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1日的A股盘面,不少股民打开账户都有点懵——沪指跌了0.73%,创业板指跌幅更是接近1.5%,看着大盘绿油油的走势心都悬着,可翻到持仓页却发现,手里的票大多飘红,甚至有几只涨得还不错。这种“指数跌、个股涨”的反差不是个例,当天沪深两市上涨个股数量超38
10月31日的A股盘面,不少股民打开账户都有点懵——沪指跌了0.73%,创业板指跌幅更是接近1.5%,看着大盘绿油油的走势心都悬着,可翻到持仓页却发现,手里的票大多飘红,甚至有几只涨得还不错。这种“指数跌、个股涨”的反差不是个例,当天沪深两市上涨个股数量超3800只,有股民在炒股群里晒截图,持仓浮盈2个多点,调侃“大盘在跳水,我的票在跳舞”。更有意思的是,代表中小市值股票的北证50指数逆势大涨超3%,和权重股主导的主板指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盘面背后其实是市场结构的真实变化,不是简单的偶然波动。
当天的行情分化得特别明显,说白了就是“大块头”不给力,中小票在发力。拖累指数的主要是几类权重股:保险板块里中国太保跌超5%,银行股也跟着走弱,西安银行跌幅同样突破5%,这些金融股盘子大、权重高,它们一跌,指数想好看都难。还有前期炒得火热的算力硬件板块,比如正帆科技单日跌了14%,光模块相关的几只龙头股也在调整,这部分前期涨幅大的科技权重股回调,进一步拉低了指数。
但另一边,中小盘主导的细分赛道却热闹得很。医药板块堪称“全场最靓的仔”,创新药方向尤其强势,三生国健直接20厘米涨停,舒泰神涨超10%,联环药业、昂利康等多只个股也封了涨停,整个板块里九成以上的股票都在上涨。AI应用端的表现也很亮眼,福石控股同样收获20厘米涨停,三六零、奥瑞德这些熟悉的名字纷纷涨停,完全没受美股科技股下跌的影响。
锂电池产业链也没掉链子,天际股份还实现了两连板。这背后不是瞎炒概念,而是实打实的价格支撑: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从8月不足5万元/吨的低点,一路涨到10月30日的10.5万元/吨,两个月直接翻了一倍多。身边做新能源调研的朋友说,现在锂电池企业的生产线全负荷运转,订单都排到明年一季度了,供需紧张的格局摆在那,股价自然有支撑。
这种“指数和个股背道而驰”的情况,看着奇怪,其实原因很清楚,主要是政策、业绩和资金三个层面在共同起作用。
首先是业绩集中兑现的影响。10月31日是三季报披露的最后一天,业绩好坏直接决定了股票的短期走势。不少涨得好的个股都有亮眼的业绩撑腰,比如三生国健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70%,直接带动股价涨停;我关注的一只创新药股,就因为三季报净利润超预期增长58%,当天涨了8个点。反过来,那些跌得凶的权重股,不少是因为三季报不及预期,资金用脚投票,自然就拖累了指数。
政策利好的加持也很关键。医药板块的上涨就和医保谈判的新动向直接相关,这次谈判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给创新药打开了新的支付空间,相当于给行业送了份“长期饭票”。更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能源行业落地,还规划了虚拟电厂、新能源功率预测等百个典型应用场景 。这政策直接点燃了AI应用端的热情,毕竟美股跌的是英伟达这种硬件公司,而A股涨的是能实实在在落地的应用企业,逻辑根本不一样。
最核心的还是资金在“换方向”。从资金流向能看出来,前期涨透了的算力硬件、存储芯片板块在被抛售,而医药、AI应用、锂电这些估值相对低、有政策或业绩支撑的板块在吸金。比如新易盛、阳光电源这些热门股,当天成交金额都排到两市前列,最高的新易盛成交快300亿元了。国家队的动向也能说明问题,社保基金三季度新进了153只股票,像拓维信息、三友医疗这些净利润增幅超600%的科技和医药股都在其中,而且还增持了新强联这类业绩暴增的成长股 。这说明资金不是在乱炒,而是在往有基本面支撑的地方去。
对于这种分化行情,机构倒是看得很明白,不觉得是市场要走弱的信号。湘财证券10月28日的研报里就说,2025年以来A股本来就是“慢牛”态势,11月政策面偏利好,国内资金面也宽松,长期资金还在往股市流,现在的板块轮动其实是健康的。浦银国际更直接,提出2025年应该采取“杠铃式配置”策略,一边配新质生产力这类高成长股,一边配央国企高息股做防御,刚好对应了现在“中小成长活跃、权重稳健”的格局 。
他们的逻辑很实在:现在宏观环境是“偏宽松+支持创新”,中央金融工作会明确要支持新质生产力,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都是国家重点砸钱的方向,3000亿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还在持续发力 。这种背景下,资金肯定更愿意去追有政策托底、能看到成长空间的中小盘股。而权重股的调整更多是短期业绩问题,等后续经济数据进一步好转,估值修复的机会自然会来。
虽然指数在震荡,但从盘面和资金动向能看出,后续的机会其实很清晰,重点还是围绕“政策支持+业绩确定”这两个核心来找。
第一个肯定是医药里的创新药。除了医保谈判的政策利好,业绩确定性也强,社保基金三季度新进的股里,医药生物股占了不少,而且三季报净利润增长的公司超过九成 。更重要的是估值,经过前期调整,很多创新药股的市盈率回到了历史低位,安全边际高,就算大盘震荡也抗跌,这种“低估值+高确定”的板块最适合稳健布局。
第二个是AI应用端,尤其是和能源、制造结合的方向。国家刚出的“人工智能+能源”政策,给电网智能调度、虚拟电厂、新能源功率预测这些场景画了明确的路线图,到2027年要培育一批示范项目 。而且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国内AI应用移动端月活已经突破7亿,说明应用落地速度在加快,从游戏到办公再到工业场景,都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撑,这比单纯炒硬件概念靠谱多了。
第三个是锂电池产业链。六氟磷酸锂价格翻倍只是个信号,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的爆发——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4.55%,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更是快翻倍了。供需错配的格局短期内改不了,产业链上从原料到电池厂的业绩都会慢慢兑现,现在回调反而是不错的关注机会。
当然也要提醒一句,有两类股得谨慎。一类是前期涨太高的算力硬件股,资金出逃迹象明显,短期大概率是震荡回调,别想着抄底抄在半山腰;另一类是持续疲软的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受宏观经济预期影响大,短期内很难有大行情,持有这类股的可以考虑调仓到更活跃的板块。
其实10月31日的行情给股民提了个醒:现在的A股早就不是“看指数炒股”的时代了。湘财证券预测11月会是“宽幅震荡、逐级抬升”的态势,不会有单边上涨,这种时候与其纠结沪指能不能站上4000点,不如多盯着手里的票有没有业绩支撑、在不在政策支持的赛道里。毕竟从社保基金到主力资金,都在往“有真东西”的地方去,跟着这个方向走,就算指数波动,账户也能有不错的收益。
来源:田间看菜花的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