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2):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B站影视 2024-12-11 10:11 2

摘要:“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本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本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

考点讲解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本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本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信息的筛选通常是与分析、概括相结合,涉及的信息区间跨度相对较大,并不仅局限于某一自然段,常常是涵盖多个自然段。考查形式有选择题与简答题,题干表述方式较为灵活,同学们应注意仔细审读题干,推断题目的真实要求。

一、选择题形式

【设问形式】

1.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中“×××(特征、内容)”的一项是。

2.下列各项表述的内容,(不)属于分析“×××”原因(根据)的一项是。

【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很明显有两个步骤,一是筛选,二是整合。筛选就是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出答题的有效信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列举合并,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选出正确选项。具体技巧如下:

1.整体把握全文,审清题干及选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信息类文本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题干及选项是问题关键所在,答题时必须弄清楚提供的相关解题信息。

2.题文比照阅读,勾画重点信息。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指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筛选区域,概括重要信息点,用笔把解题有效信息勾画出来。

3.仔细分析比对,注意细微差别。近几年高考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①程度轻重、数量多少的变化。②内涵的加减,增加或减少内涵。③以偏概全,混淆整体与局部。④主次颠倒,混淆主要与次要。⑤强加因果,或者因果倒置。⑥偷换概念,张冠李戴。⑦逻辑顺序混淆。⑧已然未然混淆。⑨无中生有等。

在答题时,注重注意上述内容,可提高答题效率和解题正确率。

【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题干。

必须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

第二步,确定区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第三步,细心比照。

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简答题形式

(一)概括内容要点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类阅读的重要考查点,既可以考查归纳概括单一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考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在高考卷中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主要涉及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原因等方面。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筛选”是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整合”是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

【设问形式】

结合材料探究(概括)“×××”的原因(特征)。

【解题技巧】

1.摘取关键词句。根据题目指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稍加整合,给出答案。此法的关键是筛选准确、不漏要点。

2.合并同类项。在文段概括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很多包含“同类项”的句子,只要把“同类项”内容合并、提取即可。

3.去除修饰语。有时要求概括的对象是一个句群,组成一个句群的若干个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开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起辅助作用的句子,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起统率作用的句子,就能准确概括。

4.层次切分法。此法运用广泛,且能保证概括准确,不漏要点,前提是对所给文段细读,要依据论述对象准确切分层次,切分好层次后再运用提取关键词句、去除修饰语等方法来进行概括。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抓关键。

仔细审读题干,题干对答题方向具有限制性和指示性。应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限定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明确作答对象及作答要求,防止筛选信息时角度不明确。

第二步,读文本,定区间。

根据题干的限制和指示,首先应仔细阅读各则材料,通过寻找关键句(或用概括的方式)把握每则材料的内容大意,找到答案所在的区间,在有效的信息区间内筛选整合相关信息。这一步是答案“准”与“全”的关键。

第三步,摘要点,善整合。

可采用摘取中心词、提炼内容要点、压缩语段等方法,对筛选出来的语句进行加工整合,使之条理清楚,表述简洁。

(二)比较材料异同

由多则不同材料构成的信息类文本,会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但其逻辑关系不紧密,而合在一起又能综合表达一个主题。因此要强化主题意识,找出各材料间的共同点;同时又要研读局部,分辨各则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常常分为四种: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内容相似但观点不同,观点相近但侧重点不同。

【示例】《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三篇课文在所表现的人物精神方面各有哪些不同?

【解析】①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培育杂交稻,勇于建立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途径,体现了其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②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团火”温暖无数顾客,诠释出劳动模范的现实意义;③钟扬身兼多重身份,在他工作的每一个领域都竭尽所能,致力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思考与践行生命的意义。

【设问形式】

两则材料都围绕着“×××”来阐述,但在内容上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比较异同的三个维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找准比较点。

凡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审题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找出比较点,即题干中比较的关键词语。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根据比较点,从文中的确定答题范围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分清层次,确定关键词语。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语;二为“提取法”,即针对性地概括文意。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形成答案必须根据要求“深加工”,使之符合要求。

真题演练

(2024·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1.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A.⑥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①⑥③⑤ C.⑥④①②⑤③ D.②⑥①④③⑤

【答案】1.D

【解析】材料一画线句首先阐述了“船箭分离”的过程:“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而图解中,②展现的是第三级火箭一开始的全貌,④则体现了“弹出”的过程,故②④应位于最前面。然后,作者进一步介绍了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的“鹰号(登月舱)”的样貌特点“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接下来,则是“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的过程。而观察图解,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①中哥伦比亚号方向与④有明显不同,体现了“转身”的过程,⑥中两者接触则体现了“对接成功”的过程,所以紧接着是①⑥。最后,材料描述了宇航员们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的过程。图解中,③体现了合体后的“哥伦比亚”与“鹰”离开火箭的过程,到⑤时,它们已成为单独的飞行体。因此最后是图⑤。所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D。

新题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公共考古是查尔斯·麦克基姆西在其同名专著中最早提出的,用以定义考古学家代表公众并在公众的支持下记录并保存受到开发工程威胁的考古遗存的相关工作。这个观点在美国大受欢迎,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到底是“公共考古学”抑或是“公众考古学”的讨论。不过,这种讨论并不影响公共考古是为了让考古学可持续发展以及考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终极目标。

讨论公共考古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涉及对这一考古学分支的特征认知。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具有社会公共属性并且能够被公开、共有和共享的资源。公共性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和民众之间的共赢,也越能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

在当代中国,公众对于考古本身的学科价值没有什么质疑,甚至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然而,公共考古各方对于涉及教育性的具体问题的讨论并不热烈。公共考古教育性之所以重要,部分与公共性相关联,部分则与考古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及复杂的术语系统有关,再有就是很多考古发现与现代生活缺乏直接联系,让人们缺乏理解这些物件功能和内涵的具体情境。毫无疑问,文博机构和考古专家应该是公共考古教育的主要组织方。然而,他们在这方面的主体责任履行却并不乐观。不少考古专家会认为发现古代遗存并进行研究、阐释才是他们的核心任务,公共考古只是顺手而为或者可为可不为之事。

考古学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多维联系,绝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事。变考古学家的“他们的公共考古学”为公众的“我们的公共考古学”,支持具有一定考古基础知识的媒体、社会团体和民众开展公共考古活动,才能让考古学获得坚实的公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也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考古的终极目标。

相比于博物馆多样而丰富的对公众进行研究的成果,公共考古领域对于公众本身的研究要薄弱得多,这一点,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贫乏的情况中不难获知。不能透彻了解公众,公共考古就无法形成准确的“客户”画像,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公共考古更好实现目标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公共考古作出贡献。

(摘编自魏峻《公共考古:关键特征与未来发展》)

材料二:

夏文化考古融入近现代普通公众的视线中,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变迁过程,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实践,至今仍处于进行时。夏代长期作为学者和公众对信史、神话分析认知的关键点,相信夏王朝的存在,相信夏文化可以寻找,“夏王朝信史说”成为学者、广大群众共同的重要认识基础。自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公众,都意识到了夏文化探索尚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研究了近四十年的二里头文化仍是一大焦点,而二里头遗址作为目前为止夏文化探索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出土遗物最丰富、等级最高、生产力水平最先进、时代特征最明显、性质最明确的都邑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社会公众面前基本成为了夏文化代名词。近十年来,新兴的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给夏文化公共考古提供了传播的良好平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处于进行时,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夏文化研究也在公共考古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当下的夏文化公共考古实践,都有向受众传播信息的目的,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显要作用就是用历史叙事唤醒了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历史叙事的方式又分为两种:文学叙事与考古叙事。文学叙事也可以称为文献叙事,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与个人感情。这种文献叙事可让后人得到相对完整的历史记忆。考古叙事则是公共考古传播的最直接叙事手段:具体的考古遗址、物质遗存,它们出土的样貌指向某个瞬间,相对于文学叙事,它没有连续性,因而如果仅以考古叙事去描绘一段历史,它所唤来的“历史记忆”是破碎的。

公共考古中的考古叙事还有一个特点——指向性。可以说,公众关注考古的最直接需求就是它的指向性。因为出土遗物可以作为历史问题的直接解释。夏代作为一个历史难辨的时期,它神秘莫测,需要一种拨云见日的指向: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遗址,绿松石龙、青铜爵是遥远的夏王朝产物……这种指向性是公共考古的一个前提。

既然学界探索夏文化仍在进行中,二里头等考古学文化和夏文化的关系尚有争议,文学叙事夹杂了浪漫主义民间传说,考古叙事又要确切的指向性,那么该如何保证“文学叙事”以及“考古叙事”下公共考古的科学性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叙事内容与考古科学性先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必要的科学性是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特征,而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冲突,考古学本身也是一门“解释”的学问。事实上,遍迹中国的大禹陵、禹碑、禹迹,如果都需要考古学解释,这的确是学术求真严谨的显现,但对于公共考古这一社会事业却是无味的。公共考古事业更需要一种人文关怀,尤其对于夏文化这一特殊的存在,夏文化公共考古就是要去唤醒民众对夏代的“历史记忆”,将其以文学叙事呈现出来,更能使夏文化升华出人文情怀下的意义与价值取向。

夏文化作为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加大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利于构建接地气的中国上古史。

(摘编自黄乐天、侯卫东《公共考古视野下的夏文化传播》)

1.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这一研究结论,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①可夯实“夏王朝信史说”这一共同认识基础,使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内容更具科学性。②可唤醒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推进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围绕关键点“二里头遗址研究结论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意义”筛选整合相关信息概括即可。

①文中谈到,自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学界和社会公众,都意识到了夏文化探索尚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其中“二里头遗址作为目前为止夏文化探索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出土遗物最丰富、等级最高、生产力水平最先进、时代特征最明显、性质最明确的都邑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社会公众面前基本成为了夏文化代名词”,据此可知,可夯实“夏王朝信史说”这一共同认识基础,使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内容更具科学性。

②结合“当下的夏文化公共考古实践,都有向受众传播信息的目的,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显要作用就是用历史叙事唤醒了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可知,可唤醒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推进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

来源:老谢语文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