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气东来蕴石城,“晶”彩纷呈耀金陵。暌违一年,2025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以下简称“南京矿博会”)于5月15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紫气东来蕴石城,“晶”彩纷呈耀金陵。暌违一年,2025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以下简称“南京矿博会”)于5月15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如果说石头是地球的年轮,那么南京矿博会便是解读这部自然史诗的钥匙。从2023年的初绽锋芒,到2024年的再续辉煌,再到今年的惊艳亮相,南京矿博会以“石”为媒,搭建起连接科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的桥梁,成为中国地质文化的“黄金名片”。
据了解,本届南京矿博会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南京大学、江苏有线共同主办,以“矿蕴金陵 紫气东来”为主题,再度启程,让世界听见金陵石语的铿锵之声!
“石”破天惊 共赴“晶”彩之约
一石一世界,一城一乾坤。当“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底蕴与矿物宝石化石的自然之美交相辉映,“石头城”与“矿物盛宴”奇妙共振,南京矿博会的魅力由此展现:以石为媒,连接人与自然;以展为桥,沟通世界文明。
在南京矿博会启动仪式上,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介绍了本届矿博会的亮点特色,讲述了“石”与“时”的共鸣。南京素有“六朝古都”“石头城”的美誉,长江文明与地质奇观在此交融,长三角的经济活力与学术底蕴在此汇聚。未来五天里,这场汇聚全球智慧、融合多元文化的矿物盛会,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科普教育开辟新路径,为文明互鉴搭建新舞台!
从地质锤到显微镜,从讲台到展台,南京大学师生正以“石”破天惊的探索精神,让矿物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索文斌表示,本届南京矿博会不仅是一场矿物宝石化石的视觉盛宴,更是中国矿业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南京大学将为推动全球矿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在全球资源对话中的智慧与担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美国时尚矿物公司创始人、总裁布莱恩·李斯在现场做分享。他见证了历届南京矿博会的发展,赞叹南京矿博会已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矿物与化石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短短3年时间里,已跻身世界五大矿物展之列。他表示,南京矿博会这样的展会规模,让人们认识到地球自然珍宝的价值,并帮助人们领会了保护地球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遗产的重要性。
2025年,是南京矿博精神的延续之年,也是江苏有线上市10周年。从电视荧屏到元宇宙展厅,当矿物遇上5G,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深刻讲述了如何以数字技术唤醒“石头的记忆”背后的故事。他真诚邀请与会者来到2025南京矿博会展厅现场,触摸地球脉搏,登录江苏有线的“云上宝藏”大小屏融合平台,感知科技脉动。值得期待的是,南京矿博会分会场永久落户于南京运粮河西路101号江苏有线东部数智港,公众可共赴贯通亿年时光、链动全球智慧的“晶”彩之约!
“矿”味十足 开启“石”光之旅
矿物不仅是地球演化的见证,更是连接科学与艺术、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当“中国皇后”菱锰矿惊艳全球,当“佩德内拉之王”碧玺斩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矿物早已超越收藏,成为跨越国籍的艺术语言。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南京矿博会汇聚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境外展商,境外展商占比超过20%,总参展企业超500家,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设置800个国际标准展位,涵盖国际矿晶区、珠宝区、化石区、陨石区等八大展示区域。
以紫色矿物为核心元素,本届南京矿博会打造出了一座宏大的矿物奇观殿堂——从璀璨宝石到远古化石,从神秘陨石到稀有矿晶,见证地球上无数世代的更迭与变迁,呈现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最为瑰丽的馈赠。
走进核心展区,“镇馆之宝”——紫晶“宝船”徐徐而来,开启了地球奥秘之旅。这艘承载1.34亿年地质密码的“紫色方舟”产自乌拉圭阿蒂加斯省,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庞大的尺寸,更在于精妙的结构与艺术化的造型,其标本整体呈优雅弧形,宛如一艘紫色巨船,两端自然上翘,紫水晶晶簇覆盖表面,折射出深邃的午夜紫色光泽,堪称自然与时间的史诗级杰作。
2018年,该标本从阿蒂加斯矿区的海量矿石中被发掘,本次首度亮相南京矿博会,为观众揭开地球亿年奥秘的神秘面纱。展会期间,观众不仅可近距离观赏“宝船”的震撼细节,还可以在“深潜入,大地的紫色星云”特展区域感受“紫气东来”的东方宇宙观。
在陨石特展区,窥探星海深空、解码宇宙史诗,你将触发一场跨越时空的星际“郊游”。在新疆阿勒泰广袤的戈壁滩上,一块重达10多吨的巨型铁陨石静卧千年,它是目前世界最长陨落带(430公里)的见证者,是宇宙镌刻的“无字天书”,如今震撼登场,可让你亲手触摸它的星际印记,用触觉感知“手可摘星辰”的奇妙体验。
这里既是宇宙奥秘的科普殿堂,也是陨石收藏的价值高地,其中50余件稀有陨石拍品提前亮相,让藏家与爱好者一睹为快,形成一场科学与收藏的双向奔赴。
“石光奇遇”地球宝藏流转会,现场汇聚近百种藏品,涵盖稀有矿物标本、创意珠宝、观赏石及工艺品,兼具收藏价值与美学张力,为爱好者和收藏家们打造沉浸式矿物艺术交易体验,搭建“零距离”交流平台。活动以“开放、多元、趣味”为核心,特设“0元捡漏”互动环节,由专业机构现场鉴定护航,新手玩家与资深藏家同台“淘宝”,让每一件自然珍宝的流转都充满惊喜与保障。
科普活动区推出十大互动板块,包括模拟化石挖掘的“化石猎人&三叶虫展”、还原河道砂矿环境的“沙里寻宝&岩石展”、沙漠场景沉浸式探秘的“陨石猎人&陨石展”,以及建德李家镇二叠纪化石专题挖掘、雨花石探寻、“真假矿物”鉴别等。观众可通过显微摄影墙观察砂矿微观世界,在自然博物教室零距离接触活体昆虫与爬行动物,或于宝石工坊亲手制作矿物颜料画、水晶手串,体会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乐趣。
“博”采众长 探索“矿”蕴未来
人类不断提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新文明的能力,从一个文明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在时空变幻中,矿物以其固有的稳定性,记录着人类文明的精彩瞬间,而这些精彩刹那不但凝固于自然矿石上,更被保存于博物馆这样的“时间胶囊”之中。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透视文明。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不仅是人文与自然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5·18国际博物馆日”将至,在连续举办两届“国际博物馆文化发展交流大会”的基础上,新一届会议在5月15日下午举行,形成“一展一会”矿博启示效应,旨在增强学术跨界合作,致力阐述自然与文化,用好用活博物馆资源,增强文化自信。
据了解,本届大会以“践行跨界融合,推动文化互鉴”为主题,邀请行业学者、文博专家齐聚金陵,围绕“自然与文化”“矿物修复与传承”“用好博物馆资源、传播科学家精神”等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带来前沿的学术成果与独特的见解,共绘博物馆蓝图,不仅能拓宽国内博物馆从业者的国际视野,还能让公众感受到科学世界的奇妙与珍贵,为南京建设“国际博物馆城”注入新动能。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社会形态的当下,博物馆与科普场馆正面临数字化、互动化、跨界化的深刻变革。为积极响应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呼吁文博行业以创新思维应对技术迭代与社会需求的双重挑战,“矿蕴未来——AI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教育跨界”研讨会重磅登场,通过学术研讨与案例分享,推动博物馆在AI时代构建“科技+文化+教育”的立体传播生态,聚焦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融合,探索AI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揭秘科技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为文化传播注入硬核科技基因。
南京矿博会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矿物与地质科普盛会,一直致力于打造集“展示交易、学术交流、科普研学”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亮点和活动特色。本届南京矿博会系列科普讲座聚焦前沿地学议题,特邀顶尖学者跨界开讲,用趣味硬核知识点燃全民科学热情,助力提升公众科普素养,为好奇心插上翅膀!
每一块矿石都是地球写给人类的情书,每一次创新都是文明对未来的回应,本届南京矿博会以“一展一会,文明互鉴”的亮点为经纬,打造一场集学术、艺术、科普、贸易于一体的全球盛会。
今日之南京,正以石为媒,架设高水平开放之桥;以矿为鉴,折射高质量发展之光。这场紫气东来的盛会,不仅是46亿年地质史诗的惊鸿一瞥,更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对话的崭新起点!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