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来的细心照料如尘土般被轻轻拂去,丈夫握紧了我的手,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愤怒。
"我所有积蓄都留给小宝,他最孝顺。"
母亲在七十大寿的饭桌上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到一阵眩晕。
十年来的细心照料如尘土般被轻轻拂去,丈夫握紧了我的手,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愤怒。
我不知道夜色中的眼泪从何而来,只知道在那一刻,我决定结束这场单方面的付出。
是的,我要把母亲送到弟弟家,让她亲眼看清真相。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父亲的葬礼刚刚结束,黑色的雨伞如同墓碑般林立。
我站在灵堂外,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六十岁的她忽然显得那么苍老。
弟弟小宝站在我身旁,不停地看表,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姐,我下周就要结婚了,你知道的。"
小宝的声音很低,像是怕被人听见,"新房子刚买,也没有多余的房间给妈住。"
我没有说话,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我的皮鞋上,晕开一小片水痕。
"再说了,嫂子不是也不太喜欢老人家吗?"小宝继续说,"我工作又忙,早出晚归的,根本照顾不了妈。"
雨声渐大,冲刷着墓碑上父亲的照片。
我知道小宝在撒谎,他那所谓的"忙碌"不过是整天和朋友厮混,喝酒打牌。
但我没有揭穿他,只是说:"我会接妈过来住。"
回到家,丈夫李军的脸色并不好看。
我们的房子只有三室一厅,大女儿晓晓十四岁,小儿子浩浩才八岁,本就不宽敞。
"你就这么决定了?不跟我商量一下?"李军语气中带着不满。
"爸突然走了,妈一个人怎么生活?"我疲惫地坐在沙发上,"小宝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不会照顾妈的。"
李军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心里有数。只是,梅兰,照顾老人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先这样吧,等以后再说。"我没有看他的眼睛。
孩子们得知外婆要来住的消息,反应不一。
晓晓皱起眉头:"妈,外婆是不是又要让你做这做那的?"
小浩浩则兴奋地问能不能跟外婆一起睡。
他们太小,不懂大人世界的复杂。
一周后,我把母亲接到了家里。她的行李不多,一个大箱子,几个纸盒。
我把主卧让给了她,我和李军搬到了书房改造的小卧室。
"妈,您就把这里当自己家。"我帮她整理着衣物。 "
真是麻烦你了。"母亲看着窗外,语气平淡,
"小宝刚结婚,确实不方便。不过他说等安顿好了就接我过去住。"
我的手停顿了一下,没有接话。
适应新环境并不容易。母亲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需要定时吃药,饮食也要特别注意。
02我每天五点半起床,为她准备无糖的早餐,记录她的血糖和血压数据。
"梅兰,盐放少点,我血压高。"母亲总是这样提醒我。
"知道了,妈。"我总是这样回答。
白天我要去学校教书,中午匆匆赶回来给母亲热饭。
晚上还要批改学生作业,往往忙到深夜。
李军很少帮忙,他认为照顾母亲是我的事,而且他也确实不擅长。
"你知道吗?梅兰这孩子从小就不如小宝懂事。"一次邻居王阿姨来访,母亲笑着说,"小宝虽然不在这住,但经常来看我,上次还给我买了补品。"
我正端着水果从厨房出来,听到这话,手微微颤抖。
弟弟三个月才来一次,每次只待半小时,却在母亲口中变成了孝顺的代名词。
"妈,吃点水果。"我放下果盘,假装没听见她的话。
岁月如流水,转眼间母亲在我家已经住了五年。
我的皱纹渐渐增多,眼角爬上了细纹。
照顾母亲的日子成了一种习惯,像呼吸一样自然,却也像石头一样沉重。
每月的医药费不少,都是我自掏腰包。
小宝偶尔来访,从不问起这些事。他总是带些水果或者零食,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异常孝顺,离开时却从不留下一分钱。
"小宝工作不容易,刚买了房子,还在还贷款。"母亲总是这样替他解释。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沉默。
李军看不下去,有几次想说话,被我拦住了。
"算了,"我对李军说,"妈就这个性格,说了也没用。"
李军摇摇头:"梅兰,你太软弱了。"
我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夫妻关系也日渐疏远。
有时他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我知道他是在避免与母亲相处的时间。
晓晓上高中了,学习压力大,很少与外婆交流。
小浩浩倒是和外婆亲近,可外婆总是对他说:"你看你叔叔小时候多乖,不像你整天调皮捣蛋。"
母亲的房间墙上挂满了小宝的照片,从小到大,各个年龄段都有。
我的照片只有一张,还是我结婚时的合影,被放在角落里。
一次亲戚聚会,我送给母亲一条丝巾,她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谢谢。
03小宝带来一个廉价的手链,母亲却爱不释手,向所有人展示:"看,这是小宝买的,他多孝顺。"
我低头喝茶,不让人看到我的表情。
家中的气氛越来越压抑,李军几乎不和母亲说话,即使在同一张餐桌上也是各吃各的。
晓晓开始抗拒回家,说家里没有学习的氛围。
第八年的一天,母亲突然对我说:"梅兰,小宝想买套大点的房子,你能不能帮帮他?"
我正在切菜的手停住了:"帮他?怎么帮?"
"借点钱给他呗,你和李军工作这么多年,应该有些积蓄吧?"母亲的语气好像在讨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妈,我们家也不宽裕,孩子学费、您的医药费,还有房贷..."
母亲打断我:"小宝将来是要照顾我的,你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说了,你这么多年不也是我养大的吗?"
菜刀砍在砧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我没有回答,只感到一阵心痛。
晚上,李军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简直荒谬!这些年小宝有出过一分钱吗?还敢来要钱?"
"别说了,妈年纪大了,想法和我们不一样。"我疲惫地说。
"梅兰,你什么时候才能为自己考虑一次?"李军的声音低沉下来,"这样下去,我们的婚姻迟早会出问题。"
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第九年,晓晓上大学了,住校不回家。小浩浩也长高了不少,开始厌倦外婆的唠叨。
有一天,他放学回来问我:"妈,为什么外婆总说叔叔好,不喜欢您呢?"
我的心像被刀割了一样:"外婆只是想念叔叔,她也喜欢妈妈的。"
"骗人。"小浩浩撇撇嘴,"我听到外婆跟邻居说,您不如叔叔懂事。"
那一刻,我感到一阵窒息,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但我强忍住了。
孩子不应该承受大人的悲伤。
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我的生活被她的作息和情绪所支配。
李军已经很少和我交流,我们像是两个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时间来到第十年,母亲七十岁生日。
04我精心策划了一场家庭聚会,邀请了亲朋好友,预订了母亲最喜欢的饭店,还特意请假去给她买了一条金项链作为礼物。
聚会定在晚上六点,五点半时,所有人都到齐了,只有小宝还没来。
"小宝说他在路上了,让我们先点菜。"母亲看着手机,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我们点了菜,又等了一个小时,小宝才姗姗来迟,手里拿着一个小蛋糕和一束花。
"妈,生日快乐!"他大声说道,好像迟到两个小时不是什么大事。
母亲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小宝来了!快坐这儿,妈给你留的位置。"
我看了看手表,已经七点四十了,菜都要凉了。但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为小宝添了一双筷子。
饭桌上,气氛热闹非凡。母亲一直在说小宝的好话,小宝则不时给母亲夹菜,一副孝子形象。
我坐在一旁,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饭后,我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妈,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母亲打开盒子,看了一眼,说了句"谢谢"就放在了一边。而当小宝拿出一个小盒子时,母亲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妈,这是我特意为您挑的。"小宝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普通的玉佛吊坠。
"好孩子,妈最喜欢玉了!"母亲喜出望外,立刻要求小宝帮她戴上。
我的金项链被遗忘在角落。
就在这时,母亲突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今天是我七十大寿,我有个决定要告诉大家。"
饭桌上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她。
"我这辈子没攒下什么钱,就是一点养老钱和你爸留下的那套老房子。"
母亲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小宝身上,"我决定,这些都留给小宝,因为他最孝顺。"
我的耳朵嗡了一声,手中的茶杯差点掉落。
十年来的付出在这一刻化为乌有,我竟感到一丝荒谬的好笑。
李军猛地站了起来:"妈,这样不公平!这十年来一直是梅兰在照顾您,小宝做过什么?"
亲友们面面相觑,餐桌上的气氛凝固了。
05"女儿总是要嫁人的,早晚是别人家的人。"母亲毫不动摇,"再说了,梅兰从小就不如小宝懂事,这点出息都没有。"
我看到小宝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但很快又恢复了"孝子"的表情。
"妈,您别这么说。"小宝假惺惺地说,"姐姐这些年也很辛苦。"
"你别说了,妈知道你心善。"母亲拍拍小宝的手,"我的决定不会改变。"
李军气得脸色发白,但被我拉住了。
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妈,这是您的决定,我尊重。"
聚会在尴尬中结束,回家的路上,李军一言不发。我知道他很生气,但我已经麻木了。
后来我从小姨那里得知,小宝欠了一屁股赌债,母亲的积蓄和房子都是为了替他还债。这个真相像一把利刃,彻底刺破了我最后的幻想。
那一晚,我躺在床上,无声地流泪。
十年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如此的结局。
我回想起这十年来的点点滴滴,母亲的偏心、弟弟的虚伪、丈夫的不满、自己的委屈,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天亮时,我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早上,我开始平静地收拾母亲的衣物。
"你在干什么?"母亲疑惑地问。
"收拾您的行李,您今天要去小宝家住。"我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什么?"母亲震惊地看着我,"我为什么要去小宝家?"
"您不是说小宝最孝顺吗?您的积蓄和房子都要留给他,那他理应照顾您。"我继续叠着衣服,动作机械而精准。
"梅兰!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赶我走?"母亲的声音提高了。
"不是赶您走,是送您去享福。"我抬起头,直视母亲的眼睛,"您一直说小宝多孝顺,那就应该住在孝顺的儿子家里。"
母亲的脸色变了:"你这个不孝女!我养你这么大,现在就这样对我?"
我没有回答,只是继续收拾行李。
"我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母亲坐在床上,像个固执的孩子。
"妈,您必须去。"我的语气坚决,"我已经打电话给小宝了,他会来接您。"
母亲的眼中流露出恐惧,这是我第一次在她面前如此强硬。
06"你真的要这样对我?"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十年了,妈。"我停下手中的动作,"十年来,我每天五点半起床给您做早餐,记录您的血压血糖,陪您去医院,照顾您的起居。我的婚姻几乎破裂,孩子们疏远我,我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花在了您身上。而您,您眼里只有小宝。"
母亲别过脸去:"我是你妈,你照顾我是应该的。"
"是,我是您女儿,照顾您是应该的。但小宝是您儿子,照顾您更应该。"我苦笑一声,"您不是常说他最孝顺吗?那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中午时分,小宝来了。看到一屋子的行李,他的脸色立刻变了。
"姐,什么情况?"他尴尬地笑着。
"妈要去你家住。"我简短地说。 "这...我家太小了,不方便..."
"您的房子不是要换大的吗?那更方便了。"我打断他,"妈的积蓄和房子都是您的,您照顾她理所应当。"
小宝急了:"姐,你别这样,我工作忙,哪有时间照顾妈?"
"我也忙,我也有工作。"我平静地说,"十年了,该您了。"
小宝还想说什么,我拿出一张纸:"这是你欠赌债的证据,如果你不接妈过去,我就把这个给妈看。"
小宝的脸瞬间变得苍白。 "好,我带妈走。"他咬牙切齿地说。 母亲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脸上是我从未见过的复杂表情。
亲戚们知道这事后,反应不一。
有人说我狠心,有人说我做得对。我不在乎这些评价,我只知道,我终于为自己做了一次决定。
离别的那天,母亲坐在小宝的车上,透过车窗看着我,眼中满是不解和愤怒。
"弟弟会像您说的那样孝顺的。"我对她说,然后转身走进家门。
三个月后,我接到了养老院的电话。母亲生病了,已经住进了医院。
小宝嫌照顾母亲太麻烦,把她送进了养老院,然后就再没去看过她。
我站在医院的病房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07床上的母亲瘦了一圈,脸色灰白,看到我时,眼泪立刻流了下来。
"梅兰..."她虚弱地叫着我的名字。
我走到床前,握住她的手:"妈,您感觉怎么样?"
"我错了..."母亲哭着说,"小宝根本不管我,连药都不按时给我吃。他们夫妻经常吵架,说我碍手碍脚。后来...后来就把我送到养老院,再也没来看过我..."
我的心揪了一下,但没有说话。
"我一直以为他最孝顺,原来...原来都是假的..."母亲的声音充满悔恨,
"梅兰,是妈错了,妈偏心眼,伤害了你..."
我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妈,别哭了,对身体不好。"
"你能原谅妈妈吗?"她紧紧抓住我的手。
我点点头:"能。"
母亲住院两周后出院,我没有接她回家,而是帮她在养老院安排了一个条件更好的房间。
我每周去看她两次,带她最爱吃的食物,陪她散步聊天。
李军知道后没有反对,只是说:"你做了正确的决定。"
一年后,母亲适应了养老院的生活,我与她的关系也在慢慢修复。
小宝则几乎不再露面,听说他的赌债越欠越多,妻子已经离开了他。
有一次,我去养老院看母亲,无意中发现她的床头有一本日记。
翻开一页,上面写着:"我用了一生偏爱儿子,却是女儿给了我尊严的晚年。"
看到这行字,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有时候,爱需要一些坚决的决定,哪怕是送母亲到弟弟家这样看似残忍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真相才能浮出水面,人心才能被看清。
现在,我终于不再纠结于母亲的偏心,也不再为弟弟的不孝愤怒。
我只是尽一个女儿的本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母亲应有的照顾和尊重。
而母亲,她也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孝顺不是嘴上的甜言蜜语,而是行动中的点点滴滴。
十年的付出没有白费,它最终换来的不是物质的回报,而是一颗明白事理的心。
来源:楼兰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