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下午,成都锦城学院庆祝建校20周年之文化传媒艺术界大会在至善大楼锦城剧场隆重举行。大会以“同生·共育·发展”为主题,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凝聚智慧力量,共商成都锦城学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文化传媒艺术界校友大会圆满举办
——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阿来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演讲
5月9日下午,成都锦城学院庆祝建校20周年之文化传媒艺术界大会在至善大楼锦城剧场隆重举行。大会以“同生·共育·发展”为主题,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凝聚智慧力量,共商成都锦城学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阿来应邀出席大会。成都锦城学院创始人、创校校长邹广严,党委书记刘永湘,副校长冯正广,文传学院院长毛建华,艺术学院院长钱梅、党总支书记邓生庆等相关领导出席。来自文传学院、艺术学院的120多位优秀校友和两学院的全体教师、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大会。
大会伊始,刘永湘书记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成都锦城学院建校20年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办学属性,坚持人才培养第一,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社会评价好、综合声誉高”的良好局面。从2005到2025,成都锦城学院始终与时代同行——见证了传媒技术从纸质到数字的跃迁,经历了艺术表达从单一到多维的变革。今天,站在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浪潮之巅,我们期望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母校在文化传媒与艺术人才培育之路上的新探索,更期待同各位一起迈上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在嘉宾演讲环节,阿来先生发表了《AI时代下的文字与创作》的主题演讲。阿来指出:从古至今,民间教育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同样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锦城学院引入现代教育形态,调整专业设置,重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表示,文化艺术的发展壮大是与国运紧密相关的。当今社会应该更加关注AI对人的颠覆性作用,及时应对AI可能带来的风险,利用技术的潜能去学习应用AI,并通过创造性劳动来实现人的发展。
在互动环节,阿来先生在回答史雨昂校友关于“科幻文学是否能在未来成为文学中的显学”这一问题时指出,科幻文学的视角应该更为宽广,以全人类面临问题的视角去观察与思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校友分享环节,6位优秀校友从成长故事、职业发展、发挥长板、治学之道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中新社四川分社摄影部主任,2006级广告学专业校友张浪以《成长故事: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双重修炼》为题表示:锦城的“非认知能力是‘耐得住寂寞的专注力’。”在他看来,专业认知是把握本质的能力,而非认知能力是让作品直击人心的关键。“非认知能力”是成都锦城学院“做人第一,能力至上”育人理念的深化,对其摄影理念产生了极大影响。
亚太电影制作人联盟副秘书长,2009级编导专业校友李冰以《讲好中国故事:锦城教育如何塑造我的影视梦》为题发表观点:锦城的“三讲三心”精神是“困境中的温暖援手”。在他看来,专业技能是进入行业的敲门砖,而“三讲三心”精神是在社会立足、坚守初心的保障。邹广严校长俯身捡废纸的举动,让他理解了学校对品德培养的重视;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让他在专业上不断成长。这些经历对其职业发展和价值观塑造产生了极大影响。
成都工业学院党政办科长、讲师,2011级广告学专业校友夏子龙以《跨学科思维如何重构我的治学之路》为题,讲述跨学科思维对其教育人生的重构,强调锦城“有技能的文科生”培养理念的作用,表达对母校的敬意。
成都三方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201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校友肖遥以《设计·时光机》——致母校20周年的一封视觉情书》为题,用他拍摄制作的一段视频展示了如何用视觉效果传递城市底蕴,以《设计.时光机》为主题展现城市景观,为成都锦城学院20周年庆献礼。
青年科幻文学创作者、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史雨昂以《从锦城特别长板奖出发到科幻小说的创作历程》为题讲述了锦城的“长板理论”是“突破困境的利刃”。在他看来,“长板理论”是成都锦城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体现,对其文学创作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创作中,他凭借这一理念,深耕科幻文学领域,取得诸多成果。同时,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理念让他深知输出原创内容的重要性,面对AI冲击,他积极拥抱变化,专注提升创作实力,期望用作品构建人们的精神世界。
国际时尚从业者,2017级服装设计专业校友范龄兮以《跨界无界·美力同行——从锦城到国际舞台的多元成长之路》为题做了在线分享,她表示锦城的“跨界融合教育”是她“走向国际舞台的基石”。锦城特色的“项目制学习”对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培养了她的抗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能在米兰、巴黎时装周高效对接跨国团队。面对数字化浪潮,她认为在精通专业的同时培养多领域能力,将东方美学融入国际时尚舞台,以无界思维推动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在校友访谈环节,共举行4场圆桌会议,分别以“从个人长板到时代需求的新媒体人使命探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差异化内容建构策略”“主持人的艺术修炼与锦城教育反哺”“编导人才的非认知维度开发”四个主题展开。来自文传学院和艺术学院的16位优秀校友分享工作经验,讲述“锦城教育学”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肯定了锦城教育模式的独特性。他们从长板发展,艺术教育,批判性思维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新时代传媒人的思考与担当。
大会由文传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赖媛媛校友和来自2008级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程铭校友联袂主持。
文传学院 文若瑜 鲁元炜
来源:花海音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