位应用的高低切换只是预演,更大的切换或在“中小盘”与“核心资产”之间展开。投资者不妨淡化指数、精选结构,把精力放在“有价格弹性的周期拐点”与“有政策红利的科技应用”两大主线,耐心等待11月“时间窗口”与“空间支点”的共振。
特别声明:文章基于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编写,引用的个股及数据仅用于客观事实的陈述和观点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上头条 聊热点##今日A股##股市分析##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来源:建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