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眼里绝对不能花钱买的东西!网友太真实了,笑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6:06 1

摘要:朋友圈晒图,别人摆拍星巴克,广州仔晒的是“一周外卖盒变身空中花园”。68%的回收率不是政府逼的,是楼下阿姨一句“种罗勒省九蚊”让人瞬间破防。

“外卖盒种多肉,广东人把‘穷精致’玩成流量密码”

——别急着扔,那个塑料盒在广州能换三颗薄荷苗。

朋友圈晒图,别人摆拍星巴克,广州仔晒的是“一周外卖盒变身空中花园”。68%的回收率不是政府逼的,是楼下阿姨一句“种罗勒省九蚊”让人瞬间破防。

美团小哥都说,送十单有七单备注“不要餐具”,筷子省了,盒子还得继续服役: Tuesday装土,Wednesday长苗,Friday剪下来煮面,闭环了。

更离谱的是年轻人。

深圳打工仔把矿泉水瓶戳几个孔,灌点水,倒挂窗台,三天出差回来绿萝疯长,视频一发,点赞 8 万。

评论区清一色“链接呢?

”——链接就是楼下垃圾桶。

旧牛仔裤剪成包,线头都不收,背去公司被追问链接,回一句“我妈 2008 年买的”,瞬间封神。

月饼盒改蓝牙音箱?

别问音质,问就是“我妈听了都想存养老金”。

小区共享角才是隐藏副本。

塑料袋按厚度排队,厚款能装西瓜,薄款只配装葱,拿错被阿姨翻白眼。

旧衣改造工作坊,阿姐教用男士衬衫做围裙,一边踩缝纫机一边科普:领口拆下来当发带,省下一杯喜茶钱。

以物易物市集更野,有人拿 2014 年的诺基亚换走一盆九层塔,双方都觉得赚翻,当场加微信约下次换猫砂。

数据说广东家庭一只塑料袋平均用 3.2 次,其实保守了。

买菜回家先装菜,清空转岗装厨余,最后冲刺装玻璃瓶去回收,身经百战才肯退休。

玻璃罐更惨,腌完柠檬腌梅子,洗完标签还在,长辈一眼认出“这是 2019 年装过辣椒酱的”,跟身份证一样精准。

餐饮支出占预算 35%?

看着高,但人家把“鲜”写在基因里:早茶虾饺要现擀皮,夜宵炒牛河得闻到锅气,但桌布是 1998 年香港酒楼送的,擦了 26 年还油光锃亮。

吃最新鲜的,用最旧的,一句总结:该花花,该省省,塑料盒里也要开出玫瑰。

环保?

只是顺便。

一年少丢 300 个垃圾袋,塑料污染降 18%,官方喜滋滋,阿姨摊手:“唔系为地球,系为荷包。

” 简约包装商品在粤销量涨 40%,老板们终于懂:想赚广东人的钱,先学会把盒子做小,把用处做大。

所以别笑他们“抠”,他们早把“悭钱美学”玩成社交货币。

下次看到阳台外卖盒森林,别问品种,问就是“省出来的夏天”。

来源:阳光13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