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完全不同的感觉,《雪豹》中的周卫国就是这样的。
文|顺
同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完全不同的感觉,《雪豹》中的周卫国就是这样的。
这个角色如今已经成为了张若昀心中“永远的痛”,
虽然文章早已退出主流影视圈,张若昀已经成为现如今大火的男演员,
可是在这个角色上,他永远都超过不了文章。
做人如何暂且不论,至少从演技的角度来说,文章绝对绝对是相当厉害的角色,这一点在《雪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是因为这部剧,文章在当年火的一塌糊涂,连带着电视剧《雪豹》亦是如此,
各大卫视轮番播出,一播就播了好几年,
毕竟在抗日神剧这个领域,《雪豹》真的算是质量很高的那种。
当年《雪豹》筹拍的时候,剧组直接找到了文章希望他来出演周卫国这个角色,
当时的文章就已经在圈内有一定的地位了,因为档期太忙,所以文章没走开,也没有答应出演。
就在剧组准备换人演男主的时候,投资方却打来了电话,要求剧组一定要使用文章,如果文章不来,我们就撤资!
文章从赵宝刚的《奋斗》后渐渐打出了名气,2008年的《蜗居》之后更是一炮而红,
《蜗居》的收视率节节攀升,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文章的收视号召力。
当时的文章处于自己事业的巅峰期,
如果他出演《雪豹》的话,这部电视剧绝对能卖一个好价钱。
再加上《雪豹》这部剧的剧本确实很出色,而且投资也相当足,有着足足两千万人民币,
这笔钱在当时的内娱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拍一些电影都够了,更别说电视剧了,所以文章最终选择加入《雪豹》的制作,
文章在拍摄过程中相当的敬业,甚至有一场扔手榴弹,然后手榴弹爆炸的戏,文章的脸还受伤了。
归根结底,原因就在于文章不愿意用替身演员,
本来这种有一定危险性的戏份,都会有专门的替身演员来演,可是文章偏偏不用,他坚决要自己上。
他是这么解释自己的行为的:
“我是个演员,如果找个替身上阵,就相当于糊弄观众,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口碑就没了,咱不能让人家说我们耍大牌,太娇贵。”
文章不仅所有战争戏份都要自己亲自上,甚至剧中周卫国的“博学”,懂得多种语言的特点他都要展现出来。
剧中的英语,日语和德语都是文章自己说的,
为此他是真的没少下功夫苦练,经常熬夜练习这些语言和台词,在口音上都相当的纠结。
又因为这部剧的高投资,使得当时《雪豹》的很多战争场面都是电影级别的水平,
一经开播就拿到了相当的好评,也被视为《亮剑》之后的又一部战争剧神作。
文章自己的名气也是进一步的水涨船高,
可是后来却因为自己出轨的事情,而遗憾退出娱乐圈,可谓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型。
不过或许连文章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在《雪豹》之中的表现,也深深的影响了另一位年轻演员,他就是张若昀...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张若昀这个演员,或者说是张若昀这张脸,就是在《雪豹》中,当时张若昀演的是周卫国的三弟。
当时这部剧实在是太火了,张若昀这个角色又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配角,戏份挺多的,
再加上张若昀本身的演技也不算差,所以很多人都因此记住了他。
但是在此之前,张若昀其实就已经小有名气,当然肯定没有《赘婿》之后那么有名气就是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张若昀的父亲就是《雪豹》的编剧和主创之一,
当年张若昀就表达过自己想要演周卫国的想法。
但是在有文章可选的情况下,又加上投资方的执意要求,无论是导演主创,还是张若昀的老爸都压根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张若昀直接出局。
这件事对张若昀的心理打击应该是很大的,
在《雪豹》大火之后,张若昀硬生生又把《雪豹》的故事重新拍了一遍,
当然这一次就是张若昀自己亲自出马了,导演则是他爹。
可惜的是,这次拍完之后,张若昀的心理创伤更大了...
《雪豹》对于文章而言,只能算是一次平平无奇的发挥,
张若昀是北电毕业的,文章是中戏毕业的,两人都是科班出身,但是一直以来都有“北电导演爱用中戏演员”的传说。
这也恰恰说明了,北电的演员在演技上,确实往往不如中戏演员。
不过于文章和张若昀而言,他们的演技差距真的和学校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文章在国内的娱乐圈完全就是bug级别的天赋怪。
文章无论是表演水平还是指导水平,绝对都是国内第一梯队的,
退圈之后文章也在搞话剧,演技也一点都没落下。
但是张若昀也并非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小鲜肉和流量明星,他的资源相当顶,
而他个人的努力也一直存在,他常年磨砺,属于硬生生逼出来的成功,
或者可以说他的今天,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他努力出来的。
我们今天看张若昀演的各种电影和电视剧,不能说他的演技是top级别的,
但是至少都会承认,他确实是有演技的。
但是张若昀并非天赋型演员,他是后天努力型的演员,
他的表演水平,都是他一点一点的学出来的,演出来的。
可张若昀重演《雪豹》,确实是一步“臭棋”,
他的表演,只能让人们更加的信服文章,不得不说,确实很讽刺...
来源:凌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