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中医药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双重属性,可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中医药文化特色启蒙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有助于学生拓宽认识,健康身心,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逻辑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众所周知,中医药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双重属性,可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中医药文化特色启蒙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有助于学生拓宽认识,健康身心,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逻辑认知能力和道德修养。因此,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补充和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带来了重大机遇期。《“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然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绝不是走形式,走过场,也不是为了好看好玩,而是为了将中医药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中小学生,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的独特作用,进而在全社会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对此,笔者认为,各地中小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适宜路径,渐进性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更好地彰显中医药文化魅力、提升中小学素质教育增添一抹精彩亮色。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首先必须要解决好“谁来教、教什么”这两个关键要素。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培训,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园中医药文化传播人员队伍,带动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这既需要立足本校教师资源,组织专门的骨干教师以及中小学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中小学与地方中医药大学、科研院所或者中医医院合作的方式,引领大学生以及聘请专家、医生为中小学组织、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和开展科普讲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真正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首要目的不是培养中医药人才,而是培养学生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各中小学应根据自身地域中医药文化特色,并更加注重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和日常生活需求,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精选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和养生保健常识,分阶段、有计划地融入教材和课程,开设中医药知识角、文化长廊、百草园等,将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授、中医药特色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维、立体、沉浸式的“中医课堂”和“课堂中医”教学模式,确保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统一。
其次,自古以来,中医药的发展就有其独特的教育传承方式,很多名医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岐黄经典,一生辛苦奋斗才成就精湛的医术。由此,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鼓励学校探索遴选爱好中医药文化的学生组成“中医药传承班”等,传承中医药基本理念,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激发一部分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热爱,学会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分析、解决客观问题,树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志向和理想,从而为实现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广东中医药