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围绕“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生命的自觉”的劳动教育目标积极开展课程实践,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设计实施“三个一”劳动微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为了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围绕“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生命的自觉”的劳动教育目标积极开展课程实践,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设计实施“三个一”劳动微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一个锤子: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未来工匠需要具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校以“锤”为意象,将“铝合金锤子的制作”纳入通用技术课的常态内容。铝合金小制作投入少,开展方便,学生参与度高。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度专注,这有助于涵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参加一次“一个锤子”制作活动。
在制作锤子的过程中,从材料的裁取、式样的设计到台钳操作,再到打磨验收,每一个环节都考验学生的专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学生不仅要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还需要设计锤头、锤柄的图纸,对每一个加工面进行误差分析,并且掌握常见金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画线、锯割、锉削、钻孔、螺纹加工、表面处理等金属加工工艺,熟悉安全操作规范。这些项目实践都有助于学生内化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一把智能锁:科技赋能,追求卓越
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了便于管理,同时提高学生的签到效率,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出一款既可以锁门又可以签到的智能锁。
智能锁融合了电子信息技术、电路设计、新型识别技术,比普通锁更安全、更方便。它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将感应距离增加至5厘米,支持将刷卡感应模块置于门内侧,有效保障门锁安全。锁内集成的打卡签到功能模块可将学生的刷卡信息即时上传至云平台,替代传统签到方式,提高效率,节约学生的签到时间。
学校将这一发明拓展成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制作一把智能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资料收集、设计电路、设计外壳、安装调试等工作。这既需要学生有充足的电学和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随着“一把智能锁”制作完成,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能,涵养了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
一颗杨梅:勤于耕作,吃苦耐劳
杨梅是当地的特色水果。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200米长的“杨梅长廊”。在生物教师和当地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的指导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杨梅的种植、采摘、加工等劳动中。“杨梅长廊”里常常能遇到正在热烈讨论问题的学生——“什么样的土质、气候条件适合种杨梅”“如何科学疏枝,怎样合理施肥”“杨梅制品如何加工、存储,销往何方”……
一年一度的“校园杨梅节”是学生最为期待的活动。除了体验杨梅采摘,学生还能与学校食堂的厨师合作,将收获的杨梅加工成杨梅汤、杨梅馒头等美食。
“一颗杨梅”劳动实践微课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农产品的加工、物流、销售等相关知识,并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涵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精神。
“一个锤子”“一把智能锁”“一颗杨梅”的背后是以项目式学习为底层逻辑的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实践,其目标指向工匠精神的内化和迁移。要想实现课程目标,就要以学生的智慧为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制订教学活动计划,开展创意劳动实践,并将劳动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广泛传播学生劳动成果,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之美深入学生内心,不断激发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