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挺多人没意识到,现在不少在写字楼里敲键盘的年轻人,心里都盘算过一件事:要不要干脆回老家待着?不是说城里活不下去,就是有时候累得喘不上气,一想到老家还有几亩地、老屋还能住,念头就冒出来了。
其实挺多人没意识到,现在不少在写字楼里敲键盘的年轻人,心里都盘算过一件事:要不要干脆回老家待着?不是说城里活不下去,就是有时候累得喘不上气,一想到老家还有几亩地、老屋还能住,念头就冒出来了。
前阵子我表弟从广州辞职了,回村搞养殖去了。一开始家里人都以为他冲动,可他说,城里的房租涨到三千八一个月,天天吃外卖,月底一看工资条,存不下几个钱。回村至少生活成本低,水是自家井里的,做饭用柴火灶,每月花不了一千。但他也没轻松到哪去,买鸡苗三万,建棚子又花两万,疫苗饲料按月掏,刚干半年,赶上一场大雨,鸡舍积水,病死了小一千只,心疼得睡不着觉。
农村也不是躺着就能赚钱的地方。很多人以为种地养牛,自然有收成,可现实是,红薯丰收了,收购价跌到八毛一斤,卖了还不如本钱。有些人聪明点,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白天种菜,晚上直播卖土鸡蛋,顺带帮邻居发快递,一个月算下来,收入反倒比城里多些。有个朋友去年试种了五亩有机蔬菜,加上养了两百只鸭,靠微信朋友圈和本地餐馆供货,一年弄了个十五万,虽然比不上大厂年薪,但刨去开销,实际落袋反而更多。
关键是,这行当没法月初准时拿工资。种水稻,要等秋天;养鱼,也得看鱼长多重。有时候三个月没进账,全靠之前攒的钱撑着。而且人情社会绕不开——哪家娶媳妇你不去,以后办事谁搭理你?红白事随礼,少则两百,多则五百,平均每月随出去七八百很常见。这些钱不是大头,但日积月累,也算笔固定支出。
有人劝想回去的人,别一上来就砸几十万整大项目,风险太大。不如先小规模试试水,哪怕先租两亩地,搭个简易棚,边干边学。有个人从网上学技术,边养鸡边记笔记,半年后整理出一份病害应对清单,现在都不用请兽医了。
也有做得好的,把土特产挂电商平台,包装一做,价格翻倍。关键是得懂点门道,什么品种好卖、啥时候上市最划算,都要摸清楚。光靠“我想回乡过田园生活”这念头,撑不了三个月。
来源:爱音乐剪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