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都昌县徐姓村庄源流(2):苏山下林渡始祖徐熙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9:20 1

摘要: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5),徐密卸任南归,途经饶州凰岗,见其山水秀丽,遂家焉。

传家训扬新风之256丨苏山乡下林渡徐村:渡头烟火起

都昌徐姓有100余个村庄,近2万人,尊唐朝徐密为一世祖。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5),徐密卸任南归,途经饶州凰岗,见其山水秀丽,遂家焉。

后裔分数支迁入都昌。

▲徐氏宗谱

南宋宝庆年间,9世徐应午鄱阳凰岗迁都昌秃山,亦称整山

即今蔡岭镇田民水库附近。

南宋景定年间,10世徐学宾致仕后迁双港画林

即今徐埠镇子云村委会辖地。

至正年间,13世徐国用双港蔡岭吕岭

洪武年间,14世徐伯英吕岭荷家岭

即今徐埠街社区居委会荷家岭徐村。

同期,15世徐子祥亦由吕岭迁枣树下

即今徐埠街社区居委会枣树下徐村。

参阅都昌县徐埠镇徐埠街往事

▲都昌县乡镇图

10~39世字辈为:

宾卿智国伯,子熙玉庭纹

周孔孟,显达振芳春

时际观良会,家声允庆新

徐子祥生子七:熙让、熙和、熙通、熙昇

长子徐熙让为苏山彭埠桥始祖。

参阅都昌徐姓村庄源流(1):苏山彭埠桥始祖徐熙让

五子徐熙和为徐埠老屋里始祖

六子徐熙通为苏山徐港桥始祖。

幼子徐熙昇为苏山下林渡始祖。

本篇略述徐子祥幼子徐熙昇支下部分村庄。

景泰年间,16世徐熙昇枣树下迁三十八都下林渡

即今苏山乡雷山村委会下林渡徐村

清同治《都昌县志》载:

下林渡,在治北七十里,亦名夏天渡。

鄱阳湖湖口长江下林渡为必经之要津

下林渡周边有山,诸如兰若山、道观尖、高家山。

▲下林渡碑叙石碑

16世徐熙昇生子三:玉联、玉辉、玉聘

成化年间,长子徐玉联(名耀)由下林渡傅家墩

后人冠祖名于村名,即今多宝乡仁义村委会徐耀村

同期,次子徐玉辉下林渡迁二十八都牌垅

即今蔡岭镇牌垅村委会牌垅口徐村

景泰六年(1455),三子徐玉聘出粟1300石赈灾,办学行善。

后人将其居处称作学堂岭,即今苏山乡高家山西麓。

▲下林渡桥头石狮

嘉靖年间,17世徐玉聘三子徐庭济学堂岭分居兰谷

即今苏山乡雷山村委会新屋里徐村

徐玉聘幼子徐庭声由学堂岭迁鸡枫树下

即今苏山乡雷山村委会鸡枫树徐村

万历年间,徐庭济曾孙徐宗载(字振斋)由新屋村分居谢家湖东岸

后人冠祖名于村名,即今苏山乡雷山村委会振斋湾徐村

当地把下林渡、新屋里、鸡枫树、振斋湾称作老四村

▲陶仙寺(又称雷山寺)

万历年间,徐振斋富甲一方,在雷山一带有千谷洲、万谷畈

徐振斋曾捐粮赈灾,朝廷赐予三件宝物,以示褒扬。

一是水火敕,亦称珍珠烈火旗,民国年间毁于火灾。

二是象牙八仙雕像,现存两片。

三是一对黄花梨木龙凤蜡烛台,1960年代上交苏山公社,不知去向。

▲象牙雕像

1949年,村人徐观达随军赴台。

1991年回故土探亲,捐3万元修缮祖祠。

1998年鄱阳湖遭遇特大洪水,徐观达下林渡600余村民每人20元,以度难关。

2015年,逝于台湾的徐观达魂归故里,葬下林渡祖茔。

▲祖祠

1998年洪灾过后移民建镇,下林渡徐村原5、6、7、8四个生产小队分迁四处。

看似四个村落,称作新四村

下林渡新村门楼由村人徐观潮撰联:

新农村新农民金山银山聚宝山山山富有

讲科学用技术农业林业运输业业业兴隆

徐观潮曾任都昌县民宗办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县卫健委党委书记。

著有《信访救济手记》《名将陶侃》《同根兄弟》《失落的文明》《烈焰瓷都》《中国继康档案》等著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下林渡新村

以上。

来源:湖畔黄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