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于 2011 年,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2022 年入选 “双一流” 建设高校,数学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以 “创知、创新、创业” 为特色,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模式,形成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截至 202
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于 2011 年,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2022 年入选 “双一流” 建设高校,数学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以 “创知、创新、创业” 为特色,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模式,形成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截至 2024 年,学校已签约引进教师 1300 余人,包括 57 位院士,科研平台涵盖 4 个国家级平台、45 各省部级平台,如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
数学与物理学:数学学科入选 “双一流”,科研成果多次发表于《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物理学与诺贝尔奖得主团队合作密切,在芯片研发等领域成果显著。
生物医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 B + 评级,生物医学工程获 B 评级,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医疗设备,科研实力跻身全国前 50%。
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依托深圳新能源产业集群,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合作紧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百强。
深圳大学 1983 年批准建立,早期由北大、清华援建,1996 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2 年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2017 年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现有粤海和丽湖两个校区,在校生超 4.4 万人,拥有 15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 14 个博士后流动站,工程学、材料科学等 4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
工学与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等 17 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百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腾讯、华为等企业合作紧密。
医学与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实力突出,拥有 3 所直属附属医院,医学部与深圳湾实验室深度合作。
人文社科与商科: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在华南地区影响力显著。
哈工大(深圳)前身为 2002 年成立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7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成为哈工大一校三区(哈尔滨、威海、深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定位 “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依托哈工大传统工科优势,结合深圳产业资源,重点发展新工科。现有全日制学生超 1.3 万人,拥有 5 个国家级实验室平台和 3 个院士重点实验室,如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 学科,与华为、腾讯深度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成果丰硕,2023 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国高校前 15。
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学科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实验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领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比亚迪合作开发新能源材料。
环境与土木工程: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海绵城市建设,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结构主动控制技术上打破国际垄断。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成立于 2001 年,2018 年由深圳研究生院与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整合而成,定位为 “国际化研究型研究生院”。学校依托清华大学优势学科,结合深圳产业需求,形成 “6+1” 学科领域(材料科学、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海洋工程、未来人居、环境生态 + 创新管理)。现有在校学生 4677 人,专职教师 195 人,与伯克利、耶鲁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依托石墨烯发现者安德烈・盖姆教授团队,在新型材料研发领域国际领先,材料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
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与伯克利合作的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聚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图灵奖得主大卫・帕特森教授领衔 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
医药健康与海洋工程: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联合深圳医学科学院,开展精准医学研究;海洋工程研究院在深海探测技术上取得突破。
来源:潇雅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