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值秋冬交替,随着气温下降,流感病毒开始进入流行季,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加剧,这种看似平常的呼吸道传染病,拥有极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每年都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挑战,尤其对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威胁巨大。接种流感疫苗,是构建免疫屏障的首要之盾。目前,新一季流感疫苗已上市,
时值秋冬交替,随着气温下降,流感病毒开始进入流行季,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加剧,这种看似平常的呼吸道传染病,拥有极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每年都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挑战,尤其对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威胁巨大。接种流感疫苗,是构建免疫屏障的首要之盾。目前,新一季流感疫苗已上市,多地接种工作已展开,关于流感预防与疫苗接种,这些关键信息需要了解。
流感季或提前且毒株变异,防控需提前准备
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当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已呈上升趋势。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且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从国际情况看,日本10月就进入流感季,较往年提前一个多月,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专家预测今年流感感染人数或增多。
从毒株类型来看,首都医科大学感染综合科专家指出,今年主要流行的毒株可能是甲型H3N2,而去年为甲型H1N1,大众对甲型H3N2毒株的免疫力相对较低,需要引起重视。
分清流感与普通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别大意
不少人会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淆,实际上二者差异显著。
一旦出现持续高烧等流感典型症状,应迅速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流感传播途径多,这些人群优先接种疫苗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咳嗽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能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还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明确了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8类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
5.孕妇;
6.6-59月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疫苗接种有讲究,时间、种类选择看这里
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的核心是及时接种,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每年9—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时间”,此时接种,能让身体在11月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时,刚好处于抗体保护的“峰值期”,能有效抵御病毒侵袭。若错过最佳接种期,11月至次年3月病毒流行期仍可接种。
是否需每年接种
答案是肯定的。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保护水平抗体,对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维持6-8个月,且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毒株可能不同,只有每年接种,才能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
疫苗种类选择
目前我国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三类:裂解流感疫苗、亚单位流感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和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按所含组分,又分为三价和四价疫苗,“价”代表可预防的病毒型别数量。三价流感疫苗可预防3种流感病毒株2个甲流A(H3N2)亚型、A(H1N1)pdm09亚型+1个乙流B(Victoria)系);四价流感疫苗在三价基础上,多预防1个乙流株(Yamagata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表示,虽然四价比三价多了一个保护,但实际上多出来的这一价,最近四年全世界都没有发现毒株。所以从效果上来说,三价和四价区别不大,建议接种点有哪种就打哪种,不要因为疫苗种类延误接种的时间。
不同人群接种指南
6月龄-3岁:可接种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儿童剂型);
3-17岁儿童:可接种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或三价鼻喷疫苗;
18岁以上成年人、老人:可接种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
需要注意
鼻喷流感疫苗为减毒活疫苗,仅三价,适合3-17岁人群,3天可产生抗体,适合怕打针或希望快速获得保护的人,但禁忌症较多,鼻炎、哮喘患儿需谨慎接种。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