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房后感染HPV,和老公大吵一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23:51 1

摘要:在草莓医院妇科接诊过这样一个患者:31岁的闫女士(化名)在常规筛查中发现HPV52型高危阳性,伴随宫颈低级别病变;其丈夫同期检查出HPV感染并已出现生殖器疣体。这对夫妻的遭遇揭示了亲密关系中一个常被忽视的议题——​健康信息的透明化与共同应对​​。

在草莓医院妇科接诊过这样一个患者:31岁的闫女士(化名)在常规筛查中发现HPV52型高危阳性,伴随宫颈低级别病变;其丈夫同期检查出HPV感染并已出现生殖器疣体。这对夫妻的遭遇揭示了亲密关系中一个常被忽视的议题——​健康信息的透明化与共同应对​​。

过去我们常讲,要看感情够不够深、关系稳不稳,决定了彼此间的亲密程度。但今天,亲密关系有了更多可能,人们也更自由地选择开始一段关系。但是,在迈出那一步之前,你们是否认真聊过彼此的健康?

事实上,很多人虽然意识到“了解对方健康状况”很重要,但真正去沟通、甚至去做检测的人,却非常少,尤其是HPV (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它是目前最常见、最普遍的性传播感染之一。

但是,很多人对 HPV 还存在不少误解,依然让许多人选择沉默。这种不该有的“污名感”,正成为我们坦诚沟通、积极预防的最大障碍。

别因羞耻而沉默,因沉默而延误。

比如以为它是“那种病”、觉得只有生活不检点才会得、以为单身就很安全,或者以为戴套就能完全预防……

正是这些误解,带来了不必要的羞耻和恐惧,也让很多人在面对 HPV 阳性时陷入慌乱:

“我怎么会性生活不检点?”

“会得宫颈癌吗?”

“要不要马上手术?”

其实,绝大多数的 HPV 感染,尤其在年轻女性中,会在1-2年内被身体自动清除。只有少数持续感染的情况,才需要进一步关注,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

别怕,今天,我们陪你一起了解——关于 HPV。

关于HPV这些误区,正在耽误你的健康​

误区一:感染HPV=性生活不洁

真相:性生活不是HPV感染的唯一途经。性传播途径为主要途径,其他还有密切接触、间接接触、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

误区二:感染HPV=得宫颈癌​​

真相:绝大多数感染会被自身免疫清除,只有长期持续的高危型感染才可能病变。

误区三:HPV阳性必须手术​​

真相:低级别病变以观察为主;高级别病可能变需手术,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但并非所有感染都需干预。

误区四:疫苗万能,接种后无需筛查​​

真相:疫苗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HPV(如九价仅防9种),且接种前可能已感染。21岁以上女性仍需定期筛查。

误区五:男性不会感染HPV​​

真相:男性感染HPV通常无症状,但可能成为传播源。建议伴侣同步筛查或接种疫苗。

误区六:没有症状就不用就医

真相:HPV/TCT检测异常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若伴随以下症状,建议立即就诊:

异常阴道出血:如性接触后出血、非经期出血等;持续异常分泌物:如脓性、血性白带或异味等;疼痛或泌尿系统症状:如下腹坠痛、尿频、尿痛反复出现等。

定期筛查,守护宫颈健康

宫颈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早筛查早阻断,阻断率很高。

健康小知识:

✅ 定期做TCT+HPV筛查(99%以上宫颈癌患者可检测出HPV;80%女性一生至少感染一次HPV)

✅ B超选腹部要憋尿、选阴道无需憋尿(有性生活姐妹更适合)

来源:仁济医院刘毅东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