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帮朋友挑选 25 万左右的新能源车,期间试驾了阿维塔 06。原本没有太多预设,实际体验后,发现这款车在日常用车场景中有不少值得说道的细节,下面就从实际使用角度,客观说说试驾过程中的感受。
最近帮朋友挑选 25 万左右的新能源车,期间试驾了阿维塔 06。原本没有太多预设,实际体验后,发现这款车在日常用车场景中有不少值得说道的细节,下面就从实际使用角度,客观说说试驾过程中的感受。
朋友比较注重安全。阿维塔 06 的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占比超过 34%,这种钢材的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五倍以上,后地板采用一体压铸工艺,车身框架结构稳固。此前看过这款车的碰撞测试,侧面碰撞后 B 柱没有明显变形,车门依然能够正常开启,在突发状况下能保障逃生通道的畅通。电池防护方面,车辆配备了九层保护结构,底部铺设了三层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即便行驶过程中遇到坑洼路面导致底部被刮蹭,也无需过度担忧。官方测试数据显示,电池浸泡在 1 米深的水中 48 小时仍能正常工作,面对下雨天或短时间涉水路况,能让驾驶者更安心。全车搭载的电池均来自宁德时代,没有混装其他品牌电池的情况,无需担心 “减配” 问题,同时全车配备九个气囊,前后排乘客的安全都能得到覆盖。
动力和续航是新能源车用户普遍关注的点,阿维塔 06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这次试驾的是增程版,其搭载 1.5T 发动机和电动机,发动机主要承担供电职责,车辆驱动完全依靠电机。这款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231 千瓦,最大扭矩为 367 牛・米,踩下电门时动力响应比较及时,没有明显延迟,轻踩踏板就能感受到动力输出,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成绩为 6.6 秒,实际超车过程中,动力输出干脆,不需要长时间等待。之后也试驾了 Ultra 纯电四驱版,这款车的零百加速成绩为 3.9 秒,动力表现更为强劲,但从日常使用场景来看,增程版的动力已经足够应对各类路况,同时还能避免里程焦虑。
增程版提供两种电池容量选择,分别是 31.7 千瓦时和 45.06 千瓦时,对应的 C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 230 公里和 330 公里。朋友每天通勤距离大约 20 多公里,搭载 45.06 千瓦时电池的版本,一次充满电差不多能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不用频繁充电。如果需要长途出行,增程器会及时介入,综合续航能力能够满足长途行驶需求。试驾过程中特意留意了能耗情况,城市道路温和驾驶时,电耗大约在 16 千瓦时每百公里;高速行驶且开启空调的情况下,电耗会上升到 18 千瓦时每百公里;增程模式下,百公里油耗约为 6 升,整体使用成本处于合理水平。纯电版本方面,两驱车型的 CLTC 续航里程为 650 公里,四驱车型为 600 公里,快充从 30% 充至 80% 仅需 10.2 分钟,如果家里能够安装充电桩,纯电版的日常使用会更加便捷。
具体到不同配置的增程车型,2025 款 Pro 增程版、Max 增程版和 Ultra 增程版的官方指导价分别为 19.49 万、22.49 万和 25.49 万,三款车型的上市时间分别为 2025 年 4 月、2025 年 4 月和 2025 年 8 月。动力参数方面,三款车型的电动机均为增程式 314 马力,最大功率 231 千瓦(314Ps),最大扭矩 367 牛・米,参数表现一致。续航方面,Pro 增程版和 Max 增程版的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WLTC 纯电续航里程均为 170 公里,CLTC 纯电续航里程 230 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工信部和 CLTC)均为 1190 公里;Ultra 增程版的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W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 240 公里,CLTC 纯电续航里程 330 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工信部和 CLTC)为 1250 公里。充电方面,三款车型均搭载 400V 高压快充平台,快充均针对 30%-80% 电量区间,Pro 增程版和 Max 增程版的快充时间为 0.25 小时,慢充时间 6 小时;Ultra 增程版的快充时间为 0.17 小时,慢充时间 7.5 小时。
底盘表现超出了预期,车辆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悬挂结构,配备铝合金摆臂,中高配车型搭载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能够根据路况调节悬挂软硬程度。行驶在坑洼路面时,悬挂对颠簸的过滤效果较好,压过井盖时只有轻微晃动;通过减速带时,冲击感比较柔和,官方数据显示能将 5 厘米的颠簸化解为 2 厘米的体感,相比同级别部分车型,乘坐舒适性更优。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当,轮胎抓地力稳定,驾驶时的信心较足。不过在低速通过减速带时,会感受到轻微的生硬感,日常在小区等低速场景行驶时,这种感受会稍微明显,但并不影响整体使用体验。
四驱系统主要针对湿滑路面进行了优化,下雨天加速时不会出现车轮打滑的情况,同时配备智能掉头功能,在狭窄道路掉头时无需多次倒车调整,操作更加便捷。山路驾驶过程中,四驱系统能够合理分配动力,过弯时相比两驱车型更稳定,虽然市区道路中这类功能的使用场景不多,但在复杂路况下能体现出优势。
坐进车内,座舱设计更贴合驾驶需求。中控台向主驾一侧倾斜,常用按键都设置在顺手可及的位置,驾驶过程中无需分心寻找。仪表盘和中控屏的安装位置适中,既不会遮挡视线,也不需要驾驶者低头查看,空调控制区始终显示在屏幕底部,操作起来很方便。门板扶手的高度设计合理,胳膊搭在上面时比较放松,整体座舱没有多余的装饰设计,各项配置都以实用为主。
车机系统采用华为 HarmonyOS,配备 15.6 英寸大屏,屏幕边框较窄,视觉效果舒适。搭载的华为麒麟芯片性能稳定,滑动菜单、切换应用时操作流畅,播放视频也不会出现卡顿现象。语音助手 “小塔” 的响应速度较快,下达 “打开空调调到 25 度再开主驾通风” 这类复合指令时,能够一次性准确执行;尝试用东北话询问 “附近哪旮沓有商场导航去”,语音助手也能准确识别,方言兼容能力较强。导航、音乐等常用功能的入口设计简洁,点两下就能找到,即便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操作。
内饰用料方面比较实在,全车配备 7 平方米软包,中控台、门板等经常接触的部位都采用软质材料包裹,不像部分车型只在表面做软质处理。顶棚采用超纤仿麂皮材质,手感柔软,家里有小孩的情况下也比较放心;中控饰板为真木材质,纹理自然,能够触摸到真实的肌理质感,相比印刷木纹更具质感,饰板接缝均匀,没有毛刺,做工比较扎实。
座椅用料讲究,高配版本采用 Nappa 真皮材质,手感细腻,不会有生硬感。前排座椅内置 10 层衬垫,能够较好地托住身体,不会产生硌痛感,座椅缝线工整,边角处理扎实。座椅面料带有特殊防护层,试驾时不小心洒了点饮料,用湿布擦拭后就能清理干净,对于家里有小孩或者经常在车内吃喝的用户来说,打理起来比较省心。
后排座椅的材质与前排保持一致,靠背填充饱满,长途乘坐也不会感到疲惫。舒适性配置比较全面,主驾和副驾均标配双零重力座椅,无需额外选装,前排座椅支持 14 向电动调节,坐垫长度、靠背角度以及腿托都能进行调节,方便找到合适的乘坐姿势。一键放倒功能可将座椅调整为 120 度半躺状态,长途驾驶疲劳时,躺下来休息能有效缓解疲惫。前排座椅还配备加热、通风、按摩功能,冬天使用加热功能能快速让座椅变暖,夏天开启通风功能不会闷汗,堵车时打开按摩功能可缓解驾驶疲劳,实用性较强。
空调系统除了基础的制冷、制热功能外,还具备除菌净味、保持空气湿润的效果,长时间开启空调也不会感到空气干燥。前排采用多层隔音玻璃,隔音效果较好,当车速达到 120 公里每小时时,车内依然保持安静,正常交流无需提高音量,舒适性表现超出该价位段的普遍预期。
空间表现也值得一提,身高 180 厘米的驾驶者,调整好驾驶座后,头顶仍有一拳多的距离,不会感到压抑。驾驶座配备可伸缩腿托,长途驾驶时能够托住大腿,减少膝盖酸痛感。前排储物空间设计实用,中央扶手箱深度和容量较大,放入四五瓶水以及一些零碎物品完全没有问题;门板储物格能够容纳大号保温杯,中控台下方设有 50 瓦无线充电板,手机放上去就能自动充电,无需额外连接充电线,避免了线路杂乱的问题。
得益于 2940 毫米的轴距,后排空间表现宽敞。身高 180 厘米的乘客坐在后排,膝盖距离前排座椅有两拳多的距离,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溜背式车顶设计没有影响头部空间,头顶仍有一拳余量。后排地台几乎处于全平状态,中间位置乘坐时不需要岔开腿,舒适性较好,同时后排配备两个 Type-C 充电口,中央扶手放下后带有杯架,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后备箱采用掀背式设计,开口较大,搬运大件行李时比较方便。常规状态下,后备箱能够容纳两个 20 寸登机箱和一个背包;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放倒后后备箱地板保持平整,试驾时尝试放入折叠婴儿车后仍有富余空间。不过后备箱深度表现一般,体积特别大的行李箱需要横着放置才能关上后备箱盖。前备箱容量为 70 升,能够放置双肩包、零食等物品,夏天还能临时当作小冰箱存放饮料,实用性较强。
外观设计方面,这款车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前脸设计灵感源自蓄势待发的猎豹,引擎盖线条硬朗,与轮眉相连,呈现出向前俯冲的视觉效果。F 型大灯设计独特,远看时如同眯眼的状态,近距离观察能看到大灯内部搭载 212 颗 LED 灯珠,日行灯和转向灯采用分层设计,点亮后层次感清晰。近光灯的照射距离可达 90 米,覆盖范围接近 10 条车道,晚上行驶在山路上时,路边的碎石都能清晰看到,照明效果优于不少同级别车型。
车身侧面比例协调,4855 毫米的车长搭配 2940 毫米的轴距,采用前悬短、后悬长的设计,让车身显得修长。1.36 的宽高比、超过 0.5 的轮高比,再加上 255/45 R20 规格的宽胎,让车身侧面呈现出低趴运动的姿态。悬浮式车顶设计巧妙,黑化处理的 B 柱和侧窗让车顶看起来如同悬浮状态,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提升了整体质感,手靠近车门时把手会自动弹出,初次使用时需要留意,避免夹手。两条上扬的腰线从车头延伸至车尾,即便车辆静止时,也能呈现出向前冲的动感。
车尾层次感丰富,大掀背设计既提升了美观度,又保证了实用性。尾灯内部搭载 204 颗 LED 灯珠,流水式转向灯在夜晚点亮时辨识度高,高位刹车灯隐藏在尾翼下方,刹车时自动点亮,能够有效提醒后方车辆。固定式尾翼虽然不能升降,但能够减少 40% 的后轴升力,既提升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又优化了风阻系数,同时增添了运动气息。这次试驾的车型采用云紫色车漆,在阳光下会泛出淡淡的紫色,类似傍晚云霞的色调,相比常见的黑白灰车漆,辨识度更高,行驶在路上不易与其他车辆撞款。
综合来看,阿维塔 06 在多个方面的表现较为均衡,能够满足日常驾驶的乐趣需求,同时也兼顾了家用所需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对于预算在 25 万左右考虑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来说,不妨亲自试驾体验,车辆的实际驾驶感受,只有亲自握住方向盘才能真切体会到。
来源:苹果说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