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5月13日互动易:公司多款产品广泛应用在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领域。公司为CAR-T、TCR-T、CAR-NK、CAR-M、TIL、DC等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企业提供近100种GMP级原料,包括GMP级Cas9蛋白、GMP级Cas9 mRNA、
10月31日,近岸蛋白涨3.13%,成交额6122.18万元,换手率4.19%,总市值31.47亿元。
异动分析
CRO概念+细胞免疫治疗+合成生物+重组蛋白+专精特新
1、公司CRO服务业务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定制化技术服务;二为技术包转让。
2、2024年5月13日互动易:公司多款产品广泛应用在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领域。公司为CAR-T、TCR-T、CAR-NK、CAR-M、TIL、DC等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企业提供近100种GMP级原料,包括GMP级Cas9蛋白、GMP级Cas9 mRNA、GMP级Piggybac mRNA、GMP级细胞因子、GMP级激活抗体、GMP级全能核酸酶、GMP级mRNA原料酶及试剂等,具备FDA DMF备案、病毒清除工艺验证等完善的资料以支持客户进行药物申报,海内外客户数百家,已助力多家细胞治疗客户成功申报国内外IND。
3、2023年年报:公司自主研发了 23 项核心技术并形成了 7 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关键技术平台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酶学、生物化学、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多个生物学核心领域,并且建立了国内少有的从原创研发到应用验证,从规模化生产到质量控制的完整体系。
4、公司主营业务为重组蛋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与重组蛋白相关的CRO服务。
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121.24万,占比0.02%,行业排名39/55,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6.40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121.24万705.60万575.07万458.04万422.01万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354.34万,占总成交额的4.05%。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4.13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4.13元,近期该股快速吸筹,短线操作建议关注;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45.25,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创路228号3层,4层,成立日期2009年9月7日,上市日期2022年9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58.04%,酶及试剂25.63%,CRO服务11.87%,重组抗体2.67%,其他(补充)1.79%。
近岸蛋白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小盘、专精特新、基金重仓、CRO概念等。
截至10月20日,近岸蛋白股东户数6088.00,较上期减少0.10%;人均流通股5367股,较上期增加0.10%。2025年1月-9月,近岸蛋白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1.48%;归母净利润-2885.93万元,同比减少58.06%。
分红方面,近岸蛋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017.54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近岸蛋白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商乐享互联灵活配置混合A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60.47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48万股。华商甄选回报混合A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46.3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9450.00股。华商远见价值混合A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4.4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3.78万股。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3.88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