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主会场活动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承办,西安市博物馆协会、西安市莲湖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
5月17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主会场活动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承办,西安市博物馆协会、西安市莲湖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协办。
开幕式上,博物馆代表发起《“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倡议书》,号召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博物馆活动的博物馆、国家机关、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以及个人深化馆际区域交流协作,加速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激发青年群体交流活力,教育赋能激活经济动能,打造文化枢纽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阿夫拉西阿卜国家博物馆、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瑞中之桥友好协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据介绍,目前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朋友圈”进一步扩大,现已成为一个由73家联盟会员共同组成的国际性文化纽带。
活动现场,全球首款基于AR技术的全博物馆领域智慧应用——云观博,以及“AI互动问答”导览服务,凭借其在文物全息数字化、虚拟可视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互动式科技文博新体验。文创集市上,30余家各级各类博物馆和文创公司的500余款各类文创产品,包括文具类、家居类、服饰类、数码类、旅游纪念品类等多种类别,以更加生活化的设计,让观众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
在随后举办的“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越南、瑞士、马来西亚、列支敦士登等国的文博专家和学者,就博物馆在当代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展开讨论与分享。
据介绍,今年博物馆月期间,西安市除主会场活动外,还精心策划了“三大系列196项活动”,着力从四个维度展现西安“博物馆之城”的独特魅力。全市推出33个特色展览,精心推出《美美与共》国际文化展,汇集丝路周边文物,彰显文明互鉴;全新打造《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展》,以斗拱榫卯为切入点,活化非遗传承。系列展览涵盖历史探源、自然科技、非遗民俗等多元主题,为观众铺开跨越时空的文化长卷。
此外,西安市还推出130项覆盖全龄段的社会教育活动,既有面向青少年的“古建筑八大作”研学课程,通过搭建斗拱模型,让新生代更好理解古建营造智慧;也有“唐茶道体验”等沉浸式活动,以茶饼研磨、点茶技艺再现唐人风雅。特别是推出“文物会说话”全媒体传播计划,通过视频、展演、微短剧等方式,全力推动古老文物从场馆房舍走向现代生活。
依托“云展览+云教育+云互动”矩阵,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伟力,让观众从云端感受文物活化利用的最新成果。西安城墙推出MR体验项目、虚拟弓箭及射击体验活动,观众佩戴设备便能“穿梭时空”;陕西自然博物馆推出虚拟体验活动,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实现与史前生物的“亲密接触”。同时西安市还组织开展短视频挑战赛等系列线上活动,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触摸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新形态。 为了打造“家门口的博物馆”,让大家感受博物馆之城的“文博盛宴”,西安市开展地铁遇见博物馆主题巡展,联合市轨道交通集团,将组织十余家博物馆在钟楼、大唐不夜城、电视塔等地铁热门站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流动博物馆巡展。
文化艺术报群媒体记者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责 编 | 孙 梦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来源:白雪公主的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