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亏超43亿!广汽进入“战时状态”,丰田成为唯一增长板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5:10 1

摘要:“广汽已经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表态,在2025年三季报数据面前更显沉重。10月25日,广汽集团披露的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高达43.12亿元,同比暴跌3691.33%,创下公司史上最差业绩纪录 。在118.37万辆的累计销量同比

“广汽已经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表态,在2025年三季报数据面前更显沉重。10月25日,广汽集团披露的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高达43.12亿元,同比暴跌3691.33%,创下公司史上最差业绩纪录 。在118.37万辆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1.34%的惨淡成绩单中,广汽丰田以4.89%的同比增长成为唯一的亮色,这家老牌车企正站在销量与利润的双重悬崖边,展开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救。

业绩雪崩的背后,是“利润奶牛”失能与自主板块塌陷的双重打击。曾贡献近六成利润的合资板块如今冰火两重天:广汽本田前三季度销量暴跌27.58%,即便三季度环比回升,同比仍下滑25.63%,燃油车主力车型市场份额被新能源产品持续挤压 。自主品牌的处境更为艰难:曾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同比下滑19.99%,2025年月均销量仅2.5万辆,且有媒体披露其单车亏损超万元;高端子品牌昊铂年目标完成率不足15%,高端化尝试近乎折戟 。对比比亚迪前三季度180-200亿元的净利润,广汽43亿的亏损额更显刺眼,暴露出其在成本控制与产品竞争力上的深层短板。

广汽丰田的逆势增长,成为这场危机中的唯一慰藉。作为集团旗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板块,其凭借混动车型的市场韧性站稳脚跟——凯美瑞双擎、雷凌双擎等主力车型持续占据混动市场头部位置,精准契合了消费者“省油且无续航焦虑”的过渡性需求。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汽丰田混动车型销量占比已超45%,这种“油电并举”的布局,在纯电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形成了差异化优势。更关键的是,丰田成熟的成本控制体系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让其在价格战中保持了相对健康的盈利水平,为亏损中的集团提供了珍贵的现金流支撑。

面对绝境,广汽的“战时自救”已全面铺开。内部改革上,集团总部从广州CBD迁至番禺化龙,以“靠近生产一线、听到炮火声”的姿态推动从“战略管控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同时系统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等流程体系,重构研发与营销逻辑 。技术路线上,广汽快速调整布局,一边以昊铂SSR超跑技术为基础强化产品性能,推动家用车加速迈入3秒大关;一边以“1度电行驶12公里”为目标攻关极致电耗,并全面搭载城区NDA智能辅助驾驶,力图在“智能化下半场”追赶竞品。外部合作则成为重要突破口,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启境”将于2026年中上市,与京东、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埃安UT Super搭载换电技术,试图借外部力量补齐短板。

这场“战时突围”的核心,是打好冯兴亚提出的“三大战役”: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在用户端,广汽重构大研发体系,从用户洞察出发打造“情绪价值”;在产品端,以星灵电子电气架构、GSD智能驾驶系统等技术强化竞争力,并用双冗余设计筑牢安全底线;在服务端,推进“直联、直服、直营”模式,实现93%问题2小时内解决,并通过OTA升级保持产品生命力。但现实挑战依然严峻:自主品牌单车亏损约1.9万元的困境难以快速扭转,新能源市场的价格战仍在持续,而消费者对广汽智能技术的认知度远落后于新势力。

43亿亏损的成绩单,彻底击碎了广汽“躺赢”的幻想。广汽丰田的增长证明,成熟的产品体系与精准的市场定位仍是破局关键,但单一板块的支撑终究难以扛住全局压力。从总部搬迁到跨界合作,从技术攻坚到流程再造,广汽的“战时措施”覆盖了从战略到执行的全链条,但转型效果仍需时间检验——2026年启境车型的上市、埃安换电车型的市场反馈,将成为其能否“止血回升”的关键节点。

对广汽而言,这场“战争”没有退路。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产业浪潮中,昔日的规模优势已荡然无存,唯有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将技术储备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才能让“战时状态”成为转型的起点而非落幕的序章。而眼下,保住丰田这根“压舱石”的同时,尽快让自主板块走出泥潭,已是广汽最紧迫的任务。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