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一颗长在云南昆明石林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约”)的蓝莓,我的皮肤裹着一层天然白霜,就像穿了一件星星织的纱衣。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知道这片被喀斯特峰丛环抱的土地,注定要孕育出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一颗长在云南昆明石林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约”)的蓝莓,我的皮肤裹着一层天然白霜,就像穿了一件星星织的纱衣。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知道这片被喀斯特峰丛环抱的土地,注定要孕育出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蓝莓
我的“养成秘笈”
阳光是我的能量源泉——每天,我沐浴在石林的灿烂阳光里,叶片用心地捕捉每一缕光线,光合速率飙升,强紫外线让我体内花青素含量蹭蹭上涨~
昼夜温差是我的“风味魔法师”——白天,我在温暖的气候下合成糖分;夜晚,我放缓呼吸,积累和锁住每一丝糖分;这样的冷热交替也巧妙平衡了有机酸与果糖的比例,甜得清新,酸得恰到好处,风味独特不腻人~
我还是一位“时间管理大师”—— 我可以在石林的暖冬中悄然成熟,从11月到次年5月,国内外水果市场的“空档期”由我填补!即便在万物休憩的季节,我依然饱满鲜亮,从枝头到舌尖,新鲜度全程在线~
再来介绍一下我的“独特个性”——我的品种主要是紫约1号,是由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出来的一颗甜而不腻、风味卓绝的“蓝宝石”。
我的“身价自白书”
云南石林凭借 “中国天然氧吧”“世界地质公园” 的生态名片在2022年,吸引安徽紫约农业科技集团在此布局西南最大的无土基质栽培基地。采用全球领先的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紫约蓝莓石林基地也就是现在我的「房间」,里面装着以色列进口的「营养师」,每天定时送来氮磷钾「套餐」,连 pH 值都要调到 5.2 的「黄金口感配方」。物联网的小眼睛时刻盯着我的叶片,要是发现哪片叶子打蔫,水肥系统 30 秒内就会送来「救命甘霖」。我的丰产期从传统土壤种植的 5 年压缩至 1 年,亩产突破 1.5 吨,单果直径达 18mm 以上,甜度达 14-16°Brix,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标准化的设施种植,精准调控光、温、水、肥等环境参数,让我全年都可以稳定供应给市场。2024 年,我的基地上实现年产值 1.35 亿元,产品直供盒马、山姆等高端商超,出口东南亚市场,成为云南蓝莓 “走出去” 的标杆企业。
NATIONAL LAND DAY
我和石林的“甜蜜约定”
我生长在石林,我也想对石林有贡献,毕竟这是养我的地方。我对土壤、采摘、运输这些方面的要求很高。土壤的酸碱度、水分条件决定着我的生长状态和果实口感,而受制于果皮脆弱的特点,采摘和运输都需要格外小心,一旦采收方式不合理、贮藏保鲜不当、运输方式不当,都会造成许多损失。我能够完好无损、新鲜如初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背后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这里负责照顾我的阿姨们也是十分负责,每天清晨,采果阿姨的竹篮刚晃进园子,我的蓝莓果蒂就开始发痒 —— 那是丰收的信号。每年采摘高峰期,基地日均用工量达300-400人,男工日工资最高250元,女工150元左右,每天看着她们对着我笑,我就变得好开心呀!
近年来,石林实施《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以“石林台创园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动实施为支撑,着力引进一批优质项目,着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重点推动推动实施千亩蓝莓乡村振兴创业产业项目,近三年来,台创园累计引进蓝莓种植企业7家、蓝莓种业企业1家,露天蓝莓种植面积450余亩,高标准农业大棚设施蓝莓种植2795亩,蓝莓育种种苗基地60余亩。蓝莓产业初步形成蓝莓种业、蓝莓种植、蓝莓鲜果销售、采摘体验等多业态发展格局。
我的未来计划
现在我的老家「安徽」正在建深加工工厂,到时候我们会变成花青素口服液、冻干果脆,甚至是琥珀色的蓝莓白兰地,我们要从「水果明星」转型「酿酒名媛」。
最期待的是蓝莓主题公园的规划:游客可以踩着木栈道看我们在基质槽里「跳格子」,在科普馆里摸一摸会说话的物联网设备,临走时还能带走一盆会结果的「紫约种苗」。等到那时,我要让更多人知道:在云南的石头缝里,住着一群用科技武装的蓝莓,我们的根须扎进“石林”,果实甜进人心,把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故事,酿成了最甜的果酱。
记者:堵绍娟 王绍祥 李田隽 李亚男
编辑:李田隽
一审:龙 圆
二审:李彦麟
三审:李朝阳
来源:石林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