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迎来历史性时刻——仑卡奈单抗(Lecanemab,中文商品名“乐意保”)正式在中国获批。这不仅是一款新药,它代表着人类首次拥有了能“对因”治疗、清除大脑中致病元凶(淀粉样蛋白)的武器。
2024年,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迎来历史性时刻——仑卡奈单抗(Lecanemab,中文商品名“乐意保”)正式在中国获批。这不仅是一款新药,它代表着人类首次拥有了能“对因”治疗、清除大脑中致病元凶(淀粉样蛋白)的武器。
但革命性的药物从实验室的“完美数据”走向医院的“日常诊疗”,充满挑战。
我们的邻国日本,已“先行先试”了一整年。最近,一份来自东京大学等机构对311名一线专家的“年终总结”刚刚出炉。这份“实战报告”,连同我们中国自己的首批真实世界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份宝贵的“参考答案”,带来了“双重定心丸”和一个“必答题”。
日本的报告,先给出了两个令人振奋的答案:
1.就医排队不长: 79%的医生表示,患者从就诊到开始治疗,等待时间不超过3个月。这证明了高效的诊疗路径是可以建立的。
2.安全性好: 对于常见的副作用ARIA(脑水肿或微出血),医生反馈“感觉比试验里更安全”,因ARIA导致治疗中断的比例仅3.5%。这证明了药物在亚洲人群中的耐受性良好。
光有邻国的“笔记”还不够,更让人振奋的是,我们本土的“实战数据”也已出炉,而且结果好上加好!
来自上海瑞金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牵头的多个中心的首批真实世界研究,为中国患者打下了最强的一剂“定心丸”。
1. 疗效初显:不只“延缓”,更能“改善”
日本的数据显示了“认知稳定”(即没有变差),而中国的研究则更进一步!
四川华西医院纳入68名患者的多中心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7个月后,认知评分(ADAS-cog14)出现了“显著改善”。同时,反映大脑核心病理的“p-tau181”蛋白(AD的“进展指标”)水平,也随之“持续下降”。2. 安全性画像:优于全球数据
中国的数据一致发现,仑卡奈单抗在中国患者身上的安全性“画像”甚至优于全球的临床试验数据。
最受关注的ARIA(脑水肿/微出血)发生率,在中国早期患者中显著更低,大约仅为3% - 10%(全球试验数据约12% - 17%)。这对中国患者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意味着,药物不仅对我们更安全,并且它在短期内的“正向疗效”——不仅稳住了病情,甚至还让一部分患者的认知能力“逆行”改善——已经被清晰地观察到!
两份来自亚洲的“定心丸”让我们确认了:药物本身是安全、有效的。
看清了日本,我们再反观中国,就会发现我们正手握“后发优势”,完全有能力交出一份“满分”答卷。
1.我们能在诊断上“弯道超车”
日本的“排队不长”,得益于其MRI保有量。中国虽然人均MRI没那么高,但我们在另一个领域正迎头赶上——血液生物标志物(BBMs)。
简单说,就是“抽血测AD”。
过去诊断AD依赖昂贵的PET或有创的腰穿。而现在,中国在“抽血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正走在世界前列。这项技术更便宜、更快捷、更适合大规模筛查。
2.我们的“集中力量”模式
日本的医生抱怨空间和人手“枯竭”,很多是因为患者分散在各种医疗机构。而中国医疗体系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此时尤为突出。
我们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记忆门诊”或“认知障碍诊疗中心”。针对AD这样的复杂疾病,我们完全有能力快速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认知障碍诊疗中心”。
这些中心可以被设计为“一站式”服务:集成了专业的诊断、高效的输液管理、专属的随访团队。它们将成为“样板间”,为全国的AD诊疗树立标杆。
日本的“先修课”和中国的“成绩单”,带给我们的不应是焦虑,而是踏实的信心。
这份信心,首先源于科学,更源于我们自己的本土数据——新药对我们不仅安全,而且有效!
这份信心,也源于“准备”:我们看清了所有的“坑”,我们正站在一个绝佳的起点。
中国有能力、有智慧,在“日本经验”和“中国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高效、更合理、更人性化的AD治疗体系。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已经拿到了最好的“地图”和“指南针”。
参考文献:
Sato K, Niimi Y, Ihara R, et al. Real-world lecanemab adoption in Japan 1 year after launch: Insights from 311 specialists on infrastructure and reimbursement barriers. Alzheimer's Dement. 2025;21:e70652.Chen S, Ou R, Wei Q, et al. Lecanemab treatment for Alzheimer's Disease of varying severities and associated plasma biomarkers monitoring: A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 in China. Alzheimer's Dement. 2025;21:e70750.Kang W, Gao C, Li X, et 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lecane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Evidence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real-world study.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2025 Oct 10.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3888.来源:健康一线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