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7岁李老太的故事让人唏嘘。这个山东农村老太太第二任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张老汉。两人搭伙过日子没两年,李老太突发脑梗半身不遂。她的大儿子王建国得知后,在村里嚷嚷"嫁出去的老娘泼出去的水",甚至扬言宁可坐牢也不掏赡养费。
77岁李老太的故事让人唏嘘。这个山东农村老太太第二任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张老汉。两人搭伙过日子没两年,李老太突发脑梗半身不遂。她的大儿子王建国得知后,在村里嚷嚷"嫁出去的老娘泼出去的水",甚至扬言宁可坐牢也不掏赡养费。
这事后来闹上法庭。法官翻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白纸黑字写着"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村干部老周上门做工作时直摇头:"现在村里像王建国这样的糊涂蛋不少,总觉得改嫁的老人丢了家族脸面。"
隔壁村退休教师刘芳说起这事很感慨:"我们村有个老太太,三任丈夫都走了,三个继子女争着接她去家里住。说到底还得看儿女良心。"镇卫生院的张大夫接过话茬:"久病床前无孝子。像李老太这样的失能老人,光靠子女确实难,要是能享受长护险政策就好了。"
法庭最后判决挺痛快。王建国必须每月支付800元赡养费,还得承担三分之二医疗费。调解员老李说:"现在农村养老官司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我们镇就处理了11起。"镇上养老院的徐院长插了句:"最近两年入住的老人里,二婚三婚的占了三成。有些子女表面孝顺,其实就是想甩包袱。"
这事在村里发酵了小半年。开始王建国还梗着脖子,后来听说要被列入失信名单才软下来。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趁势搞了场普法宣传,挂的横幅写着"改嫁也是亲娘,不养要坐班房"。镇上民政所的小赵告诉我们:"现在申请低保的失能老人,近四成是重组家庭。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加强这类群体的兜底保障。"
李老太现在住在镇养老院,护理员说她总盯着大门看。大儿子后来偷偷来过两回,站在院墙外面抽烟,始终没敢进门。隔壁床的吴老太劝她:"咱们这把年纪,能吃口热饭就是福气。儿女有儿女的难处,想开点儿。"窗外的杨树叶子哗哗响,养老院每天早上的广播体操音乐准时响起。
县里老龄办的同志最近在调研时发现,农村再婚老人医疗费用比初婚老人平均高出23%。这个数字背后是不少子女对继父母的推诿。镇司法所挂着的锦旗上写着"法暖夕阳",工作人员说这类调解案件最难的不是判案,是怎么让老人晚年的日子过得有尊严。
来源:珍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