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越来越多,模块抽组、动态分散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高质量组织生活促进战斗力提升,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实践证明,组织生活质量越高,一线战斗堡垒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越强。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任务实际,积极创新落实组织生活
当前,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越来越多,模块抽组、动态分散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高质量组织生活促进战斗力提升,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实践证明,组织生活质量越高,一线战斗堡垒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越强。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任务实际,积极创新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方式手段,让组织生活不断向打仗聚焦、向实战靠拢,持续为战斗力赋能,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编 者
空军某雷达分队:“云端”会议开在战训一线高效发力
议事灵活开展 决策即时落地
■杨浩诚 饶子锐
深夜戈壁,警报突鸣。指挥车内,空军某雷达分队分散在多个点位的支委,通过加密信号实现“云端集结”,并依靠各自屏幕前实时传输的空情态势画面,迅速展开研判。
“建议一分队火速前出补盲……”在这次议战议训中,党支部快速汇总研究支委提出的意见建议,表决通过采用“最小编组机动法”。
收到命令,官兵快速撤收雷达装备,按照方案驶向目标阵地。这次依托快速响应、快议快决、快抓落实的“三快”议事机制实现的战地决策,是该分队紧贴任务实际开展党建工作的生动一幕。
“执行任务时,部队往往分散在不同区域实施小群多路行动,党组织很难集中开会学习研究,就算好不容易集合起来,也可能随时被打断。”谈及跨区机动过程中召开支委会面临的现实情况,该分队党支部书记坦言,人员难集中、议题难深入、决策难落地,成为制约党建工作质效的瓶颈。
去年以来,分队党支部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分析问题症结,研究思路办法。大家普遍感到,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必须着眼战场实际,寻找更快捷、更高效的决策方式方法。他们深入方舱机台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了“任务区块划分、时间板块整合、议题模块拆分”的破题思路,并依据有关法规要求,逐渐摸索建立起快速响应、快议快决、快抓落实的“三快”议事机制。
新机制带来新景象。分队制订“云端”议事规程,明确“化整为零分段议、见缝插针灵活议、线上赋能云端议”等方式的具体应用场合。指挥车方舱,支委通过作战态势图实时监控各点位落实议事决策的进程;野战帐篷里,各党小组长利用任务转换间隙开展“5分钟战训复盘”;装备检修现场,党员骨干结合故障排查情况组织“诸葛亮会”……
在一次反干扰训练中,支委赵阳利用装备调试窗口期的20多分钟,组织大家在线上对几个雷达反干扰难题集体会诊。党小组长张兴华则抓住通联窗口间隙,带领6个点位党员骨干研究完善“动中密码更新机制”,这项成果后来被纳入旅级战备方案。
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分队有13项特情处置方案、8类装备优化建议是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开展议事形成的。
从“线上议战议训会”,到“动中民主评议”,再到“云端党小组会”……一位分队支委告诉笔者,“三快”议事机制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硬杠杠”的基础上,探索出动态分散条件下党组织议事决策新路径。
陆军某团:战斗小组开展党日活动助力战训
活动融入战位 主题对接实战
■孙德景 高 翔
初夏时节,陆军某团某连训练结束后,几名战斗小组的党员围坐在伪装网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为训练献良策”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无人机飞控手胡春生结合战术协同提出“利用无人装备回传数据优化火力配置”等建议,引发大家讨论。这场融入战术研讨的党日活动,是该团破解动散条件下组织生活难题的生动实践。
走下训练场,该连党支部书记王俊博坦言,驻训期间点位分散,有时偏远点位人员往返需数小时,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开展党日活动耗时耗力。如今,在党支部通盘筹划下,以战斗小组为单位开展党日活动的做法,已在团队推开。
这一转变,源于该团党委对动散条件下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深入调研思考。一名团领导说,按照相关规定,党日活动“每月相对固定1天”。日常在营区落实规定没有问题,可部队身处点位分散、任务动态的野外环境,就会面临诸多难题。
“动散条件下,组织生活可以做到‘形散’而‘神聚’,把活动融入战位,让主题对接实战。”党委会上,大家决定,任务推进到哪里,组织生活就跟进到哪里。他们将党日活动单元细化到战斗小组,明确在规定内容之外,可以根据上级精神和当前任务需要,利用训练间隙、装备保养现场等时机开展“自选动作”,增强党日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
在某战斗小组点位,组长杨涛利用训练间隙组织“5分钟战地微党课”,大家结合任务轮流讲战史、谈感悟。党员徐攀感慨,现在开展党日活动灵活机动、就近就便,既有力有效又贴近任务实际,大家的党性觉悟与战斗意识都得到提升。
为避免流于形式,该团制订“野外驻训主题党日活动指导清单”,明确战训融合主题,要求基层党委支部加强督导、末端问效。近期,某战斗小组将党日活动与“实战案例剖析会”结合,带领党员骨干就训练难题展开头脑风暴,在研究打仗中淬炼党性修养、锤炼过硬本领;某保障分队各战斗小组结合党日活动开展新战术研讨,鼓励党员骨干牵头研究新的战法训法,在任务中更好发挥模范带头和榜样引领作用。
从“集中开展”到“点位发力”,党日活动更有质效。驻训以来,该团各战斗小组积极发挥作用,党员骨干带头收集战训建议,多条训练“金点子”经实践验证后在全团推广。该团领导介绍,如今“支委会研定主题—战斗小组分散实施—支委会汇总转化”的模式已成常态,党日活动能较好做到扎根战位、融入任务,实现组织力向战斗力的有效转化。
海军某旅某营:流动党课送到驻训一线凝心聚力
教育嵌入任务 课堂搬上阵地
■杨广峰 丛镕基
东南沿海,某训练场硝烟弥漫。一场渗透侦察训练间隙,海军某旅某营党委委员姜大山结合战斗动员,为某点位上的几名党员骨干讲了一堂“战位党课”。
“革命战争年代,只有党员才有资格带头冲锋,只有党员才有资格扛炸药包。今天这块‘硬骨头’,需要咱们党员站出来,带领大家坚决拿下……”党课教育结束后约半个小时,下一场战斗打响,“党员突击队”成功突破“敌”前沿防线。
笔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不断增多,在动态分散常态下,如何让党课教育更好为练兵备战助力,成为摆在营党委面前的现实课题。经过不断实践,他们探索形成了“党委统筹抓教、多维平台施教、分层分类精教”的路子,让党课教育在战地生根,为战斗力赋能。
营党委议教会上,大家着眼驻训点位分散、人员流动频繁的实际,建立党委委员“巡讲+云课”双轨机制:每名党委委员都明确责任区,定期到各驻训点讲“战位党课”;依托强军网搭建云端课堂,通过视频直播实现分散点位党员骨干同步学习。
“越是练兵任务繁重,越要强化思想引领。”前不久,姜大山带着“党史战例微课集”辗转各点位巡讲,在防御阵地讲“上甘岭坑道党支部”,在侦察前沿讲“狼牙山五壮士精神”,把党课教育深度嵌入任务进程。中士陈列元听课后感慨:“听着前辈的战斗故事准备冲锋,手里的装备仿佛有了灵魂。”
“我来讲讲涉水突击时如何克服心理恐惧……”在装甲分队帐篷里,下士姜文轩的“兵说战法”微党课赢得掌声。该营打破职务层级界限,推开“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教育模式,遴选23名优秀党员组成“战地讲师团”,通过“分享教育”“众筹备课”打造出《荣誉为帆助力新启航》等12堂精品课。
驾驶技师商文鑫利用野战宣教器材,制作“党史知识闯关”互动课件;二级上士李星锐梳理我军装甲装备发展历程,激发党员爱装意识……随着组织生活的“炉火”越烧越旺,部队战斗力也水涨船高。
“指挥员侧重谋略指挥类战例”“技术骨干侧重装备革新历程”“新党员侧重党史军史故事”……翻开该营近段时间党课教育计划表,分类施教法清晰可见。一位营党委委员告诉笔者,他们正着手区分党委支部、基层干部骨干、新老党员等对象,建立包含“战例解析库”“典型案例集”“情景模拟课”等在内的党课资源库,组织大家紧贴练兵备战实际,把更多好党课送上战位,让教育准星始终对准打仗靶心。
来源:中国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