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艺术的线条与生命的脉动交织,当光的轨迹在时空中留下刻痕,一场名为《光脉纪事》的展览悄然展开。这是艺术家董亞苹与95后跨界策展人马思洋的首次合作,由空间主理人丁大宝牵线,在北京宋庄「宽的空间」呈现一场突破常规的艺术实验。
2025年10月29日北京宋庄·国防艺术区A208「宽的空间」
艺术家董亞苹 × 策展人马思洋 首次合作展
当艺术的线条与生命的脉动交织,当光的轨迹在时空中留下刻痕,一场名为《光脉纪事》的展览悄然展开。这是艺术家董亞苹与95后跨界策展人马思洋的首次合作,由空间主理人丁大宝牵线,在北京宋庄「宽的空间」呈现一场突破常规的艺术实验。
本次展览《光脉纪事》并非单纯的作品陈列,而是记录光通过一个生命体的传播轨迹。董亞苹的创作,是她对生命的体悟与能量的外化——每一根线条、每一抹色彩,都是光在时空中的标点。这些作品连缀成独特的能量光谱,引导观者回溯艺术最原始的样态:艺术家用生命在虚空中刻下的痕迹。
策展人马思洋以95后的鲜活视角,将展览延伸为一场艺术、美愈与生命的深度交融。在这里,作品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成为疗愈的媒介,邀请观众在光的脉络中感知自我与宇宙的共振。
学术与灵性的双重碰撞
展览特邀学术艺术权威柴中建老师与董亞苹展开现场对话,从哲学与艺术史的角度解读「光脉」背后的深层逻辑。同时,颂钵师的即兴演奏将空间转化为声场,用空灵的频率唤醒观者的听觉维度,完成一场身心的沉浸体验。
特别增设的互动环节
1:学术对谈+观众Q&A
柴中建老师与董亞苹的深度对话后,预留30分钟开放观众提问,探讨艺术创作与生命哲学的关系。
2.颂钵冥想体验
颂钵师将在特定时段引导集体声音疗愈,观众可闭目感受声波振动与展览光线的能量共振。
3:观众与艺术家深度交流
在宽的空间,遇见另一种可能
董亞苹的画笔下,藏着策展人马思洋年轻的温度;
柴老师的学术视角,为光的叙事注入思想的重量;
颂钵的振动,让艺术的能量在空气中流淌;
而你的参与,将让这场光的记事继续生长。
这里不只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关于未来艺术形态的对话——关于如何用创作疗愈时代,如何以光为笔书写生命。
展览信息
地址:北京通州宋庄国防艺术区A208 宽的空间
展期:2025年10月29日—11月30
艺术家:董亞苹
策展人:马思洋
特别鸣谢:柴中建老师 、静初老师
光脉纪事:在线的宇宙里遇见光
当一根线挣脱几何的桎梏,它便成了光的脉动。
艺术家董亞苹的线,就像生命的心电图——每一幅作品中都暗藏着她每个时期内在的沉淀,所以我们将这次展览的主题命名为——《光脉纪事》,她的作品,即是她的生命故事,存在本身的流淌。
"光脉",即具有光的本质:亦是粒子亦是波。当你凝视这些作品时,或许你读到的是董亞苹生命之旅的切片——某年在旅途中的顿悟,某夜禅坐后的通透,都在线条的浓淡枯润中显影。这种疗愈力并非刻意为之,恰似老茶树经霜后自然转化的甘醇,是时间与心性共同发酵的结果。
曾有人突然在她的作品前泪流满面,在线条的起、承、转、合、中看见自己半生的缩影。这些反应印证了东方美学"气韵生动"的当代诠释——当艺术家将几十年修为注入一根线时,它便成了联通集体潜意识的量子隧洞。
《光脉纪事》记录的不仅是董亞苹的创作成果,而是光通过一个生命体的传播轨迹。每个作品都是光在时空中的标点,连缀起来便形成独特的能量光谱。当我们跟随这些光的印记回溯,最终遇见的,是艺术本身最原始的样态——艺术家用生命能量在虚空中的刻痕。
此刻展墙上的线条,仍在与宇宙背景辐射共振。
——策展人:马思洋
作 品 欣 赏
《光·澄明之境》 布面油画 60×80cm 2018
《光·澄明之境》 布面油画 60×80cm 2018
《光·澄明之境》——一场心灵的破晓仪式
《光》系列,并非仅仅是色彩的嬗变,而是一次灵魂的自我启蒙。
董亞苹分享,在这几幅作品之前,她的画布是低语的灰,是雾霭中徘徊的沉思。但随着一次出行,西藏的风,吹散了所有迟疑——光,终于以最澄澈的姿态降临。
这光,不是刺目的苍白,而是经幡拂过天际时,那一瞬流动的金,是转经筒旋转间,釉面折射的温润琥珀,雪山顶端,晨曦与信仰交融的薄釉般的光晕。
在此次出行前,父亲的病榻曾让她踌躇,可远行归来后,画布上流淌的,却是前所未有的轻盈与通透。
《光》系列,是放下的艺术,是以色彩体悟生命的证悟。每一笔,都像一句无声的箴言:真正的明亮,始于对阴影的坦然接纳。
《线语·游》 布面油画 150×200cm×3 2023
《线语·游》——轻盈的自在絮语
素白为底,任纤细的彩色线条如微风中的游丝,轻盈交织、舒展、垂落。时而疏淡如蝶翼震颤,时而绵长似一缕未落定的思绪。
这组画,最初只是董亞苹在黄山云雾间的几笔随想。后来它被策展人选中,要铺满十米高墙,便渐渐长成了三联的规模。说来也怪,创作时竟出奇地顺畅——线条自己会游走,墨色仿佛有呼吸,像山风掠过纸面时留下的痕迹。
她本无意经营什么章法,只是顺着直觉走。
或许艺术最诚实的状态便是如此——不必解释,只需呈现那一刻的呼吸与心跳。
《宇宙的种子》 布面油画 150×200cm 2023
《宇宙的种子》——在静默中苏醒的灵性之光
这幅作品,以温润的绿色为基底,托起一枚如蚕蛹又如种子的椭圆形主体。
这是艺术家长期探索的意象——生命的母体,此刻被赋予新的灵性维度。
因烫伤困于室内的日子里,她对春日生机的渴望与静坐冥想的向内凝视,催生出这幅画作。
种子内部不再是封闭的蛰伏,而是迸发出交织的彩色线条,如神经脉络般敏感颤动,又如光丝穿透混沌。这些线条是生命自证纯粹的痕迹,它在幽暗中苏醒,在限制中破壳,将疼痛与寂静转化为色彩的绽放。
绿,是窗外不可及的春天,也是内在孕育的沃土;而那颗“宇宙的种子”,终于在此刻以自身的韵律活了过来它不再等待破土,而是直接向虚空伸展触须,宣告一种“无需外在认可的、自足的生命力。
《灵性之树》 布面油画 100×120cm 2023
《灵性之树》
蓝色:象征宇宙高维能量的流动,
而黄色:是肉身在此刻的震颤与承接。
这幅作品也是董亞苹在脚烫伤的封闭期创作出来的,静坐中触碰到一种超越日常的震撼,窗外新生的春天与内在迸发的灵性,形成镜像般的共鸣。
树形并非具象,而是能量穿透维度的痕迹——蓝色如虚空降落的启示,黄色如细胞在信息洪流中的灼烧。
画面中两种色彩的碰撞,记录下那个“不可思议”的瞬间——当一扇门(行动)关闭,一扇窗(灵视)却轰然洞开,生命在限制中反而触到了无限。
《虚环》布面油画 172×172cm 2013-2024
《虚环》——穿越时空的圆
这幅作品,诞生于2009-2022年间的三次跨越。
董亞苹用了三个阶段,不同的表达过程去完成它。
最初是褪尽执念的“虚白”,灰调空气般的笔触将旧我溶解于无;接着,粗粝线条如破土之力撕开虚空;最后金色圆环成为终极封印——既是开始,亦是圆满。
三个阶段并非刻意延续,而是直觉在时间中自然发酵:“虚”不是空白,是能量在沉淀中迭代。
若宇宙有呼吸,这圆便是它吐纳的痕迹——无名、无目的,却让每一次涂抹都成为对“空性”更深的抵达。
《符光·莲境》 布面油画 60×120cm 2021
《符光·莲境》—穿越玄妙的梦,这幅作品源自一场玄妙梦境:道者凌空书符,金光如电劈开混沌,而佛莲在虚空中温柔托举,形成刚柔相生的张力。
艺术家并非刻意融合佛道,而是捕捉到二者天然的共振——符咒的凌厉笔触暗合天道法则,莲瓣的圆融曲线隐喻清净智慧。
创作过程如修行,最终画面偶然天成。那些游走的金线并非具象符号,而是对“道法自然”的直觉投射。当符光与莲影交汇,观者或可触及某种超越形式的灵性临界——有形的能量轨迹,无形的宇宙共鸣。
《心光》布面油画 60×120cm 2020
《心光》,这幅作品,艺术家直言是她对光的直觉追寻——它可能是夕阳的暖辉、人性的微芒,或是灵魂深处最璀璨的想象。
在某一刻的静思中,董亞苹忽然触及那道贯穿天地的极亮之光,它来自宇宙,也生于内心。
黄与荧光的流动,是自我向光的投射,亦是对通透本质的渴望。
她这样表达创作的心境:“人人皆可成为一束光,而我只跟随心的方向,让画布成为光的容器。
《圆满与涟漪》布面油画 直径50cm 2022
《圆满与涟漪》布面油画 直径50cm 2022
《圆满与涟漪》布面油画 直径50cm 2022
《圆满与涟漪》,这一系列包含三幅作品,前两幅以简洁纯粹的圆形呈现“大圆满”与“小圆满”,传递一种自足、平和的能量状态——圆满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心的安稳与自由。
最后一幅转向流动的水波纹线条,打破静态的圆,以扩散的涟漪象征生命的流动与释然,暗喻放下执念、回归本真的境界。
创作灵感源于董亞苹对友人的婚庆祝福,圆既是吉祥的象征,也映射了艺术家彼时灵性自然、轻盈舒展的创作状态。
三幅作品从静谧到流动,既是视觉的转折,也是心境的升华。
董亞苹简介
曾用名董亚萍,70后,生于河南商丘,现居北京。
个展:
2025 光脉纪事—董亞苹个展, 宽的空间,北京
2025 “织愈日记-董亞苹艺术展”沙龙,昆明乐道山居,云南昆明
2021 董亞苹 无线 个展,韩建美术馆,北京
2016 董亚萍作品个展,恩来美术馆,北京
2013 善与恶的回归-董亚萍个展, FFA当代艺术中心,江苏南京
联展:
2025 “至善至美”女艺术家展览,保利厦门艺术中心
2025 首届线体艺术大展,郑州石美术馆
2021 当代艺术邀请展,当代艺术馆,北京
2019 圣埃蒂安国际设计双年展,圣埃蒂安设计城,法国
2018 FFA 年度 展览/意识.自觉 FFA当代艺术中心,江苏南京
2018 新高地抽象艺术邀请展,798感叹号画廊,北京
2018 “青蔓计划”——女性艺术邀请展,798蔓空间,北京
2016 法兰克福书展“艺术+”, 德国法兰克福
2015 中国心灵•中国油画家作品德国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
2014 美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生命的感悟”,雅博艺廊,美国纽约
来源:视网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