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选举的意义远不止荷兰国内政治,荷兰是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个创始国之一,与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一起奠定了今天欧盟的基础。
10月29日,荷兰投票站外排起了长队。这场提前大选的结果,让整个欧洲都吃了一惊。
六六民主党领导人罗布·杰滕率领的政党从 9 月底预计的 11 席增至 23 席,与极右翼自由党、绿党 - 工党并列领先。
杰滕很可能成为荷兰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也将是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首相。
这场选举的意义远不止荷兰国内政治,荷兰是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个创始国之一,与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一起奠定了今天欧盟的基础。
在欧盟内部,荷兰一直扮演着保守派的角色,每当有重大决策需要一致通过时,荷兰常常投反对票。
杰滕在选举辩论中表态,希望荷兰停止默认说"不",而是开始说"是",携手在欧盟内做更多事情。这个立场跟荷兰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彭博社近期报道称,欧盟正探索加快外交政策行动的途径,研究以有效多数而非一致同意的方式进行决策的法律可行性。
今年6月荷兰政坛发生了一场地震,自由党因难民庇护政策分歧退出执政联盟,导致政府辞职并提前举行大选。
极右翼领导人维尔德斯在2023年大选中曾获得37个席位,组建了保守派政府。但这次选举,他的政党丢掉了11个席位。
杰滕1987年出生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小镇,在拉德布德大学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曾在荷兰铁路部门工作,后来进入政坛。
选举前杰滕还参加了一档名叫"最聪明的人"的电视竞赛节目,获得第三名。
这个经历大幅提升了他的公众知名度。曾经有人因为他回答问题的方式刻板,给他起外号叫"机器人杰滕",但这次竞选中,他以积极乐观的信息打动了选民。
杰滕的竞选口号借鉴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是的,我们能行",用荷兰语表述为"Het kan wel"。他承诺建设新城市解决住房危机,投资绿色能源降低能源成本,改善医疗系统。
在移民问题上,他主张加大融合项目投入,打击非法移民,同时允许在欧盟境外提交庇护申请。
选举当晚,杰滕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宣布:"我们不仅向荷兰,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击败民粹主义和极右翼运动是可能的"。
自由民主人民党明确表示,不会与杰滕的六六民主党或绿党工党联盟组建政府。
在俄乌冲突期间,杰滕主张荷兰国防开支从GDP的2%提高到3%,认为欧洲不能再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这个立场在特朗普2025年1月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后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10月30日早上,99.7%的选票已经清点完毕,六六民主党和自由党各获得26个席位。最终谁将获得组阁权,可能要等海外邮寄选票清点完毕才能确定。
杰滕表示,组建稳定政府的倡议权应该属于"最大的政党",但他也承认,组阁不会简单,需要一个"广泛的政治中间派"联盟,各党派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支持者。
这次选举被许多人视为对欧洲极右翼势力的一次测试。杰滕的胜利,给那些担心极右翼在欧洲扩张的人注入了信心。
但荷兰政治向来以联合政府和漫长的组阁谈判著称,最终能否形成稳定的执政联盟,还需要时间观察。
荷兰作为欧盟创始国的立场转变,可能为整个欧盟的改革打开新局面。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欧洲需要更高效的决策机制来应对挑战。杰滕能否把竞选时的承诺变成现实,将成为未来几个月欧洲政治的焦点。
来源:靳律法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